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应提倡用公筷

2020-05-14 13:46
南风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夹菜公筷餐具

疫情当前应提倡用公筷

英《经济学人》4月25日

在中国的餐桌上,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用筷子为客人夹菜,长者会为孩子夹菜,朋友之间也会互相夹菜。所有人围在一起吃饭时,都会从放在中间的公共菜中夹菜给自己。这种餐桌习俗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

但现在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威胁。

有些病例是通过吃饭感染的,虽然未必是通过筷子,也有可能是通過空气,但专家警告说,通过筷子传播是有可能的。随着目前餐馆的陆续重新开放堂食,改变餐饮习惯成为当务之急,官方媒体开始倡导人们在聚餐时使用公共筷子,通过公筷来夹取食物到自己的碗里。这种习惯在日本很常见,但尚未在中国推行开来,除非是在非常正式的环境中。

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地区,当地学校也在提供在线课程,引导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共筷子先锋”;媒体也在推广西方的饮食习惯,即餐馆只为顾客提供他们自己的食物,而不是可以与他人共享的食物。

在社会呼吁“餐桌革命”的同时,舆论还是比较尊重这从唐朝延续下来的饮食习惯,即默认“分享菜品是亲密关系的标志”。

在北京的一家烤鸭餐厅,服务员会为所有提出餐具需求的客人提供筷子,但这样的需求并不多。在一份对21万人的社交媒体民意调查中,有27%的人表示他们会使用餐具吃北京烤鸭,而30%表示他们不会使用餐具,因为这样做“太麻烦了”。

我们应该支持世界卫生组织而不是破坏它

英《自然》4月23日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当口,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打算冻结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金捐助。如果失去美国的资金支持,WHO在世界各地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可能停滞,这对那些需要WHO援助的贫困落后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WHO于今年1月30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建议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全面的检测系统、隔离疑似感染者,以及追踪疑似病例的个人信息和动向。一些国家如德国、新加坡和韩国迅速采取了行动,但美国没有。大约70年前,美国曾帮助建立WHO,因为当时他们意识到没有国家能独自应对流行病。反观当下,我们更应该支持WHO,而不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给它使绊。

全球抗疫

美《纽约客》4月27日

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亚洲和欧洲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事实证明,对病毒的检测至关重要,培养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也是如此;美国则选择了错误的做法,中断对世界卫生组织的资金支持。疫情直到现在才开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蔓延,在这些国家中,口罩、呼吸机甚至清洁的水源都尤为匮乏,它们还遭受经济方面的重创。无论如何,遏制疫情的任务应由全世界共同承担,就好像每个国家都想登上月球一样,每个国家也可以在这场抗疫持久战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许失败不是最好的老师

美《哈佛商业评论》5/6月号

芝加哥大学的Lauren Eskreis-Winkler和Ayelet Fishbach要求受试者做一项测试:回答问题时从选项中二选一,一半的受试者得知他们回答正确的情况(成功反馈),而另一半得到的是回答错误的反馈(失败反馈)。尽管最后所有人都收到完整的正确答案,但在后续测试中,获得成功反馈的人往往能准确回答相同的问题,而获得失败反馈的人从中学到的知识明显更少。这似乎与我们一直倡导的“从失败中学习”的理念相悖,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经验的时候也大都鼓励人们去试错、去尝试失败。实际上我们发现失败会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阅历比较丰富的人面对失败时总能比新手更沉着。

现在追究过失还为时尚早

英《新政治家》4月22日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期间,记者在舆论中的地位不升反降,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做两件目的截然相反的事情:一方面他们试图掩盖英国政府抗疫的日常;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疫情流行的源头进行调查。政府的每日新闻发布会总是以重新审视过去为主要议题,关注焦点都集中在疫情刚开始的阶段,而有关全球性抗疫和应对疫情的国家财政措施则被忽视。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疫情导致的危机之后的几年内,都应由当前的政府来处理各种接踵而来的状况。所以英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打败新冠病毒,然后再去斟酌体制内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因为通过这次疫情暴露的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存在却没得到有效解决的。

猜你喜欢
夹菜公筷餐具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用公筷
看餐具,识鸟喙
夹菜
胖子的童年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