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信号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0-05-12 08:12唐礼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安徽安庆3408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信号强度骨髓水肿

唐礼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安徽 安庆 340811)

老年人常伴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导致骨组织内钙丢失增多,骨骼脆性增加,导致骨密度降低,最终造成骨折的发生概率大大升高〔1〕。近年来,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发病率呈病态上升,给机体造成剧烈持久的不适与疼痛,致使患者无法完成日常的工作与生活,OVCF现已成为全球卫生医疗系统共同关注的主要卫生问题。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2,3〕。采取PKP治疗OVCF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角、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疼痛感,安全性较高,在促进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4,5〕。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清晰显示脊髓神经有无受到压迫,OVCF造成的骨髓水肿情况,骨髓水肿程度不同表明骨折的所处阶段不同〔6,7〕。本研究关于MRI信号对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展开深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对象 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记录,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OVCF患者的完整资料,男28例,女40例;年龄65~78〔平均(71.49±8.46)〕岁。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经腰椎CT、MRI检查示腰椎压缩性骨折;②行PKP手术;③骨密度T<-2.5SD;④单纯腰椎压缩骨折;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心、脑等主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凝血功能异常;③伴严重感染;④伴恶病质、骨髓炎者;⑤病理性腰椎骨折。

1.3方法

1.3.1MRI检查 仪器选用日本西门子公司提供的0.3T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脊柱阵列式线圈、TSE序列对轴面、矢状面加权,参数设置:TR 2 600 ms、TE 110.0 ms,矩阵:320×256,层厚4.0 mm,层间距:1.0 mm,影像视野:350×350 mm;STIR序列:TE 110.4 ms、TR 2 800 ms、TI 160 ms。

1.3.2MRI信号强度比计算 采用兴趣区测定病灶正中矢状面T2WI信号强度、邻近正常椎体及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MRI信号强度比=(骨折椎体信号强度-背景噪声信号强度)/邻近椎体信号强度-背景信号强度。MRI信号强度比<0.5视为低信号;0.5≤MRI信号强度<1视为中低信号;MRI信号强度比≥1视为高信号。

1.3.3MRI信号表现 完全骨髓水肿:MRI信号常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椎体内信号则表现为均匀一致;部分骨髓水肿:MRI信号表现为T1WI低、中信号混杂,T2WI、STIR低、中、高信号多种信号混杂,且椎体内信号分布不均匀;无骨髓水肿MRI信号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STIR低信号,椎体与正常椎体相同。

1.3.4PKP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透视下确认骨折体表投影定位,局麻后经皮穿刺,常规方法钻出球囊通道,将球囊置入并注入造影剂进行复位,增加球囊压力至200 mmHg,将备好的骨水泥注入2~6 ml,透视下直至复位满意后停止。

1.3.5分组方法 整理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前MRI检查骨髓水肿程度及范围进行分组,将MRI表现骨髓完全水肿者纳入完全骨髓水肿组(n=23)、将MRI表现骨髓部分水肿者纳入部分骨髓水肿组(n=25)、将MRI表现无骨髓水肿者纳入无骨髓水肿组(n=20)。

1.3.6椎体高度及Cobb角测量 椎体高度: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采用比例尺准确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观察X摄片,于下位伤椎下缘到上位伤椎上缘做一和椎体平行直线,并各做一垂线,之间的夹角即为Cobb角。

1.4疗效评估 术前、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如下指标: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8〕评估疼痛程度,将一条长10 cm的标尺从左至右依次标明0~10,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烈疼痛,数值越大表明疼痛感越剧烈。②术后6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有效随访,依据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9〕评估术后日常生活功能障碍程度,共有10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0~5分等级制,各条目所得分数总和为实际总分,ODI得分=实际总分/50×100。ODI分数与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3组一般资料比较 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n)

2.23组VAS及ODI评分比较 术前3组VAS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组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3组VAS、ODI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术前比较:1)P<0.05;下表同

2.33组椎体高度与Cobb角比较 术前3组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椎体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3组椎体高度与Cobb角对比

3 讨 论

老年OVCF患者椎体以松质骨为主,松质骨中主要含有水(40%)、脂肪(40%)及蛋白质(20%),均是MRI基础,MRI检测骨髓信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灵敏性,能够准确反映OVCF患者病灶椎体的形态学改变〔10〕。

PKP是基于椎体成形术后形成的新的微创手术,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老年OVCF患者开展PKP术,主要具有如下优势:①通过球囊扩张使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利于伤椎有效复位;②急性腰椎压缩骨折期,能够压紧骨质,保障其紧密,可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避免骨折移位,最终修复椎体生物力学性能;③注入的骨水泥,能够在短时间内凝固,有效稳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力学功能,降低显微骨折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痛觉刺激;④骨水泥的细胞毒性及热效应能够破坏组织内神经末梢,降低其对疼痛的敏感性〔11~13〕。马嘉等〔14〕研究表明,老年OVCF患者开展PKP术,有助于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且安全性较高。老年OVCF患者在行PKP手术之前,均需进行MRI检查,MRI检查对软组织、神经系统及骨骼软组织分辨力较高;此外,其对骨髓水肿定位及程度均具有较好的灵敏性,且MRI的骨髓水肿信号能够有效反映OVCF预后情况〔15〕。本研究中完全骨髓水肿组术前MRI信号强度常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椎内信号强度均匀,其原因为该时期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急性、亚急性期,此时病灶处水肿、出血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骨折线处及其周围,范围相对弥散,故术前MRI信号强度在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弥漫、均匀、边界模糊〔16〕。部分骨髓水肿组术前MRI信号强度主要表现为T1WI低、中信号混杂,T2WI、STIR低、中、高信号多种信号混杂,且椎体内信号分布不均匀,其原因为伴随骨折时间延长,骨折已进入早期修复阶段,病灶处水肿、出血被吸收,血肿逐渐机化,新鲜的肉芽组织与纤维组织开始增生,导致术前椎体内MRI信号强度不均匀〔17〕。无骨髓水肿组术前MRI信号常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STIR低信号,椎体信号强度与正常椎体相同,原因为此时骨折修复已进入慢性修复阶段,病灶处机化的组织与血肿已被基本清除,脂肪组织取代骨髓组织,骨折已经基本愈合〔18〕。本研究结果MRI骨髓水肿范围越大,其预后效果越好,可见老年OVCF患者在开展PKP术前行MRI检查,对PKP术后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且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上述情况均会对本次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在未来能够针对MRI信号对老年OVCF患者PKP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深入研究,来对本次研究结论加以佐证。

猜你喜欢
信号强度骨髓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60Co-γ射线辐照中药材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裸露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