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微课教学瓶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020-05-12 01:08陈耀宏闻银顺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微课

陈耀宏 闻银顺

摘要:“微课”是指以短小教学视频形式,围绕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个教学环节,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的既简短又完整的一个教学活动内容。微课内容的特点凸显碎片化和时间短,恰好满足了学生利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近年来,微课在教育界掀起了一片热潮。热闹背后,我们要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符合具体学情的微课设计,注重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突破微课教学瓶颈,切实让微课成为教学的助推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着实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小学数学  微课教学  突破瓶颈  优化教学

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广泛,“微”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微课教学是基于此趋势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形式,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青睐。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微课的特征、優势,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制定应用策略,保证微课能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微课的内涵及作用

微课是一种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工具播放的视频形式的微型课程。小学生年龄小且活泼好动,上课时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微课以声、色、图像等为创作元素,音乐、动画、符号等是微课视频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添加一些小学生熟悉的物和事,将之融入数学知识讲解中,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微课教学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其将数学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取出来,制作视频课件,通过网络平台或其他方式让学生观看微课,具有课程时间短、内容丰富、观看方式灵活等优点。学生能在课前、课后利用空余时间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没有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局限性,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重难点数学知识。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不断返回、暂停,直到理解知识点为止。因此,微课教学有方式灵活、课程时间短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二、微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1.微课制作不精良

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一步步实现,微课的设计、创作正是当中的焦点。教育思想及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促使了微课的产生,其有利于课堂自主学习的发生。由于微课出现的时间不长,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很难尽善尽美,且存在相当一部分误区,比如技术使用不当、设计理念陈旧、选题不当、知识点组织不合理等,哪怕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还是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利用多样的方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吸引其兴趣的往往是具体、直观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精心的导语,利用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数学教学摆脱刻板的印象,让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微课使用泛滥

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并非等同于课堂教学。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来决定是否应用微课,即若是知识点较重要或是较难,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反复观看研读,对于较为简单的数学概念等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讲授,不必制作成微课。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将微课当成了教学的“法宝”,不论教学内容的难易,忽略知识点的具体情况,将内容一律制作成微课进行教学。学生在接触微课教学的初始阶段或许会感到新奇,能集中注意力进行自主学习。但是,盲目滥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学生会过于依赖微课的教学,觉得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在课后使用微课学习,从而产生惰性心理,不再认真听教师的课堂教学。

3.微课不能突出教学主题

微课的教学目标较为单一,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其内容围绕学科中的某一个知识点的难点、重点、疑点展开。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完全理解微课的意义,设计、制作微课时,没有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将部分不重要的内容或易理解的内容统统纳入微课中,浪费了微课教学的时间,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便于扩充的本质特征;其能为学生提供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以上两点,形成清晰明确的教学设计思路,选择主题突出、重点明确的教学内容开展微课教学。

三、利用微课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1.加强教师微课制作水平

因为学生水平的不同,教师若只在网络上下载微课,在没有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下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学生的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微课的制作能体现、锻炼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研读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微课,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能力、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学习能力、把握教学契机的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制作微课前,要针对课前导入或拓展延伸或重难点教学选择明确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制作融合教学设计、课件和多媒体素材为一体的学习资源,熟练运用多种相关的软件;教师在微课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可以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讨论、质疑、争论或动手操作,以便完全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2.课前导入让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导入环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不少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枯燥、难懂,上课难以集中精神听讲,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微课时间短,兼具视频、图片、文字,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微课进行导入,能让学生从图文、视频中直观地接触数学知识,不再觉得数学知识乏味,能引起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例如,教师在教学“旋转与角”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哪些事物在旋转的时候会形成角?”接着教师可以在屏幕上播放一个动画,内容为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旋转的过程中产生角。学生能通过动画观察到钟表时针与分针形成的活动角的变化过程,最后得出结论:“钟表的针在运动的时候能两两形成角。”采用微课进行数学课堂的导入,打破了传统的讲解灌输教学,不仅能完美传递教学的内容,还能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3.课中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怎样在短时间内将重点、难点知识展现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突破重难点,是非常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借助动态演示等方法让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声色兼备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为能够让学生直接感知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画,内容为长方体的六个面组合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周长等的计算方式,并恰当地加以利用。当学生在解决成果解决问题后,学习的自信心会增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教师通过微课讲解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利于实现精讲,将教材的难点及重点内容突出。通过多媒体微课的教学,数学教材中抽象的问题能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4.课后利用微课巩固知识及评价反馈

学生若是在课堂上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后休息时间浏览微课视频,若是一直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循环、倒回播放,家长也能在家使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辅导。比如,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内容较难理解,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并结合例题讲解进行学习,从而牢记公式与算式。学生通过几次的课后复习后,对难点内容的理解有较大的提升,即便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也能通过反复的复习掌握知识。教师要想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必须及时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在学生利用微课学习后,教师应该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及时向学生反馈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总之,微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形式,其能让学生通过网络及移动学习设备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学习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让学习负担得到了减轻,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同时,教师利用微课,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现芬,姜荣环.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8).

[2]冯雪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10).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微课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