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探讨

2020-05-12 01:08任薇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任薇薇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提升小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审美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在更多的事物中追求美,从而感受世间万物之美,并以此来增加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以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为主题,提出信息技术下的实践教学方式,期望能够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欣赏教学

引言

通过多媒体中的视频、图片素材让学生进行美术欣赏,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教学模式创新,是现代化教育改革措施的一种。为从小学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教学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受到空间和物质的限制,如今通过多媒体教学直接打破了限制。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兴趣

传统小学美术欣赏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文字和图像等,在课堂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解说。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减轻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无需进行大量的讲解,便能够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好的了解。该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美术欣赏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漂亮的建筑》这一课中,教师只需利用网络资源便能够直接为学生展示各种类型及各个国家的建筑图片,甚至还可播放建筑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建筑之美。在《红色的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以红色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同时视频中的音乐能够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更加投入,其中的讲解则能够满足学生欣赏过程中的好奇心。该种欣赏课程是轻松的、愉悦的,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在随后的作业布置中再增加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将所看、所想、所感体现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课程的创新及各种资源的开发,让美术欣赏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中极为方便,但是面对资料信息极多的网络空间,教师必须要根据课堂主体选择有用的信息,来丰富整个美术课堂教学。比如在《机器人》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生活中我们离机器人比较远,但是通过网络便可以找到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尤其是适合小学生看的动画如《汽车总动员》《变形金刚》等,里边都有涉及机器人的内容,教师只需截取有效的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观看,便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动画片的观看前,教师必须布置好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更好的思考,从而达到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目的。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家庭作业也要布置与此相关的内容,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小学的美术作品审美能力及水平。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多视角欣赏美术作品

信息化技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以生动的形式展开具有生命力的美术欣赏课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视角来欣赏美术作品,同时在欣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在《民间面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风俗文化,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中的面塑时,对面塑所表达的含义进行理解并在课堂上直接说出,进行共同的讨论。比如《面具》的美术欣赏过程中,通过向学生展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面具形式,让学生能够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能够从面具中说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还要让学生从多角度,比如文化、民俗、现实生活等角度进行美术欣赏和评述。在欣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创建多角度美术欣赏课堂,通过较为现实的课题,比如《拓印树叶真有趣》,让学生观察各种树叶形状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联想。随后,教师可直接拿出不同类型的树叶,让学生开始运用其发散性思维进行设计,最后由学生共同对设计的树叶进行打分,并请优秀作品的作者讲述自己设计的美术作品的含义,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充分带动课堂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人文教育

美术作品在创造完成后,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文化艺术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对作品文化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通过图画中的人物,让学生想象画中人的身份和职业,让学生能够对古代的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何为风俗画,并让其与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学习,说出不同类型画作的不同特点。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用文字表述出图中景象,加深学生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从而再次感受图画中的建筑之美。同时,教师可将电视剧中展现的宋代景象进行剪辑,制作成精彩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宋代之美。再比如《最后的晚餐》欣赏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达·芬奇的多种画作,让学生在画作中感受达·芬奇的作画风格,同时再向学生讲述达·芬奇时代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画作,并对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展开人文教育,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五、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帮助

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想找寻像素高、质量好的美术作品图片十分困难,但是因为有了信息化技术的辅助,所以教师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自己想要的美术作品的名称,便能够找到各种类型、各种像素的作品,打破了美术欣赏课程中关于美术作品較少的限制。小学生美术课本的印刷质量不高,且容易出现小错误,同时美术欣赏课程的课时较少,无法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较多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进行对比赏析,还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学习。高质量的图片、优美的音乐、身临其境的景象、清晰的讲述,都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其中进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欣赏课创造了有力的视觉条件,视频和图片都能够激发学生欣赏美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在一种情景中感受美术作品。同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也是落实新课改的一种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欣赏中全情投入。

结语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体来引领课堂,同时也能够以此作为教师课堂开发创新的条件,不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创建具有生命力的美术欣赏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欣赏过程中掌握最基本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嫱.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34.

[2]李京玉.浅析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53.

[3]黄飞燕.略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成功(教育),2012(16):128.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