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溢满校园

2020-05-12 01:08黄玮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绘本阅读

黄玮

摘要: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本文作者从怎样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激励学生热爱阅读出发,将自己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记录下来。从绘本阅读,教师读故事,经典诵读,到共读一本书,集体阅读沙龙活动等几个方面,让书香溢满校园,浸润孩子们的童年。

关键词:绘本阅读  经典诵读  书香氛围

2017年,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给大家呈上了一席文化的饕餮盛宴。节目让复旦附中才女武亦姝成了“国民小才女”,让北大博士陈更火了一把,甚至节目的主持人——大家非常熟悉的董卿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诗词积累令观众啧啧称叹。是什么让这些人与众不同,是什么让这个节目吸引了那么多观众?可能正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参赛选手打心眼里热爱阅读,热爱诗词。有人把诗词当成与祖国联系的纽带,有人觉得诗词是生命中的灯塔……你看,阅读的力量多么大!我不禁想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班主任,我究竟该做些什么?我应该怎样带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让他们爱上阅读?下面把几点思考记录下来。

一、用浅显易懂的绘本打造童话王国

2016年秋开学,为了让刚刚入学的小娃娃们能静下心来准备下午的第一节课,我决定给他们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这可愁坏我了。自己之前读的儿童文学对一年级的他们来说有点深奥了,不太适合。幼儿故事又太短太浅。到底读什么好呢?还好,我去找前辈请教,收获了一百多本电子绘本。

绘本,内容以图画为主,色彩鲜艳,人物以画面的形式出现,形象生动,字很少,通常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孩子们容易理解。这下好了,有书可读了。于是,每次午读,我就带着学生开始绘本之旅。我用轻松俏皮的语言,配合着图画给孩子们读了许多故事:《鼠小弟》《驴小弟变石头》《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三只小猪》等。他们总会被有趣的情节逗得哄堂大笑,有时也会为可憐的主角叹气不已,还会给不会说话的绘本人物配音。于是,阅读的种子就开始在娃娃们的心中种下了。

二、经典诵读应从小抓起

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时候,我十分钦佩那些参赛者,那么多诗词他们竟能记得那样清楚!不仅如此,诗的含义和诗的意境他们亦能理解得那么透彻。尤其是北大才女陈更,一个造机器人的女博士竟然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屡屡登上擂主宝座,引发观众热议和刷屏点赞。可她却拒绝别人给自己戴上“学霸女神”的帽子,她说:“学霸是那种天赋特别好,一点即通的人,但我不是聪明孩子,我属于从小就特别喜欢下死功的那种,特平凡。”

你看,平凡的陈更再次验证老话说得没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武亦姝、陈更、董卿……她们都是在家人的影响下,从小就饱读经典。而像我这样没有“童子功”的人,每每看到几句诗觉得似曾相识,却无法美美地吟诵出来,因为到了一定的岁数,人的记忆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所以从孩子入学开始,我就每天让孩子读背一首《日有所诵》上的儿歌,一周读背一首古诗,两句《弟子规》中的句子。再利用早读的时间进行指导、抽查、拓展、齐诵。现在他们到了中高年级,诵读的经典文章还需提高一些难度,因此我选择了一本《中小学古典诗词500篇》,让学生每周背诵两至三篇。虽然有人说,古诗词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离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远,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都已经携带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深情,它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三、用故事拉近我们的距离

给孩子们读绘本已成为我们心灵互动的一种方式, 但总不能用这一种单一的方式。娃娃们在长大,理解力提高了,需要更多的精神养料。于是绘本阅读就由他们独立进行,我只在他们阅读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我开始利用阅读课给他们读故事书,他们常常会被精彩的情节吸引得入迷,还会跟我学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往往下课了,他们还央求着再读一个篇章。每次读完,我都会针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提几个问题,或者让某位学生当小老师考考大家。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四、利用学校阅览室营造读书氛围

上大学时,我总是和同学约好放学后到学校的空教室自习,因为校图书馆人气太旺,挑灯夜读的学霸大有人在,迟了总是没有位子。我们专业需要自学的时间很多,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我们只能跑到教学楼找空教室学习。为什么大家总爱往图书馆跑呢?在寝室里读书不也可以吗?因为学习讲究气氛,当你拿出手机准备找人聊天或者刷QQ空间的时候,看看周围的人都在埋头苦读,你还好意思继续吗?所以有时阅读课上,我会带孩子们到学校五楼阅览室给他们也营造些读书氛围。那里有许多绘本,有许多百科全书,有许多人物传记……阅读的时候,书香弥漫,大家互相影响着,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啊!不过,进阅览室之前,可能需要对孩子们多做几次阅读礼仪的培训,比如:爱惜图书,走路、上楼、阅读都要安静……

五、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新生入学伊始,我就跟家长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利用QQ群给各位家长进行指导,发送书单以供参考,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课外阅读至少半个小时,且由家长在“诵读记录表上”记录(三年级开始在打卡软件上打卡)。刚开始学生还未学完拼音,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拼音学完后的过渡期,可以让孩子独立阅读一些短小的篇章,家长仍是阅读的主力军。过了一个学期,大部分孩子已经可以借助于拼音独立阅读,但亲子阅读还需继续。读完后家长可以提几个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孩子有疑问也可以请教家长,增加亲子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每天课外阅读认识五个汉字,记住两个词。除此之外,我还大力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到书店,到图书馆接受书的熏陶,闻闻纸墨的味道,营造阅读的氛围。

六、课前一分钟,黄金一分钟

为了督促阅读,促进思考,鼓励分享,锻炼胆量,我又想了个法子,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时间,请一位同学上台跟大家分享图书故事。要学生介绍书名、作者、故事主要内容,最后可以谈点自己看完故事的想法。时间在30秒至1分钟,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自然。每位同学都要分享,可提前在家讲给家长听。如果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可获一颗星,拍摄视频发至群里。这信息一发到群里,立马得到许多家长的响应。希望能给孩子们更多锻炼的机会,让这一分钟成为黄金一分钟。

七、集体活动打造书香班级

阅读可以带来多少美好,阅读可以产生多大力量,可能家长和孩子都还不能真正体会到。所以需要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将这些成果展示出来。每学期我都计划组织一次以“阅读”为主题的户外集体性活动。这样既可以拉近亲子间、师生间、家校间的距离,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在大自然中以书会友,以书为乐。

八、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三年级起我带领班级报名参加了“百班千人”共读活动,每学期至少带孩子们共读三本课外书。法国经典漫画《阿斯特克斯环游高卢》,日本儿童作家小川未明写的童话集,中国著名儿童作家张秋生著的《鱼儿会不会微笑》,瑞典作家乌尔夫著的《追捕坚果大盗》,美国作家罗伯特著的《巧克力男孩》……每阅读完一本书,我都带着他们做思维导图,组织读书沙龙……我一直在坚持,我也将一直坚持。

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让我们一起努力,饱含真情,把孩子放在心间,让书香溢满校园,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绘本阅读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