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实践

2020-05-14 12:40
关键词:存活率循证心肌梗死

秦 芳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较高,这种情况病情危重,患者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现代化医护理念认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是疾病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文中就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展开讨论,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中研究对象共94例收集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5±5.7)岁;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2±5.5)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排除了身体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和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1)由专业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接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专业护理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完成各项专业护理操作。小组开展会议,通过回顾以往病理分析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确定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各种护理问题找到对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制定循证护理方案。(2)开展循证护理服务: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主动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掌握患者的病情波动情况,了解患者当前的治疗方案,确定与治疗方案向匹配的护理干预内容,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增加病房巡视的次数,及时的观察和发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异常波动;对患者展开细致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个人的认知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向患者展开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医院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方面的成功经验,向患者介绍本次治疗团队和医院的治疗设备等,增强患者的信心,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告诉患者及时排便的重要性,如果排便有困难可以使用开塞露[1];在患者发病24 h内,需要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护理人员可先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上下肢活动等简单的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康复锻炼,在锻炼时药品密切关注患者的感受,确保患者的运动量和运动方法在患者耐受的范围之内。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存活率;对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理念专业性、护理操作有效性、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效果,每个项目分别记录为1~4分,1分代表不满意、2分代表可以接受、3分代表满意、4分代表非常满意,总分16分,<12分为不满意,≥12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 19.0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达,x2检验,计量资料则用(±s)表达,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住院时间和存活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如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存活率(±s,n=47)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存活率(±s,n=47)

组别 住院时间 存活率观察组 (15.45±3.55)d 97.87%(46/47)对照组 (21.32±4.15)d 85.11%(40/47)x2/t 7.368 4.918 P 0.000 0.026

2.2 护理满意度

出院之前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如下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s,n=47)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s,n=47)

组别 满意度评分 满意度观察组 (15.13±0.46)分 100%(46/46)对照组 (13.36±1.58)分 75%(30/40)x2/t 7.258 13.013 P 0.000 0.000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存在很高的死亡风险,一般预后较差[2]。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在治疗后需要经历较长的康复周期,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在病情影响下,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负面情绪,身体状态也很不理想。为改善治疗效果,需要为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必要环节,是护理人员将科研结果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互结果,作为临床决策的依据的过程。本次循证小组由科室专业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组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难点和重点,确定护理服务的重点在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之后查找专业的护理文献,最终确定护理方案,首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针对严重的患者加强病情监测和护理管理,在发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展开对症治疗和处理,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生存率。其次针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让患者意识到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通过细致的沟通让患者消除紧张和不安的情绪。通过饮食护理和康复指导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期间身体的舒适性,心情也随之得到缓解,护理满意度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可更好的保证存活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猜你喜欢
存活率循证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