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阅读提升史料阅读的关键能力分析

2020-05-12 02:12陈力勋
考试周刊 2020年33期

摘 要:理性阅读即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深度阅读,运用理性阅读获取和解读信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与探讨问题,有效提升史料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本文以全国卷高考开放题为切入点谈几点理性阅读史料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看法。

关键词:理性阅读;史料阅读;开放性试题

纵观近年高考历史试题,运用史料呈现新情景新材料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史料呈现方式多样,有地图、表格、图片、文字等。然而学生在史料阅读过程中常因难以准确把握史料信息,无法理解题意造成解题困难。究其原因,学生史料阅读关键能力欠缺是重要因素。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史料阅读关键能力提升问题。史料阅读能力是偏重于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来获得信息,继而对获取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侧重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理解和评析,独立提出对历史的看法和结论。高中学生的阅读基本是建立在语言学和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感性阅读得心应手,但对于史料的理性阅读常束手无策。“理性一般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理性阅读即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深度阅读,而非停留在表面的浅层阅读。笔者认为,运用理性阅读的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史料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一、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阅读史料应运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解读有效的史料信息。

首先,泛读史料定位时空,找准史料的中心主旨。阅读中应定位时空明确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有效获取史料信息。以2018年全国Ⅰ卷42题为例,泛读中关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情节反映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定位时空,可以准确运用所学的世界近代早期历史阶段特征予以解题。史料往往比较冗长,史料信息根据试题设置问题的关联程度不同,分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应将与试题设问密切相关的主要信息提取,对史料信息删繁就简,找准史料的中心主旨。以2018年全国Ⅰ卷42题为例,应根据试题要求“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提取信息过程中应围绕“情节”删繁就简,比如“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可以概括提取情节“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去非洲贩卖黑奴”。再有就是“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提取情节信息为“鲁滨逊通过自己阅读《圣经》坚定宗教信仰”。

其次,精读材料信息应注重全面性,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不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精读应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洞识史料。即要看到史料所蕴含的深层信息,对史料进行准确合理的解读。在解读史料的深层信息中应关注历史事件反映的历史规律,通过历史比较和历史发展演变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例如2013年全國卷41题,试题提供太和殿和白金汉宫的图片,要求提取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读图片史料应从图片标注文字、建筑布局、外形、方位等方面全面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图片标注文字“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明确比较对象,提取建筑风格的比较信息“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然后再由表及里地提取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建筑风格反映了专制与民主的差异。“太和殿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显示国王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体现民主政治”。此外,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客观推理,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来解读,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二、 学与思相结合,调动和运用知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指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基本的思维形式,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理性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信息予以综合分析,从而解决历史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要经过对历史信息的比较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水平与培养历史学科素养。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史料,不仅要明确史料所反映的历史概念内涵“是什么”,更应该运用推理思考“为什么”“怎么样”把握历史概念的外延;不仅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更应学会如何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例如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题,材料呈现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历史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二是认为“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试题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评析西方崛起的观点。首先应能调动运用所学解读“观点”的内涵:观点1认为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即欧洲中心论,观点2认为近代欧洲崛起是其他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即反欧洲中心论。其次,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对两种观点予以辨别和说明,即判断表明对观点的态度,再多角度予以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时应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观点1欧洲中心论的评析可从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经济上世界市场发展过程、思想上人文主义发展等角度予以说明;观点2反欧洲中心论的评析可以从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亚非拉地区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角度予以说明。

三、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论证与探讨问题

2017历史高考考纲要求培养学生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历史观点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理性阅读史料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论从史出”,即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解读史料的信息,根据已考证的史料推论得出科学的历史结论和认识。高考开放性试题几乎都在考查“论从史出”的能力。例如2017全國卷Ⅰ·41试题要求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2017全国卷Ⅱ·41试题要求从《钟表的演变》表格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2016全国卷Ⅱ·41试题要求解读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与鉴真的简介,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高考试题呈现的考查要求充分说明了理性阅读中应关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观点或论题的提出应奠定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史料信息,抓准史料信息反映的探讨论证的主题,得出针对围绕该主题的结论。例如2016全国卷Ⅱ·41从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与鉴真的简介“玄奘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明确试题材料反映的是“中外交流”主题,提取信息并得出诸如“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之类的观点。

其次,理性阅读中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思维定式,解除思维固化,敢于怀疑与批判,这是批判性思维重要的培养方式。2014年全国Ⅰ卷41题要求对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学生应关注时空信息理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是革命史观的产物,并依据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并以相关史实肯定国民党的抗战功绩。提出对目录的修改建议,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考查。由此可见,在理性阅读中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依据唯物史观能够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在怀疑与批判性过程中要做到有史实依据,具备史料实证的意识。

再次,理性阅读要关注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关注历史对于现实的一些启示。历史的作用在于借鉴,人们可以通过对研究史料从而得到历史经验与教训。理性阅读应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联系现实,从历史中得出对现实的启示。2018全国卷Ⅱ第42题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汉阳铁厂发展的案例,这个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阅读材料提供汉阳铁厂经历曲折的经验教训“未确定煤、铁质地配置合适的机炉”导致后来“找不到合适的煤”“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等,从经验教训中获得对现代化的启示如“科学决策是推动现代化的前提”“合理配置资源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等。

综上所述,全国卷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试题史料获取和解读信息,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运用理性阅读的方法提升史料阅读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符合全国卷考查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巧用教材”,理性阅读教材中文学史料,图片史料、历史叙述、史学观点等,并适当拓展课外理性阅读,提升史料阅读的关键能力,让历史学科素养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陈力勋,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