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中培养幼儿节奏感

2020-05-13 14:27仲春香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律动教学节奏感培养策略

仲春香

【摘  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是重要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教师在幼儿音乐律动教学中,应重视节奏感的训练,为幼儿音乐素质培养做好准备,实现审美能力培养,引导幼儿开展音乐学习。本文结合幼儿教学经验,分析了音乐律动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节奏感;培养策略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前提。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要加强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在音乐律动活动中,强化幼儿音乐节奏感,幼儿会不自主地根据音乐律动做出动作,深刻体会音乐内涵和情感。在律动教学中借助肢体活动有利于幼儿感知音乐节奏,使幼儿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一、借助声势律动,深刻感知音乐节奏

1.结合声势律动,深刻体会音乐强弱

幼儿园活动中,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律动情况,观察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创设轻松愉悦的空间,引导幼儿借助自身的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例如,《快乐的小老鼠》是施特劳斯创作的小圆舞曲,全曲的A段由弱不断变强,B段音乐则属于典型的强弱节拍特点,旋律非常活泼、轻快。在具体的节奏感培养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肢体动作,感知音乐强弱。为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教师可利用故事导入活动,创设老鼠出门、走路、跳舞以及吃食等多种情景。幼儿通过欣赏,模仿小老鼠的各个动作,在音乐中自由表现。针对A段的由弱变强特点,教师可以让幼儿借助肢体动作体现,如音乐中“小老鼠悄悄出门,……越走越快”通过此种方式让幼儿欢快地学习,在良好的氛围中让幼儿利用肢体动作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保持幼儿对音乐学习的高昂情绪。在B段音乐的欣赏中,重拍掌握是音乐活动的重点,教师可以借助形象化语言和肢体动作解决教育活动难点,如让幼儿模仿小老鼠吃东西的动作,还可以通过吃苹果、面包等动作,帮助幼儿准确把握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利用声势律动和肢体动作感染幼儿,幼儿借助肢体动作体会音乐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2.借助体态律动,强化渐快渐慢感受

在律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节奏难易程度,优化体态动作设计,让幼儿深刻体会和感受音乐节奏。《传帽舞》是幼儿园中重要的音乐活动,此首音乐非常欢快、活泼,属于ABA段结构,渐快渐慢音乐节奏的欣赏和区分是重难点内容,需要幼儿结合音乐节奏使用身体传递帽子,感受节奏中的渐快和渐慢,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在音乐的A段中,有四句非常工整的句子,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其节奏特点,设计相应的传帽子动作,让幼儿通过双手动作的设计,结合节奏特点开展传帽子游戏,幼儿利用身体动作切实体会音乐节奏,突破音乐活动的难点和重点。乐曲A段是渐慢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慢慢地围成圆圈;在B段渐快时,则需要幼儿根据音乐传递帽子,结合情景语言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深刻感知音乐节奏,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利用律动有效活动,深刻感知音乐节奏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游戏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律动游戏主要是音乐指导下的游戏活动,将音乐和动作融合,借助游戏开展音乐欣赏和学习,能培养幼儿节奏感。

1.借助律动游戏,感知音乐基本节奏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律动游戏,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体验,开展音乐学习活动,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玛丽有只小羊羔》的音乐教学,此首歌曲是国外儿童歌曲,节奏非常鲜明。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借助表演游戏活动律动,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在具体的游戏中,幼儿和教师可共同围成一个圈,顺着同一个方向走动,当响起“咿呀咿呀呦”时,幼儿和教师需要同时面向中心,开始扭动自己的身体,通过扭动腰、屁股、擦背和搓手等动作,对小动物洗澡的情景进行演绎,享受音乐的旋律美,深刻感知音乐基本节奏。在音乐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找到其中的小动物,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通过不同小动物的叫声开展基本节奏练习,如:我是一只小小猫,喵喵喵喵喵;我是一只小小狗,汪汪汪汪汪。教师要让幼儿借助相应的游戏活动,完成乐曲的演绎。教师要通过整个活动,鼓励幼儿模仿其中的动作和声音,深入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内容,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在无形中感受音乐基本节奏。

2.借助律动游戏,深刻感知特点节奏

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歌曲节奏,引入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律动游戏,借助蹦蹦跳跳、边玩边唱的活动,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例如,《抓辫子》的音乐活动,作为一首民间童谣,其节奏感非常强,而且简短有趣,更加容易被幼儿理解,有利于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在音乐律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听音乐、跳房子”的游戏,借助新颖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刻体会音乐节奏。以此作为基础,教师要求幼儿结合音乐节奏,开展跳一跳的活动,借助跳动的身体体会音乐节奏。教师可以结合跳房子的活动,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每个小节的节奏,体会音乐节奏中的发生的变化以及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在幼儿完整感知音乐结构之后,教师要将游戏活动贯穿整个音乐活动,结合音乐旋律的感知,逐渐形成良好的乐感。在律动教学活动中,想要培养幼儿节奏感,就需要教师引入节奏分明的音乐,激发幼儿肢体动作,体会音乐的旋律,提升幼儿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实现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三、灵活利用集体舞,感知音乐节奏变化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集体舞是重要的基本类型,是幼儿音乐旋律和节奏感知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借助集体舞活动调动幼儿音乐活动参与积极性,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求,同时体现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和创造的乐趣。在具体的律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引入相应的集体舞,做好集体舞的分析,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节奏变化。

例如,集体舞《双圈舞:BIONG》的音乐活动,教师结合其AB段结构形式,分析音乐的旋律,如A段包含四个乐句,节奏非常鲜明,旋律轻快,便于幼儿的记忆和掌握,B段包含五个句子,属于无旋律的三拍子节奏。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借助形象化的肢体动作开展有效的游戏活动,结合优美的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AB段,体会A段的乐句属于行进乐曲,并根据教师指导,结合乐句做出跺脚、拍手等动作,B段中三拍子则是交换舞伴,需要幼儿根据歌曲做出动作,如握手、敬礼等。在音乐环节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律动和乐曲有效融合,让幼儿深刻感受音乐风格,体会其中的节奏变化。对于集体舞中进退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口令进行提示,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指导活动,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集体舞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動,深受幼儿喜欢,将集体舞和律动活动结合,能够加深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实现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总之,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保证律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实现幼儿节奏感培养是重要的教育活动任务。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模式的创新,不断地探究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方式,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借助幼儿肢体动作和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和体验,做到寓教于乐,使幼儿对音乐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深刻体会和感受音乐节奏美。

【参考文献】

[1]葛萍.在音乐律动中培养幼儿节奏感[J].通俗歌曲,2015,000(02X):P.45.

[2]王翠娥.浅议音乐律动教学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软件:电子版,2015(04):349.

猜你喜欢
律动教学节奏感培养策略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议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有效运用律动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