某金矿井下破碎充填系统研究设计

2020-05-12 07:53钟生元经民富李亚俊李印洪姚银佩
湖南有色金属 2020年2期
关键词:废石振动筛泵送

钟生元,经民富,李亚俊,李印洪,王 志,姚银佩

(1.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4;2.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3.非煤矿山通风防尘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14)

在我国冶金矿山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综合论证,对井下破碎站认知程度越来越深刻,应用也正在快速增多,目前我国已有多个井下矿山建设了井下破碎站。发达国家的地下矿山,凡是竖井开拓、箕斗提升,采用中深孔或深孔崩矿的采矿方法,不论规模大小,一般都建立了井下破碎站。目前,金矿生产普遍存在废石场地不足,征占土地资源,同时废石的运输费用、矿山管理费用等逐年增加,废石的治理问题日益成为矿山企业的焦点问题[2]。

近年来随着充填工业泵技术的发展,可以输送高浓度的柱塞泵实现了国产化,使设备投资大大降低,因此,在因充填高差较小、输送距离较远而无法实现自流输送的矿山,需要高浓度充填的矿山和需要提高接顶充填率的矿山,膏体或似膏体泵送充填开始受到重视[3]。

根据该金矿的实际情况,为节约竖井提升能力,达到少提升废石或不提升废石的目的,将破碎充填系统建于井下。

1 破碎充填系统能力

该金矿井下破碎系统废石主要来源于165 m中段废石溜井,距离选定的破碎站位置为520 m,3 t电机车拖运,10车一次起运,装卸车时间为10 min,电机车行驶时间5 min,总体破碎设备能力选择以40 t/h进行。

在充填泵输送过程中,设备需要克服管道阻力及位压,其中位压由出口及卸料口决定,当设备位置定好后,位压不能改变,管道阻力由管道固有特性与充填料等决定,根据我国目前市场上混凝土泵的出口管径大小及泵送压力,将该金矿井下充填系统管径设定为150 mm。

该金矿混凝土人工矿柱选用的材料是井下破碎站破碎筛分后的碎石,以及水泥和水3种物料,由废石溜井—矿车—粗料仓—破碎站—细料仓—搅拌站—泵送等工序构成。混凝土人工柱子截面面积为约4×1.7 m2,最长的人工柱连续长34 m,按一次充填一条人工柱,其充填量为232 m3,扣除充填设备准备、充水、充灰浆、洗管等时间,则每班实际充填时间为4~6 h,按照目前厂家生产相关设备的生产能力,选择80 m3/h的搅拌充填设备。

2 破碎充填系统工艺流程

井下破碎系统拟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流程,废石经矿车运至粗料仓,经溜槽进入破碎系统,破碎系统由鄂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及1#、2#、3#皮带组成,破碎细料经由4#皮带进入细料仓。水泥经由矿车运至水泥仓,经螺旋搅拌输送机,进入连续搅拌机,与破碎废石搅拌混合。

混凝土充填料采用机械制备,在井下建立破碎—充填系统,废石不出井,用电机车运至井下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后的废石和水泥、水经搅拌机搅拌形成混凝土,最后用混凝土泵输送到采场进行充填,具体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破碎充填系统工艺流程

3 井下废石破碎系统研究设计

3.1 破碎充填系统位置选择

通过现场勘查,充分与该金矿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现场交流,165中段西部东沿3线与148相通的部位,具有巷道完整、距离通风系统近、工程量少、运输方便、泵送距离短的优点,故选择该部位建设该金矿井下破碎—充填系统,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井下破碎充填系统位置图

3.2 破碎系统设计研究

3.2.1 井下破碎设备选型

根据计算该金矿废石提供能力为40 t/h,井下泵送设备的要求,废石骨料需小于8 mm,故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系统。系统需使用一台颚式破碎机PE-400×600(处理能力 16~60 t/h),一台圆锥破碎机HST100H1,一台振动筛YK-1230,四台皮带输送机 TD75/650,一台振动给料机以及一台除铁器RCDB-6.5。

3.2.2 井下破碎系统工程设计

井下破碎系统工程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粗料储料仓。为防止因165中段废石运输跟不上造成对破碎设备运转产生影响,或者因破碎设备故障产生影响,必须设计粗料仓进行缓冲。按破碎设备连续运转2 h计,废石容重1.8 t/m3,储料仓至少需具备32 m3的仓容。本次设计采用掘进天井作为储料井,储料井规格2.5 m×2.5 m,倾角60°,粗料仓排料口0.4 m×0.4 m,后部倾角60°,前端倾角60°,下部锥体高2.33 m,锥体体积为4.9 m3,粗料仓斜长7.29 m,粗料仓容积40.5 m3。

2.溜槽硐室。溜槽硐室位于粗料储料仓下方,硐室内安装溜槽,将粗料储料仓内废石运输至颚式破碎机。硐室规格为2.5 m×2.2 m×3.9 m。

3.1#平巷。1#平巷位于颚式破碎机下方,1#皮带起始滚筒位于1#平巷内,其规格为2.2 m×2.0 m×4.74 m。

4.1#皮带走廊。1#皮带处于颚式破碎之下,根据设备运输能力,本次选用DT75/650型皮带输送机,1#皮带长度为15 m,选用5.5 kW电动滚筒拖动,滚筒长度750 mm,滚筒直径630 mm。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1#皮带走廊巷道规格为2.2 m×2 m,长度11 m。

5.颚式破碎机硐室。颚式破碎机位于粗料仓下部,破碎后的碎石卸至1#皮带上。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颚式破碎机硐室规格为3.7m×2.6 m×5.6 m。

6.振动筛硐室。振动筛位于1#皮带下,接受1#皮带来料,破碎后的废石筛上产物卸至2#皮带上,运至圆锥破碎机继续破碎;筛下产物卸至4#皮带上,运至细料仓。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振动筛硐室规格为5 m×5.5 m×6.4 m。

7.圆锥破碎机硐室。圆锥破碎机位于2#皮带下,接受2#皮带来料,破碎后的碎石由3#皮带倒运至1#皮带,与振动筛一起构成该金矿井下破碎系统的闭路循环。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圆锥破碎机硐室规格为5.0 m×5.7 m×5.9 m。

8.2#皮带走廊。2#皮带接受振动筛筛上的破碎料,根据设备运输能力,本次选用DT75/650型皮带输送机,2#皮带长度为 18 m,皮带倾角15°,选用5.5 kW电动滚筒拖动,滚筒长度750 mm,滚筒直径630 mm。2#皮带走廊规格2.2 m×2 m,三心拱形。考虑到165中段运输大巷的运输安全,在其与运输大巷立面交接处,安设3架钢棚进行支护。

9.3#皮带走廊。3#皮带接受圆锥破碎机破碎后的细料,根据设备运输能力,本次选用DT75/650型皮带输送机,3#皮带长度为22 m,皮带倾角10°,选用7.5 kW电动滚筒拖动,滚筒长度750 mm,滚筒直径630 mm。3#皮带走廊巷道规格2.2 m×2 m,长度20 m。考虑到165中段运输大巷的运输安全,在其与运输大巷立面交接处,安设3架钢棚进行支护。

10.4#皮带走廊。4#皮带接受振动筛筛下的破碎废石,根据设备运输能力,本次选用DT75/650型皮带输送机,4#皮带长度为33 m,皮带倾角18°,选用11 kW电动滚筒拖动,滚筒长度750 mm,滚筒直径630 mm。4#皮带走廊巷道规格2.2 m×2.0 m,长度29.1 m。为解决该金矿井下破碎充填系统的通风防尘问题,在皮带头部位与水泥仓运输巷道贯通。

11.人行兼出渣上山。为解决1#皮带走廊、颚式破碎机硐室、粗料储料仓的出渣,掘进1条148至1#皮带走廊的上山,作为出渣及今后人行、通风通道。

12.电控操作硐室。考虑到井下破碎充填系统粉尘产生量大、空间小、排放困难的特点。参考其他矿山的成功处理经验,破碎电控操作硐室设置于破碎系统之外新鲜风流部位。同时考虑到振动筛及圆锥破碎硐室出渣问题,在振动筛硐室下端掘进出渣巷道通达148水平巷道,掘进工程完毕后作为破碎系统电控操作硐室,安装启动柜及监控设备。

13.回风巷道。井下破碎系统产生的粉尘量较大,为解决通风防尘问题,在4#皮带走廊位置掘进上山与165中段的水泥输送平巷贯通。利用165中段辅扇负压贯穿风流通风,新鲜风流方向为165中段西平巷→165至148人行上山→148中段平巷→人行兼出渣上山、电控操作硐室→颚式破碎机硐室、圆锥硐室→1#皮带走廊、2#皮带走廊→振动筛硐室→4#皮带走廊→回风巷道→165水泥输送巷道→165平巷。

3.3 井下充填系统研究设计

3.3.1 井下充填料设计

充填料为破碎后的废石和水泥、水经搅拌机搅拌形成混凝土,根据充填料的配比实际计算,该金矿井下人工矿柱混凝土的强度应为C25~C30,井下充填料密度为2 400 kg/m3,设计选择的水泥标号为325,选择水灰比区间为 0.70~0.65,可选择为0.65[4]。根据混凝土泵送的要求的塌落度在200~280 mm为最适宜,而碎石的最大粒径为8 mm,则选择所需要的用水量为275 kg/m3。

根据上述已确定的水灰比和用水量可求出水泥用量(C0)。

式中:C0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W0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kg;W/C为水灰比系数,取0.65。

根据式(1)计算 C0=423.1(kg)

废石用量可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式中:C0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0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废石用量/kg;W0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kg;γh为混凝土计算密度值,取为2 400 kg。

根据式(2)计算得 G0=1 701.9(kg)。

则计算配合比为:

水灰比 =275∶423.1=1∶1.539

灰砂比 =423.1∶1 701.9=1∶4.02

水泥∶水∶废石 =1∶0.65∶4.02

根据该金矿井下充填料测试试验和充填料配比计算,可确定最终的配合比为水泥∶水∶废石 =1∶0.65∶4.02。

3.3.2 井下充填系统设备选型

根据该金矿井下实际情况,其充填最高位于350 m分层,高差202 m。按照2.4 t/m3混凝土的比重计算,其位压为4.75 MPa,到达最高点、最远点长为554 m,目前充填管路阻力一般为1~2 MPa/m,按2 MPa/m计算,其最大阻力为 12 MPa,加上位压5 MPa,所需工业充填泵压力为 17 MPa[5],根据设备参数选用充填工业泵型号HBMG80/18-320 s。

根据混凝土泵的需求量,水的供应量在16.5 t/h,在搅拌充填硐室内修建水箱,考虑到水箱供水量应满足10 min的用水量,故水箱容积至少为3 m3。水的输送设备采用潜水泵,用潜水泵将水箱中的水运送至搅拌机165中段有大水仓,可架设一条管路,补充水箱用水。

水泥输送采用调速螺旋输送机。根据该金矿井下混凝土泵的参数,流量为80 m3/h,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423.1 kg。故每小时水泥输送量为34 t。

其他充填系统配套设备为JS混凝土搅拌机,电磁振动给料机 DZ0612,废石输送皮带 B650(满足144 t/h输送量),螺旋称重式给料机(水泥计量),电磁流量计(水计量)。

3.3.3 井下充填系统工程

井下充填系统工程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1.细料储料仓。为防止破碎供料不足影响泵送设备运转,或者因泵送设备故障对碎石破碎生产产生影响,须设计细料储料仓进行缓冲。按一次最大泵送量232 m3计算,最多需碎石432 t,按2.5 t/m3计,合173 m3。故储料仓至少需具备180 m3的仓容。本次设计采用掘进天井作为细料储料仓,储料仓规格4.0 m×4.0 m,倾角60°,细仓料排料口尺寸0.4 m×0.4 m,后部倾角 60°,前端倾角60°,下部锥体高2.77 m,锥体体积为 14.8 m3,细料仓斜长13.34 m,细料仓容积192.2 m3。

2.电磁振动给料机硐室。电磁振动给料机硐室位于细料仓之下,硐室内安装DZ6型电磁振动给料机,将细料仓废石均匀给料至5#皮带。硐室规格为4.0 m×3.7 m×5.2 m。

3.5#皮带走廊。5#皮带处于储料仓前,根据设备运输能力,本次选用B650型胶带输送机,由于5#皮带长度为32 m,选用11 kW滚筒拖动,滚筒长度750 mm,滚筒直径630 mm。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5#皮带走廊巷道规格为2.2 m×2 m,长度17.5 m。

4.搅拌充填硐室。搅拌充填硐室位于5#皮带下,接受5#皮带来料及螺旋输送机来料。由设备尺寸安装需要,搅拌充填硐室规格为7.4 m×5.9 m×15.3 m。

5.水泥仓。为支持搅拌机及工业充填泵连续运转,需设置水泥仓。按一次最大泵送量232 m3计算,最多需水泥 84 t,按 1.44 t/m3计,合 60 m3,故储料仓至少需具备60 m3的仓容。本次设计采用钢板自制水泥仓,水泥仓规格2.5 m×2.5 m,倾角70°,水泥料排料口尺寸0.3 m×0.3 m,后部倾角70°,前端倾角70°,下部锥体高3.24 m,锥体体积为7.2 m3,水泥仓斜长11.4 m,水泥仓容积60.3 m3。

6.水泥输送及通风平巷。为解决水泥的输送,特掘进一条165至水泥仓的平巷,断面规格2.2 m×2.2 m,长度26.9 m。

7.事故池。为解决工业充填泵送过程中故障处理时,设备及管道内混凝土的暂时堆放,设计在工业充填泵出口处设置事故池,事故池可提供24 m3的暂时堆放空间。

井下破碎充填系统整体工程布置图如图3所示。

4 结 语

该井下破碎充填系统经研究设计、施工、安装到实施,完成了井下破碎系统和充填系统硐室工程的现场施工,按设计掘进了各硐室巷道,及设备安装。研发了适应井下环境的自动化连续泵送充填成套技术装备,通过工业试验,现场调整,达到了设计预期,井下充填系统运转及充填效果良好,充填料接顶密实且达到了设计强度,完成混凝土充填1 154 m3,成功回采低品位残矿2 079 t,该井下破碎充填系统的设计实施保证了残矿资源的安全回采。

图3 井下破碎充填系统工程布置图

猜你喜欢
废石振动筛泵送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一种橡胶母粒风冷振动筛
某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模拟实验的各分段废石混入特征
矿山废石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流动与强度性能的研究
平动椭圆振动筛动态应力分析及改进
提高直线振动筛工作性能的措施分析
中国最长地面模拟超高层泵送实验成功
对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振动筛的分析
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