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传统积肥农具罱泥夹的设计研究

2020-05-15 03:54林韵斐
设计 2020年7期
关键词:竹编农具设计

林韵斐

摘要:江南地区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文章以江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传统积肥农具罱泥夹为例,以此探寻传统设计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内涵。通过产品设计中几个要素,即材料、工艺、结构、使用四方面分别对竹编稻作农具进行设计角度的分析。通过研究罱泥夹的设计学特征,得到了罱泥夹具有以下优良特点,即材料易得、工艺独特、结构巧妙、操作简捷。罱泥夹的设计是传统设计思维的体现,利用了人机工程学和物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农民从事生产劳动时的效率,是江南传统优良农器的设计典范。

关键词:罱泥夹 江南地区 设计 竹编 农具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4-0061-03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江流域从事稻作生产已有上千年历史并约定俗成了相对稳定的稻作民俗习惯与民俗事项[4]。“笋破泥土柳展腰,罱泥河船撑呀摇,罱泥夹里满是宝,沟底肥泥逐夹舀。”、“大雪罱河泥,冬至河封严;小寒办年货,大寒过新年。”、“燕子衔泥为筑巢,我替春苗罱肥料,罱泥河船岁岁摇,担担肥泥变壮苗。”这些谚语足以说明在过去没有化肥的年代里,河泥对于庄稼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水乡地区河网密布,大量水生动物排泄物及动植物死亡后的沉淀物会在河底腐烂发酵,使得河泥中的有机质含量很高,它不仅使田地长时间肥沃,而且能使土壤柔软透气。农民收集河泥的生产方式称为“罱河泥”也叫“捻河泥”,所使用的工具叫做“罱泥夹”,如图1。[5]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也是长江下游水田稻作的主产区之一,罱河泥也曾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一项农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供应,罱河泥这一农事活动几乎销声匿迹。在201 7年,罱河泥这一生产习俗由嘉兴市海盐县元通街道成功申报,被列入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往嘉兴调研,发现几乎没有农户保留这一传统农具。但在当地兴隆村村委会的一个农具展厅中找到了两种类型的罱泥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收集河泥的那一部分。一种是以苧麻线织成,另一种是以毛竹竹篾织成,它们的造型和使用方式略有差异。文章以第一种竹编罱泥夹为案例,進行设计研究。

一、罱泥夹设计的农业背景

自唐代中期以来,由于经济重心向南移动,北方人口随之南迁,不仅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南宋时期,水稻单产已有了显著提高,成为我国粮食高产丰产地区,在满足自用和提供纳贡税粮以外,还能向市场出售,正所谓“苏湖熟,天下足”。成书于元代的《王祯农书》尚未出现关于罱泥夹的记载,最早关于罱河泥的记载则是清初张履祥《补农书》逐月事宜一节中说,正月、二月、三月的阴雨天宜罱泥,在运田地法一节中更写道,“古人云:‘桑不兴,少河泥”。[6]由此推断,罱泥夹极有可能出现在元代以后的太湖流域。

在20世纪50年代初之前,在江浙一带的江南水乡,农业生产基本保持几千年来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当时,农村条件很差,市场上化肥也没有大量供应,所以不管是生产队的大田还是自家农田追肥,多是用天然肥料,比如人粪尿、绿肥饼肥、沼气肥等,而使用最多的就是河泥了。河泥可直接布田,也可与杂草垃圾拌和后沤塘肥。据嘉兴当地老人介绍,耕牛犁田、罱河泥和稻谷脱粒这三种农业劳动是男人必须做的,其中数罱河泥最为辛苦。

除了罱河泥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获得河泥。在东台附近的江苏兴化市东南部的一些地方,那里没有罱泥这种劳动,农民只会扒泥。扒泥过程中所使用的农具叫作“扒钩”,扒钩是将一个半圆形的畚箕紧紧地固定在一根较粗的篙子上,扒钩的口是铁制的,哪怕河里没有淤泥,也能“啃”一点硬泥上来,相比之下,这种捞取河泥的方式比罱泥更加野蛮,用的是死力气。所以说,罱河泥比扒泥更加具有技术含量,一般会罱泥的人很容易学会扒泥,而会扒泥的人却不一定可以学会罱泥。罱河泥的主要作用:(1)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2)挖取烂泥,净化水质,保持良性生态系统;(3)罱取河泥,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4)用河泥泼浇麦苗,河泥可吸热提高地表温度,帮助抵御春寒,增加产量[7]。

二、罱泥夹的设计分析

(一)整体造型与结构的设计分析

罱泥夹,又称“罱泥箩头”、“罱夹”、“泥夹”[8],字典里的“罱”解释为“捕鱼或捞水草、河泥的工具”,这里的“罱”就是“取”的意思,本案例罱泥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收集河泥的那一部分叫箩头,外形看上去像一只河蚌,以及两根长长的用竹篙制成的夹具,粗的那根竹篙叫作“戤竿”,较细的那根叫作“辖竿”,农民利用剪刀张合原理,可以通过操纵这两根竹篙来控制箩头的开合,进而将河泥夹入箩头并从水中提出。案例总长度约为600厘米,如图2,总宽度约为70厘米,高度为23厘米,总重量约为13千克,箩头下部宽约70厘米,上部宽约30厘米,它的长约50厘米,戤竿约为600厘米,辖竿约为530厘米。数值上计算,夹具约为箩头的13倍,视觉感受上,夹具显得尤其长,不符合黄金比例。但是夹具之所以设计得这么长是有原因的,简单来说,一是为了方便水下作业;二是为了罱泥省力。

如何在罱泥的过程中达到省力、高效、可靠、节能等技术要求,即罱泥夹的价值所在。根据过去传统造物的经验,杠杆式机械的应用是古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至于杠杆原理的应用,早在先秦时期,《墨子·经下》就已被记载“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使用“本”作为杠杆短端的称谓,“标”作为杠杆长端的称谓。根据杠杆原理FlxLl=F2xL2,当L1>L2,F1

(二)箩头与夹具的固定方式分析

箩头,上窄下宽,整体呈三角形,两角有弧度,用竹篾编制,两侧相连,前可开合,最大开口宽度约为20厘米,像只大河蚌。两根夹具顶部截面斜度约为30。,从箩头顶部插入,分别固定在篓的上下两爿,以箩头顶部为交点,编入箩头,夹具顶部横向插入_根较粗的篾条,这根蔑条也被编进萝头中。由此,箩头与这两根蔑条形成一个‘ ╨字形的固定结构,如图4。箩头底端内外分别用两条较粗的竹篾条固定,再以细铁丝缠绕。

箩头与夹具的杠杆配合,需要两根夹具连接牢固的同时,又可以灵活开合。因此夹具的连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江苏宜兴地区罱泥夹会用铁丝扎住箩头与夹具,拧成麻花状,或者用“8”字形铁圈铰链将两根夹具合二为一,在引言部分提到的嘉兴地区的另一种罱泥夹则是在夹具的连接处缠绕好几层布条。然而,作为案例的这种罱泥夹与其他罱泥夹相比,在固定方式上来得更为巧妙,既没有用到铁圈铁丝,也没有用到布条,而是利用一种竹编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夹具的开合也可以牢牢连接箩头与夹具,如图5。

(三)选材和工艺的设计分析

嘉兴罱泥夹是通过手工制作而成,虽然结构不是很复杂,但是制作非常考究,即便是会罱泥的人也并非能制作。罱泥夹主要的制作材料为毛竹,长江以南广泛分布,是江南地区常见的竹种。这种竹子高大、挺直,材料坚韧,高分裂,收缩小,弹性好,刚性好。它具有硬度大,长纤维,优良的篾性,纹理通直,光滑,光洁。竹材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俗话说“春不砍竹,夏不伐木”,正因为春天是竹子生长的季节,这时候砍竹子会影响到竹林的可持续性生产,所以江南竹匠常选择秋季白露之前伐竹。想要一件好用的竹编农具,竹材的年龄也很重要。竹子太老的话会过硬,性能变脆容易折断,太嫩的话,竹材强度低,且容易生霉虫蛀。只有经验丰富的竹匠师傅才能轻易分辨,一般来说,两年或三年龄的毛竹适合做罱泥夹的竹编原料。

罱泥夹的箩头和夹具的选材都是毛竹,但是制作工艺是不一样的。夹具的制作很简单,选用两根毛竹,经过曝晒蒸发掉水分,再分别用稻柴火烧烤后[9],使其有一定弯度,方便交叉形成开合剪刀的样子,然后配上箩头,就可以使用。相比较之下,箩头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主要复杂在材料的处理上。在开始正式编织前,篾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曝晒。竹匠砍来的竹子不可以直接用,得先在院子里曝晒,目的是为了蒸发其中的水分,好延长使用时间;(2)卷节。竹子的节环是突起的,需要卷去,使竹节和整支竹竿基本上达到表面光滑;(3)剖竹。把卷节后的竹秆一劈为二,接着按篾片的宽窄需要,再劈开半圆形的竹材料;(4)浸泡。晒干后的竹子要经过淋雨或者浸泡两天,待竹子软后再用,这样的竹子柔韧性可以得到大大提高;(5)刮篾。刚刚破开的篾条边缘很锋利,不小心就容易划伤手,这时要用刀来回刮—下,这样篾条才会边缘顺滑并且厚薄一致[10]。

(四)夹具把握方式与结构分析

罱泥夹的夹具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关键部位,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手握式工具,这些工具的操作通常由手腕的肌肉或上臂的肌肉来执行,并且手掌的肌肉主要是威力保持工具的姿势。由于有上臂肌肉的参与,罱泥夹可以发挥相对较大的力,并且工具的操作范围也相对较大[11]。假设以身高175厘米的成年男性为使用对象,他的臂展约为1.4-1.6米,手掌长约18-19厘米,手掌宽约7-10厘米。

为避免长时间操作疲劳,手握式工具应充分考虑到人机关系之间的协调,其设计的合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罱泥夹的使用效率和操作时握力程度和舒适性[12]:(1)人手与把手的匹配。夹具(也就是把手)的直径大小由手的尺寸与操作姿势决定。着力抓握时,手柄直径应在30-40毫米之间,精确抓握应在8-16毫米之间。嘉兴罱泥夹的夹具握持属于着力抓握,直径约35毫米,如图6,在合理范围之内。(2)把手的截面形状。对于抓握,手柄与手掌的接触面积越大,压应力较小,如图7所示,因此圆形界面手柄是最好的。罱泥夹的夹具是由圆柱形竹篙制作,符合圆形把手的特征。(3)避免掌部组织受压力。好的手柄设计应该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允许压力分布在较大的手掌区域,从而减轻压力。如果手柄设计不当,会阻碍尺动脉血液循环,导致缺血、麻木、刺痛感等。所以,手柄的形状不应该完全贴合手部,特别是掌心部分,以减少压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夹具保留了竹子的节环部分,使得在抓握部分与手掌和指骨之间存在微笑间隙,这样能改善两个部分的集中受力状态,这种形状具有最佳的握持舒适性,适合长期抓握。(3)避免静肌负荷。使用工具时,如手臂必须长时间拾起或抓握,肩膀、手臂和手都会承受到静负荷,导致疲劳。罱泥时,操作者可以自然站立在水面的船上,不再需要承担罱泥夹的重力,臂部外展但可以保持自然下垂状态,避免了疲劳感,双手同时操作两根夹具进行对称运动,避免背部肌肉静态施力,如图8。

罱泥夹的把手可能并没有經过刻意设计,两根简单的毛竹篙经过简单处理就成为了便利的工具,但是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蕴含了传统的设计思维,说到底还是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凝结。

(五)操作和使用的设计分析

在清代,有一位叫钱载的诗人,嘉兴秀水人,是《箨石诗文集》的作者,其中有一首《罱泥诗》,生动形象地描述过当时农民罱河泥的情景:“两竹分手握,力与河底争。吴田要培壅,河泥粪可成。罱如蚬壳闭,张吐船随盈。”其中“争”这一字生动地说明了罱河泥是一项具有博弈性质的劳动,需要一定的技巧对策。

一罱子河泥,重量在20-35kg不等,哪怕是对于成年男性来说,这也是非常辛苦的劳动。但如果学会借助一些外力,罱河泥的过程会轻松不少。罱泥时,农民站在船头,一手握住主竿,一手握住小竿,略向前下方投入水中,等到箩头到达水底时,双手分别握住夹具用力向前推动,箩头在杠杆作用下张开大口,此时用力一撑,将河床上的淤泥吞进口中。农民凭借感觉经验,得知已收满河泥时,将箩头并拢向上拖,几把手之后,趁箩头刚离开水面,失去浮力的一霎间,用膝盖作支点,一弯腿,船舷向一侧一沉靠,上去使劲一抡,箩头进了船舱,同时放开辖竿,箩头张开嘴,河泥吐进舱里。这一过程非常具有技巧性,罱泥人必须全程手脚配合,同时借用水的浮力和船的倾斜一气呵成,不然箩头很难成功拖上船将河泥倒进船舱而前功尽弃。由此可见,最关键是最后收箩头的这一步,其中涉及到了物理学知识。如图9,根据物理学公式:F浮=p液gv排,在从河底往上提河泥的过程中,水的密度p始终相同,并且物体的重力g也不会改变,而随着物体露出水面,排出水的体积v越来越大,因此罱泥夹受到的浮力也会随着增加,等到罱泥夹完全露出水面的那一刻,浮力是最大的,当人们侧身利用它的浮力时,它非常省力。

结语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农具最终会被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所替代,类似于罱泥夹等稻作农具也许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我们往往更愿意欣赏制作精良、名声在外传统器具,却忽视了身边平常百姓使用的民间器具,事实上这些特色鲜明的稻作农具也是太湖流域稻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稻种植文化的物质载体,研究其是保持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多样性的途径之一[13]。

通过研究嘉兴地区传统积肥农具,目的不是提倡这种传统而又辛苦的生产劳动,而是为了一窥传统造物的设计思想以及对于现代设计的启示,例如:1.材料方面,相比于新材料,自然材料凭借其天然的纹理和温和的触感给人以亲切、質朴的安全感,更加符合现代设计所提倡的情感化设计;2.制作工艺方面,设计造物需更加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局部构件的可维修性和可替代性;3.使用方面,造物设计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人机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基础上考虑产品的功能体验,不可盲目追求造型和功能上的天马行空。.

参考文献

[1]李超艳,秦菊英.江南地区稻作农具设计美学研究——以耘荡为例[J].设计,2018 (21):118-119

[2]杨明刚,吴鑫莹.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设计[J].设计,2018 (15):46-47

[3]毛梦吉,许熠莹,侯佳希.竹编工艺在包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研究——以模块化竹编包为例[J].设计,2018(15):110-111

[4]刘之凤.中国稻作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6

[5]金熙,陆志明.吴地农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66

[6]杨晓东.灿烂的吴地鱼稻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54

[7]侯秀峰.小麦泼浇泥浆预防春寒[J].农业科技通讯,1979 (01):9

[8]杨晓东.灿烂的吴地鱼稻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254

[9]金熙,陆志明.吴地农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67

[10]徐华铛.中国竹编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89

[1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128-130

[12]张锋涛.手握式工具的人机关系设计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26 (11):60-61

[13]张明山,张雪.宜兴传统水田稻作农器耘耥设计研究[J].装饰,2018 (11):96-99

猜你喜欢
竹编农具设计
劳动者的法宝
游伟 《竹韵金沙》
巧手还原《天工开物》中的农具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BUBA台灯设计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笑看有趣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