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线上教学”之富阳实践

2020-05-15 11:46周仁富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

周仁富

摘    要:以杭州富阳区义务教育段推进“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实践为背景,从备课、教学、评价及反思等四方面,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线上教学”高质量地开展提供及时、专业的支持。同时,针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后续跟进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实践

针对当前全国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杭州市富阳区在义务教育段由教研员领衔,集中全区名师进行了课程资源建设,并通过华数、电信、移动电视及网络等多路径录播平台保证播放能覆盖全区师生。同时,组织任课教师在课程学习资源包开发的基础上,同步在线上管理、指导学生在线学习以及作业批改反馈,形成具有富阳特色的“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师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也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本文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对杭州富阳“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一、线上备课,以生为本

“线上教学”在备课、上课、录制及组织教学方面与一般网络课堂有很大的区别,实践中几乎没有可借鉴的样本。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备课上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边实践边研究,通过线上交流与论证取得备课的共识。

(一)学情分析,关注全体

作为录播的电视课,其受众是全区的学生,学生有来自城镇、农村的,也有公办、民办的。因此,我们要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课程难度,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针对备课中的知识梳理,要以基础知识为导向;对课堂问题串讲的设计,需要从易到难地进行设问和解析。

(二)目标设计,注重素养

无论“线上教学”还是课堂教学,对学生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过程中,还将“新冠疫情”的防控也纳入了课堂教学,引导师生科学防控疫情,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组织学生学习在防控阻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统计图等材料,培养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展示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设置思考题,培养其思维能力;等等。

(三)内容选择,鲜活严谨

备课中将最新的时政、真切的生活化素材引入课堂,会让学生产生亲切的情感共鸣,达到激趣、凝神、入题的效果。如在准备“英雄的武汉”一课时,我们以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导入此课,然后组织学生学习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鲜活的时政新闻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历史与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线上教学对于教学素材的选择必须更加严谨,要找到素材的出处并进行甄别。例如,我们在准备“人口”“资源”两节课的数据材料时,搜集了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信息,并绘制了不同类型的图表。

二、线上教学,精准有效

(一)精准任务驱动,提升學习效果

线上教学除了教材,学生能接触的内容就是教师准备的课件,缺乏师生的深度互动,而一节课的学习如果只是一味地用文字呈现,难免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设计都需要充分考虑。比如,课前精心策划和布置线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课上围绕核心知识设计1—2个精要的自主学习任务;课后留给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任务、项目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分享。要求对学习任务的设计表述简洁明晰、情境生动活泼、路径具体明确。例如,我们在“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书本第14—17页,找出明清之际出现的“离经叛道”者(见图1),并说明理由。

(二)精要问题导学,提高思维能力

线上教学由于缺少师生互动,教师不能把握课堂生成。因此,我们在课前精心预设了问题,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其学习的效果。针对授课中教师无法追问、无法生成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事先把每个问题打在幻灯片上,或逐一呈现、层层递进,且问题的设计要考虑难度、梯度和广度,既要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规律层层深入,便于学生理解,又要考虑问题的广度,让学生有思考空间、有话可说。例如,在“经济的繁荣”一课教学时,我们呈现资料: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问题:(1)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身份?他们之间是何生产关系?(2)材料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三)精用思维导图,明确线索脉络

由于录播电视课是没有板书的,教学中关键的重难点问题在解答后会因为后续的教学,消失在屏幕中,与日常的常态课完全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或课堂行将结束时,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导图和鱼骨头图等,构建本节知识树并同比或顺应到单元知识树,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明确整体的知识框架及线索脉络。例如,我们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了西藏治理的举措(见图2)。

三、线上评价,及时多元

(一)多元化作业,学习更有效

适当的作业量、适切的布置形式和适时的批改反馈方式,是“线上教学”课后有效评价的三大保证。我们要求教师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增加其自主学习和交流时间。根据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可以布置不同方式的作业,如口头作业、课堂笔记、思维导图、专题小结和语音小视频等。客观性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由学生自查自批自评,思维导图、课堂笔记等主观性作业可以利用平台共享,进行师生共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性评价,打卡更自主

课后练习可通过钉钉平台的家校本或班级打卡进行布置,由家长或学生通过上传作业照片的形式进行批阅,教师利用平台涂鸦功能直接打分、设置等级和文字评价,或者对作业进行个性化的文字留言或语音点评,然后发挥好平台自动归类和发布的功能,对优秀的学习成果和作业进行展示与分享。这些办法可以让学生更自主、自愿地分享学习成果,使线上学习更高效。

(三)个性化反馈,学生更积极

目前,“线上教学”的主要平台有钉钉、云课堂、学乐云等。这些平台都开发了多元的反馈手段。以钉钉为例,有一个“家校本”的功能,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在“家校本”上简单写下自己一天的总结、收获和疑问,并分享给老师,老师看到后,可以进行语音留言点评,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每天都可能得到老师别出心裁的语音鼓励,激发学习积极性。

四、实践反思,科学导航

要使“线上教学”真正落地开花、提高效率,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改进、提高、再实践,用行动研究的方式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不断丰富实践与理论的内涵。

(一)双师机制,将“学”落到实处

富阳实践的“线上教学”采用双师联手的教学方式。“双师”,一位是全区的名师,负责课程资源录制与学习任务的布置;一位是学生的任课教师,负责学习任务的落实与反馈。他们各守其职,发挥各自优势,把教学落到实处。在课堂录制环节,名师需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并掌握录制的技巧,让直播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任课教师则更多研究“线上教学”的学习组织与学习反馈。由于“线上教学”的核心是“资源+任务+反馈”,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加大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面向个别薄弱学生,用直播连线方式夯实其基础,对绝大多数学生,更多以資源包的形式鼓励其自主自学。我们还注重选择和开发一些适应差异对象的微课短视频,以及教材和补充材料相配合的资源系统,设计导学任务(思考为主、训练为辅),组织作业反馈和评价,将“学”落到实处。

(二)落实常规,保障教学有序

针对前一阶段“线上教学”的一些乱象,“当老师变成主播后”“这届学生已被网课逼疯”等大众热议的话题,我们结合本地学情,制订了线上教学常规和线上学习常规,使线上教学有章可循,保障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教与学是统一的系统,与教学常规相对应。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也制订了学习准备、认真听课、课业整理、及时作业、劳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学习常规,指导教师和家长督促、管理和辅导学生学习。

(三)开拓路径,促进师生交流

网络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使交流更快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实时与教师互动,不懂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网上交流虽然便捷,但“师生面对面的互动质量相对不高”却是个难题。经过实践的不断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例如,每节课留出学生提问、反馈与分享的时间,设计好每节课的线上平台留言空间,鼓励学生在留言区留言,欢迎学生在平台讨论区提出问题,让学生每天提一个好问题或说说“我的困惑之处”等。实践证明,课上利用平台的讨论区提问,可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利用平台投票、测试工具,可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随堂检测、在线提问等跟踪、监控学生的听课情况。课后针对作业反馈中正确率低下等问题,教师们运用钉钉、微信、QQ等平台互动工具,进行了线上答疑或讲解,利用语音留言方式,跟踪学生作业完成进度和情况,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解决了直播课堂教师很难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等问题。

(四)转变理念,践行生本课堂

当前的灌输式网课充斥屏幕,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仍用应试教育理念进行线上教育。而要使线上教育更有效,必须倡导、引领促进学习的改变,践行核心素养的“新”网课。

1.转变网课的授课方式,从讲授走向自主学习。线上教学应遵循“自主学习为主、网络课堂直播为导”的原则。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和学校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和释疑微课短视频,精心设计有一定的情境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单或探究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有思维的深度学习。

2.变革网课的课堂形态,从灌输教学走向生本课堂。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学生发展的角度、学科素养的角度做好网络课堂的课程设计,积极探索“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课堂新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提升思维力度。①思维的激发:从学生生活关联的真实情景导入。② 思维的导引:借助疑与探、问与思,从目标、路径、核心知识对本节探究主题进行多元导引。③ 思维的表征:提供混合学习区,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呈现多元化学习效果。④ 思维的迁移:精要设计体现变式、理解、应用等综合思维与创新的问题。⑤ 思维的内化:借助思维导图等自主构建知识树,加强知识的整体联系。

这次疫情对课改来说既是危机,更是契机,对“互联网+”教育发展更是一个难得的超越机会。疫情期间,课改不按暂停键,我们要积极倡导、引领促进网上学习新常态,践行核心素养的新网课,让课改理念从学校走向家庭、从线下走向线上,实现课改视域的全覆盖。

猜你喜欢
区域一体化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区域一体化视角的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研究
中国沿海地区区域政策研究与评价
发达国家或地区留学工作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