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林:让长安找回节奏

2020-05-14 01:58张敏
中国汽车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宝林长安汽车福特

张敏

12月份的一天,张宝林度过了57岁生日。掌舵长安汽车两年多来,岁月不动声色地在他脸上留下痕迹。站在2019年的尾巴上回望,他有些感慨。

车市高速增长戛然而止,产业寒冬加剧,倒逼车企加速转型。新旧动能调整,尤其是2019年国六切换的阵痛,一度让中国品牌陷入低谷。

这是长安汽车向自己动刀的两年。坚定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长安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以创新为驱动,着力推动四大转型。

这也是张宝林口中的“长安汽车最近十多年来,最为艰难的两年”。合资失速,自主艰难爬坡,长安面临着全新挑战与转型阵痛。

但低谷,往往也是绝地反击的开始。经历了两年多主动调整和复苏,不再以销量增长作为企业核心目标的长安汽车,做好了重回高点的準备。

2019年1-11月,长安汽车整体销量156.62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突破110万辆,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71.54万辆;8-11月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10月环比增长6.6%,11月环比增长8.9%,四季度跑赢市场大盘。其中,长安CS75销量在CS75PLUS的带动下一路高歌猛进,11月达到27220辆,同比增长124%。

当11月产销快报公布后,长安汽车股价一度涨停。张宝林对《汽车人》透露,延续上半年的态势,长安汽车下半年走得更加扎实,转型效果更加的明显。走出舒适区的长安汽车已经找回节奏。

长安是怎么做到的?

转型初见效

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迭代的加快,长安汽车自身品牌短板加上运营体系能力相对滞后,成为继续高速发展的阻力。

2017年9月,长安汽车在张宝林起初掌舵期间,已面临压力。当企业自身问题遭遇中国汽车整体下滑大气候,这种挑战表现得更为突出。

长安领导层把握产业发展宏观趋势,紧紧围绕着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加大力度打造经典产品,进一步加快改革和转型升级。

2018年4月,张宝林提出了“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正式开启长安转型之路。他带领长安,开肩“第三次创新创业”——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长安推出的一系列计划,涵盖了企业运营所能涉及的几乎所有方面。其中,智能化和新能源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抓手,长安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长安仍围绕这一发展战略,强势推进。

长安汽车的多个战略计划没有止步于空中楼阁,与蔚来、腾讯等多家企业合作落地,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效果明显。包括现在热销的CS75PLUS产品都受益于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以及车载微信、自动泊车、APA5.0等等一系列技术落地在产品中,助力了品牌的提升。

大规模的投入、原有盈利模式的打破,带来短期业绩下滑和盈利模式的重建,可谓伤筋动骨。长安汽车选择积极主动地调整姿态应对车市寒冬,为此牺牲了一部分眼前的销量利益。

2018年、2019年以来,长安汽车坚决淘汰了20多款没有竞争力的产品,整车和发动机100多万落后产能。张宝林坦承,长安顶着销量下滑压力,把旧的、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板块全部拿掉,过程非常痛苦。

围绕以用户为中心,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优势,以更合理的资源配比、更高效的运营机制,为用户实现价值最大化。张宝林很赞同,长安经营班子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长安汽车作为市场充分竞争企业,始终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为此,长安已经全面推进了八大改革,包括三大“1/2工程”改革、组织“三化”改革、人才管理机制改革、资源分配机制改革等,其中研发组织机构的改革最为明显。长安成立了产品一部、二部,并独立成立了造型设计院,依据市场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产出。

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围绕着消费者和市场,优化管理体系,提升数字化的能力。长安新的研究总院建立了数字化中心,将过去4S店和产品开发数据接口统一起来,使消费者需求直抵研发原点。

张宝林透露,两年来,长安汽车管理效率提升了20%,成本大概下降了15%-20%,这些都是两年来“第三次创新创业”的成果体现。

2019年开年以来,长安汽车将重心放在了改善经营质量层面,主要体现在优化库存结构、降本增效、专注细分市场产品表现以及市占率等层面。为了自己和经销商的长远利益,长安汽车没有为了冲击全年销量而积压库存,而是主动降低库销比,极大减轻了经销商库存压力。到2019年11月底,长安汽车库存下降了14万辆,自主品牌的均价实现大幅上升。

成绩显而易见。长安乘用品牌SUV板块,CS75系列销量16.46万辆,同比增长24.1%;轿车板块,逸动系列累计销售11.37万辆。其中,CS75PLUS上市仅45天,销量就已经突破3万辆。

长安汽车在提升经营质量、降库存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最重要的是,合资公司板块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与其他汽车集团相比,长安汽车优势并不明显。合资板块体量比较小,品牌单一,更容易受经济、政治环境影响。曾经作为长安汽车利润主要来源的长安福特销量下滑,使得长安汽车雪上加霜。

上半年,这一板块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重回正轨的调整。通过股东双方近一年多的努力,长安福特企稳向好,全年年销量逐月环比在增长。再加上长安福特从下半年以来有一系列新品投放市场,提振了市场与经销商信心。

长安汽车副总裁、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赵非表示,长安福特的3.0加速计划正在加速推进,长安福特规划在未来三年大概会有20款车上市,其中9款是全新产品。长安福特逐步进入到产品高发期。

更重要的是,福特在产品研发之初就已经融入中国市场的需求。福特在全球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型,自主权交给长安福特。目前已经开始SUV和轿车研发,将很快投向市场。经销商的盈利水平,由去年年初的不到50%提升到75%左右,也就是说3/4的经销商都实现了盈利。

“2019年我们的销量数字表现不好,但是我们把绝地反击一切基本的工作做到了,2020年非常有信心打一个翻身仗。”赵非表示。

技术护城河

长安在进行一系列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根据长远战略对产能进行“主动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销量的下滑。例如,长安中国品牌有轻型车、欧尚、乘用车板块。欧尚为何只有12万辆左右销量?正是品牌转型把以前传统交叉型乘用车和一些货车转移给了凯程。

这其实也正是长安洞察消费变化、走出舒适区的表现之一——满足90后、00后甚至以后更年轻的消费者需求。张宝林透露,长安在摸底时发现,哪怕是买八、九万元车型的自主消费者,对车辆智能化配置的要求也很高。

为此,长安汽车在产品上实施了“明日”戰略,在产品上坚持提供“适度过剩(或超前)”的产品给消费者。CS75PLUS就是代表之一。

作为“PLUS”的支撑,长安汽车已经具备了“技术过剩”的优势。例如,2.OT的发动机对于用户来说在动力上是过剩的,技术上是过剩的,但是实际上用户需要极致的体验,包括一系列智能化的技术,包括IACC、APA5.0,都是长安要向用户提供适度超前、适度过剩的技术的诚意。

长安汽车存在技术过剩的问题,与其历史和发展基因分不开,可以说,对技术的专注和痴迷是流淌在长安血液中的。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认为,长安的文化就是工程师文化。对企业而言,生产出用户恰好需要的产品更吻合商业逻辑,但保持研发的高压状态,提供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不断品牌向上,才能走得更加稳健。

长安人深知,产品是根本,对核心技术的大力投入是长安汽车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取胜的底气。

在“第三次创新创业”的契机下,长安汽车积极投入技术升级,在全球“六国九地”设有涵盖设计、动力、底盘、智能科技等全覆盖的研发中心。战略上的高度重视,成就了长安在技术上的全方位进化。

早在四、五年前,长安全球研发体系、“7院2部3中心”研发组织就被行业内外所知晓,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排名中,长安汽车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张宝林表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长安每年将超过销售收入50%的费用用于研发,勒紧腰带投入研发,这构成了长安汽车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长安已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结构化道路L3级自动驾驶技术、APA6.0自动泊车技术正在进行实车性技术验证,目前处于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梯队。

同时,长安也在思考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核心竞争力在哪。据谭本宏介绍,长安刚刚在重庆成立了长安全球软件中心,计划构建大概两千人左右的软件队伍,未来除了构建智能化软件之外,还有动力板块、车身、云控、车控等软件。通过两三年打造,整车软件都由长安来构建,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长安在研发层面的高举高打,则意味着产品及销量要能够负担得起更高期待。谭本宏透露,搭载全新蓝鲸发动机的逸动蓝鲸版,比普通版的要贵,但是销售结构占比已经达到了50%,而且基本上算是增量。

“第三次创新创业”中,长安以全新设计理念,将行业最强的动力总成系统、领先的智能网联应用以及优秀的驾驶质感注入产品之中,新的快速发展周期正在形成。

寻求增量,跑赢大市

在高速增长28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也迎来了真正的转折点,萧飒的形势让汽车行业弥漫阵阵寒意。2020年如何过冬?

张宝林表示,尽管新进入者出现了分化,但是市场仍然在那里。每年两千多万辆新车销售市场,消费者不断升级的诉求在那里。这给长安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别人熬不过去我们能熬过去。”

结合到市场层面,如何寻求新的增量至关重要。谭本宏说,长安2019年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受到认可,坚定了继续向这个方向改革的动力与决心。这就是继续打造优质产品,去进一步完善服务。

与SUV不同,轿车市场是真正品牌力的展现。SUV的成功让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可以分庭抗礼,轿车市场将是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决战下一程的战场,也将进一步展现中国品牌对抗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和自信。

众所周知,中国品牌的轿车不被认可,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痛点。10万元以上的轿车市场中国品牌寥寥无几,剩下的都是7万元、8万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盈利、品牌、口碑都深受局限。因此,长安推出逸动PLUS,希望从造型的焕新、动力的焕新等几个方面让轿车真正地在10万元级别市场有所作为。

长安在轿车市场即将开始新的战役。谭本宏透露,这将是长安乘用车里面新的增长板块,为此,长安已经准备了2-3年的时间。

他表示,2020年,长安汽车将推出品牌焕新计划。对整个品牌使命、定位人群以及设计语言等,都会进行焕新和迭代。“可能会有新的血液、新的族群产生到这个产品里面来,同时,长安高端品牌AB品牌也将面世。”

长安新能源是另外一个潜力板块。日前,长安新能源成功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混改终于落下了帷幕。当前,受制于成本因素,新能源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度拉低了长安汽车整体盈利水平。长安新能源独立后,在改善长安汽车盈利状况的同时,自身也能获得巨大发展机遇。

从2018年的“1元”收购合资公司铃木所持的股份,到近期挂牌出售长安PSA的股份,再到长安新能源引入新股东一连串动作来看,长安汽车在“断舍离”之余,正在积极实现业务聚焦。

张宝林表示,2019年长安是艰苦奋斗实现转折的一年,2020年,尽管仍然存在挑战,但更是充满信心的一年,长安汽车的目标要跑赢大市。“随着‘第三次创新创业措施陆续的到位,效果正在显现,我们找到了一些节奏和一些感觉,应该会比2019年更好。”

对于足够努力的企业,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更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猜你喜欢
宝林长安汽车福特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福特领裕
福特EVOS
睿骋CC 1.5T 6AT豪雅型
长安汽车:有意重启高端品牌项目
吴宝林
都是短信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