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细菌守护健康的“护胃者”

2020-05-14 13:36何羿翯
北京纪事 2020年5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内科

何羿翯

朋友圈有晒美食的、有晒美景的,您可能想不到,还有晒“挂号条”的。为什么晒呢?因为号难挂,有的人挂上了就忍不住要显摆一下。要说,现在支付宝、微信、网络等预约挂号的手段非常多,比原来起早贪黑排队挂号不知方便了多少。可是,患者也多啊。再说,也不是每家医院每个科室每位大夫的号都得靠秒杀。成大夫的号就不太好挂,因为慕名而来的患者比较多,成大夫看病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今天和您走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成虹,和成医生一起聊聊有关胃病和幽门螺杆菌的话题。

成虹医生

成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已经从事幽门螺杆菌相关研究数十年,主要涉及细菌耐药、检测及其治疗。历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秘书、副组长,曾多次参加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意见的制定。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多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我国还是胃癌高发国家,有数据显示,19岁到35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从国际范围来看,近几年全球每年的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国几乎都占到了半数左右。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中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尤其在患者还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的获益最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直至胃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到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获得感染,如不经治疗,幽门螺杆菌将伴随感染者终生。每年的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也叫“国际养胃日”,倡导大家关爱自己的胃,关注胃健康。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

我来到消化内科的候诊区,患者们告诉我,要看成医生得有耐心,一是挂她号的病人多,还因为她看病慢,一个患者少则要看10-15分钟,多的甚至会看上一个小时。真是这样吗?我坐在候诊椅上和来得比较早的几位患者一起等。我发现成医生诊室的门一般要20分钟到30分钟开一次,出来几个人,再进去几个人,患者们按顺序就诊,诊室门口一般有三四位患者等候。一上午过得很快,已经11点50了,患者刚刚到第11号,后面还有四位没看呢。而且,从11点左右开始,挂号早的患者有的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他们还要拿着检验报告,请成医生看。都中午了,这个诊室门口的人气依然挺旺。当我走出候诊室的一刹那,我有点惊诧,这是早上一排排候诊椅上都坐满了人,楼道里也挤满了人的医院吗?现在楼道里很空旷,显得比早上宽敞不少,候诊椅也基本空了,只有三两个病人坐在那儿吃午饭。

成虹醫生出席亚太消化疾病周并发表演讲

成医生一般周四上午给患者做胃镜检查,下午出门诊,这是她最忙的一天。上午把胃镜的工作处理完,经常要拖到快一点。挂下午号的患者,过了中午12点半陆续来候诊了,成医生才从胃镜室回到诊室,患者看见她,踏实了,说明医生在,就等着下午看病了。可成医生自己只能在下午快开诊的时候,匆匆吃上一口。成医生是消化科大夫,老嘱咐患者合理饮食,对自己的胃好一点,可她自己吃饭就是一个字“快”。

如果在下午来成医生的候诊区,上午那一幕又重演了。1点以后医院又恢复了上午的人多嘈杂,然后时间一点点过去,门外的候诊椅上人渐渐少了,医院楼道里的人少了。别的科室、诊室门口已经没人了,医院像中午一样冷清。只有成医生这里,还有几位患者在候诊。您别误会,不是成医生加号多,她不加号,就是上午下午各15位病人。可她每次看病都是中午最晚才能下班吃饭,傍晚最晚才能下班回家。而这样看病是一天天,无论冬夏四季;是一年年,多少寒来暑往。医生真够辛苦的!

成医生为什么给每个患者看这么长时间呢?她说,要跟患者多沟通,还要多观察,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

去年来了一位老患者,她原来在成医生这里根除了幽门螺杆菌,这次一进门就说自己不舒服,天天都恶心,食欲也下降。她有胃癌家族史,就怕自己这次是得了胃癌,越想越害怕。成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她现在发生胃癌的风险比较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常常恶心呢?成医生就问她最近心情怎么样?没想到问题一出,病人的眼圈都红了。原来,她的独生女儿嫁到了国外,她刚刚探亲回国,就出现了症状。而且,回国后她每天晚上临睡前和凌晨三四点钟,都要与女儿视频聊天,白天还要正常上班工作。

通过沟通,成医生找到了患者的真正病因——对女儿的各种担忧,导致了目前的症状。另外,她每天睡前和凌晨的视频聊天,影响了睡眠,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有一次,成医生碰到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吸烟史五六年。成医生马上警觉地问到:“在这个年龄才开始吸烟,太少见了,有什么烦心的事?”这一问患者把成医生当成了老朋友,伤心地诉说起家里关于房子的愁事。

成医生不光是治疗患者表现出来的胃病,更是像心理医生一样,让患者释放压力的同时,探究患者胃不舒服的真正原因。成医生认为对于每一个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分析它的病因。有可能病人的症状是相同,但是引起相同症状的病因却是不一样的,病人的家庭、工作都会是疾病的病因。在问诊时充分地与患者沟通,进而做分析,如果最后能够找出一个符合逻辑的判断,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诊断是正确的,这样发生误诊的几率会低。只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才是一个最根本的治疗。

成医生说她喜欢分析病因这一过程,因为她很喜欢逻辑推理,从小就数学成绩优秀,这可能和她父母都是理科教师有关。所以成医生每次看病会花不少时间和患者沟通,而且每当患者成功治愈,她也挺有成就感的。医学上很多疾病目前是治愈不了的,医生能做的就是缓解病人症状,而成医生选择的这个专业可以帮助病人治愈疾病,这是她专业的优势,也是医生职业对她的魅力所在。

好医生的磨炼成长记

有人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成医生是爱这行,干这行,就钻这行。她对医学从小就有浓厚的兴趣,在小学和中学时期,就接触了很多和医学有关的事情。

成虹医生出席亚太消化疾病周

成医生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到冬天爱感冒的季节,她住的大院里都会熬中药,每人发一杯,所有的大人小孩儿都去喝。有的小朋友觉得中药苦,可成医生从小就觉得中药的味道特别好闻,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能回忆起当时院里充斥着中草药的味道,这成了冬天特殊的味道。小学时她和同学们还帮着校医院做义务劳动,杨树花是一味中药材,每到春天杨树开花,她们就去捡杨树花,楼道里都堆满了同学们捡的杨树花,春天的劳动成了她们春天开始的标志和最有趣的记忆。上初中的时候成医生的学校挺重视中医,为学生们开展耳针课,教大家学习穴位、针灸,成医生学会了就给自己扎针灸。这些有意思的点滴成为成医生记忆中对医学的最初兴趣。

高考报志愿时,成医生没有悬念地选择了医学院。不过,学中医还是西医却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来她决定学西医,感觉西医发展机会比较多,而且她已经打算好要学内科。因为她考虑家里没有人是医生,内科算是一个比较接近全科的学科,这样对家里人的帮助最大。兴趣明确,目标明确,成医生在考大学的时候就报了3所学校,北京医科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第二医学院(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学院(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因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成医生如愿进入第一志愿北大医学部,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求學生涯。

转眼间,品学兼优的成医生该实习了,这个学习优秀高考成功一路顺利的女生,这次遇到了一个小考验,她都急哭了。原来同学们都去本院北大医院实习,成医生因为是班里的好学生又是好班干部,就被分配去了友谊医院实习。谁都想在本院实习,所以成医生很不开心,觉得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挫折。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友谊医院的实习经历,奠定了她今后做医生的坚实基础,虽然百般不愿意,成医生还是去了友谊医院实习。她意外地发现友谊医院还不错,这里对待实习医生的做法跟国外是一样的,需要自己做很多临床工作。当时,周边就这么一家大医院,所以友谊医院的病人数量非常大,医生在诊室内看病,外面有专人负责维持秩序,患者在外面排队然后一个一个的叫。成医生与带教老师一起面对面坐诊,自己看病人,有问题直接问老师。她们头都不抬,一刻不停地看病人,都要一直忙到下一班的医生来接班。赶上夜班真是一宿不能睡觉。

经历了和带教老师一起收病人、写病历、开医嘱、上手术、值夜班,然后成医生就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些工作,这些在实习医生期间接受的大量临床训练,让她很快就适应了繁忙的临床工作。成医生毕业后到北大医院工作,刚轮转科室没几个月就被派到急诊室。当时很多一起的年轻医生都害怕去急诊室,怕没有紧急处置的各种经验,无法完成任务。成医生有了在友谊医院连夜和老师看病的经历,完全适应急诊室的节奏,很快出师了。

成医生最终成为一名消化内科的大夫,也与她的实习医院友谊医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友谊医院消化科的内镜和介入治疗工作在国内开展得非常早,成医生实习时,于仲麟教授是消化科主任。年轻的成医生被各种内镜和介入治疗深深地吸引,她看到小肝癌不用开刀,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就可以获得痊愈,而且多年不复发;胆管结石通过ERCP治疗,患者就可以被治愈。成医生在消化内科还亲眼见到一位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当时他因为胆道梗阻继发了胰腺炎,到医院时已经感染中毒性休克,病情严重。在经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她们又对他进行急诊ERCP,当内镜进入十二指肠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肠道内有2条蛔虫被卡在乳头胰胆管开口处,还有1条蛔虫正在肠道内向上钻。医生通过内镜把卡在乳头的蛔虫取出来后,到第二天早上患者与刚来病房时已经判若两人。这个患者的治愈过程,更让成医生坚定了选择消化内科作为专攻方向。

从北医毕业后,成医生来到北大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她说:“医学是实践科学,我觉得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每天和病人在一起。”不管是做住院医生还是做主治医生时,她几乎每天都泡在病房里,普通病人早晚都要至少看一次,重病人随时看,有时还要守在危重病人旁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诊疗方案。不仅如此,成医生每天在上班的路上、下班前、睡觉前,都会习惯性的在脑子里把所有的病人按照床号的顺序过一遍,思考一下自己的诊疗措施是否有不当之处,想一想进一步的诊疗工作和计划。也许有人觉得成医生太认真了,没有必要这样。成医生说:“每一个病人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看完病人再去读书、查阅文献,然后再去看病人,不断的实践、检验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积累了经验。”这正是成医生的过人之处,她是一名聪明能干的医生,更是肯下慢功夫能钻研的医生。

北大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教学医院,拥有很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教授,其幽门螺杆菌研究从1985年开始,是国内研究较早,也较为先进的学科。北大医院的住院医生要经过5年的大内科轮转培训后,才能够回到消化内科再接受专科培训。成医生回到消化内科后跟着导师胡伏莲教授,开始从事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工作。她从当年一个年轻的住院医生成长为主任医生、知名专家。现在在医院,还要承担教学工作。

幸福温馨的三口之家

成医生工作一直繁忙,她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与病人泡在一起,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医院和病人身上,多亏她有一位有担当负责任的好丈夫,替她分担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处。

成医生女儿帮妈妈整理病例

患者都知道成医生有个微信公众号“成大夫谈消化”,既是对患者的医学科普,又是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公号的推文每次都是先生帮忙给润色配图。留言里除了有对疾病的咨询,常常有夸奖和羡慕成医生家庭幸福的。成医生和她先生是高中同学,后来又分在一个团支部,经常搞活动,互相帮忙,从学生时代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这段缘分发展成为爱情,多年来这份情谊仍历久弥新。成医生每天下班晚,都是先生接送上下班,他们一起回家已经是多年不变的习惯。刚结婚时没有车,成医生的丈夫都是下了班就到医院等着她,再一起坐公交车回家。有车了先生就是成医生一个人的专属司机。

当年成医生在做住院医生轮转肾内科时,要管十几个病人,还要用英语准备临床病例讨论。每天下午先生都会打电话问成医生当天的工作是否做完了,但常常是头一天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于是先生就来病房帮助成医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病房的所有医生都在加班,成医生的先生就帮助大家订餐,每次都是忙到很晚才能一起回家,有时还要陪成医生值夜班。成医生在大内科轮转时,几乎所有的护士姐妹都认识和喜欢这位聪明能干的好家属、好姐夫。

女儿是成医生夫妻俩的幸福源泉,今年女儿要参加高考了。成医生的女儿对医学有兴趣,也想当医生。要说,女承母业,这是好事啊。可是,成医生的第一反应却是“不同意”。成医生是医生更是母亲,哪个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子女,正是因为做医生多年,成医生知道当医生非常辛苦,尤其做负责任的医生就更辛苦,所以她不想让孩子过得这么辛苦。同时,社会上医患矛盾还是有的,作为母亲不能不替女儿考虑周全!

这时候擅长调节家庭气氛、化解小矛盾的重要人物——成医生的丈夫出场了。他劝成医生,当医生是个挺好的职业,孩子要是喜欢的话,咱们也不用拦着,让她自己去选择,她要是有兴趣就让她学。成医生想,女儿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再说,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眼下又是高考的关键时期,就听取了先生的意见,采取不干预的措施。

成医生后来想,女儿比较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东西,这种好探究的个性,倒是做医生的潜质。而且,她女儿很善良,情感丰富。他们一家三口曾經在院子里种了三棵枣树,后来家里养的德牧犬把女儿的那棵刚刚开始结枣的枣树啃断了,女儿抚摸着小树泪流满面。女儿这种对生命的关心关爱,也是当医生的一种潜质。我问成医生:“好医生的素质是什么?”她说,既要有智商又要有情商。因为医生工作的思维逻辑分析,需要一些智商。同时还要具备人文的沟通关怀能力,甚至是感同身受的能力。这在成医生和患者交流病情、探寻病因时体现最为明显。医生和患者之间需要同情、还要去理解病人,这种能力是一种情商,光有智商而没有情商不行,只有二者兼具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医生。

采访成医生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既有严谨科学的理性分析、医学病因的探究,又有浓浓的人情和故事。我感受到成医生是“忙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成医生从医多年的心愿是——希望每一位患者,不管是从身体还是从心理上,都能够获得健康、拥有幸福的生活。

(编辑·刘颖)

514984730@qq.com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内科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