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学的活动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020-05-12 01:08程琦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程琦

摘要:新课标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定位為活动型课程,并对活动型课程教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为我们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有效开展政治课活动型课程教学,自然就成为我们政治课改革、落实学科素养的重要抓手。本文试对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形式进行探索,以期为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议题式  社团式  辩论式

活动型课程教学是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什么是活动型课程教学?活动型课程教学的形式有哪些?如何实施活动型课程教学?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新课标和新教材在一些省市开始使用,探究活动型课堂教学也随之提上日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议题式:活动型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

议题式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入手,结合教材所要讲授的知识设计出具有开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的探究话题,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学生课上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议题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让教学活动充满魅力,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首选。

议题的设计要有创新性,不能墨守成规,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还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要注重政治性和科学性,要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回避政治敏感问题,避免引起争议或出现政治性错误议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中,以问题形式设计了34个议题,这些都是围绕教材核心问题和主干知识设计的议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宏观指导性意义,我们称之为“宏观议题”。这些宏观议题一般是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借鉴和参考,并以此议题为线索,设计多个“子议题”,并明确每个议题的活动内容和任务。如在讲授必修二第四课《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内容时,我校一位教师在校内公开课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提供给大家参考。

议题:如何看待我国政府的作用?

情境落点:如何认识“猪周期”现象。

环节一:百姓访谈录

【子议题1】猪肉价格上涨,动了谁的“奶酪”?

【情境设置】猪肉价格上涨的视频。

【议学活动】请同学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视频的核心内容,模拟百姓心声访谈节目。

【议学任务】了解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环节二:县长访谈录

【子议题2】政府为何要保障生猪生产,调控猪肉价格?

【情境设置】政府三次紧急会议及一系列措施的视频。

【议学活动】模拟县长高端访谈,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分析政府保供稳价的原因。

【议学任务】明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通过政府关心的问题,引出政府的职能。

环节三:省长访谈录

【子议题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体现了政府的哪些职能?

【情境设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的内容。

【议学活动】模拟省长高端访谈,全面正确分析政府职能。

【议学任务】理解和梳理政府的职能。

环节四:我们的政府

【子议题4】“我心目中的政府”叙事性演讲稿。

【情境设置】抒情轻音乐。

【议学活动】商议、撰写叙事性演讲稿,小组代表演讲。

【议学任务】理解政府作为,培养公共参与的能力和高度的政治认同。

无疑,这一教学设计既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参与意识。教学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井井有条,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辩论式:活动型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

辩论在形式上是指正反双方针对某个议题,以口语为主要方式陈述和支持各自的观点而进行的一种争论方式。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求学的关键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如果这种欲望和好奇心都能恰当适时地给予满足,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用何种方式给予满足呢?“结构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法”,即让学生主动动脑,发挥自身能动性去找资料,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教材的规律和结构。在他看来,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学习。他还特别强调,实现教学的任务重在“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灌输”。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事物中去获取知识。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因为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往往学生会有疑惑难以完全解决。此时,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再经过学生的论辩和教师拨云见日般的点拨,引起知识的繁衍和裂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翠老师(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我校交流,在讲授《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内容时,为展示我国经济建设新成就,设计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将驶向何方”的议题。她先让学生搜集合肥近几年来的新成就,了解合肥现状;然后让学生描绘合肥发展愿景;最后要求学生以开启新征程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这一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柳老师为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知识点,以合肥近几年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情境引出辩题,让学生对合肥到底“肥”不“肥”进行辩论。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把课堂教学氛围推向了高潮。

由于辩论式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尽情叙述身边的所见所闻,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三、社团式:活动型课程教学的补充形式

社团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上,遵循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模拟相关社会组织而开展的系列活动。

社团活动具有形式的开放性和内容的时代性等特点。如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先后成立了模拟联合国、模拟商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其中,金牡丹老师主持的学生模拟商会多次参加校际交流和比赛,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模拟商会让学生承担相应的角色,自主收集材料,提出公司发展的愿景和策略。这就要求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并整理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过程,实现了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去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我们坚信,只要每一位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活动型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勇于开拓新境界,不断进行新探索,勇于批判和发展,不断在实践中创新,一定会使思想政治活动课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张馨月.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