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价值

2020-05-15 03:52谭秀芳张倩姜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谭秀芳 张倩 姜丽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1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接受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准确记录各项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IgA、IgM、IgG水平分别为(0.61±0.25)(g/L)、(1.82±0.47)(g/L)、(7.99±4.15)(g/L),与对照组健康儿童体检结果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儿的Hs-CRP为(10.69±4.11)μg/ml,明顯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中,可将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作为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

R19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5-102-02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发病与肠道病毒关系密切,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病情较轻的患儿可在口腔、手、足处出现湿疹,病情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多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是诊断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指标,因此笔者将我院的患儿以及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二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41例患儿,男女比例为22:19,年龄区间在1岁~3岁,平均年龄(1.3±0.6)岁;对照组41例健康体检儿童,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区间在1.6岁~3.4岁,平均年龄(1.5±0.4)岁。两组儿童的一般不具有显著的差异,并且经过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工作。

1.2 患儿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患儿的体征等相关指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发热症状,并且在手、足、口相关部位以及周围出现疱疹,甚至发展成为溃疡;没有其他的病毒性型感染疾病或是细菌感染疾病;家属了解本次研究的方法、目的以及意义,并且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的患儿、研究过程中退出的患儿。

1.3 方法

两组儿童均接受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采集儿童的静脉血,采集量为2ml,而后使用EDTA完成抗凝操作。免疫球蛋白的IgA、IgM、IgG检验使用透射比浊法,确定两组儿童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使用免疫层析法[1]。检验使用的设备为全自动分化仪。

1.4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工作观察指标为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包括IgA、IgM、IgG。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来势迅猛,发展速度极快,患儿普遍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通常患儿的体温越高、患病时间越长越是严重,在患儿出现发热症状的1d~2d后,其唇部、口腔粘膜等部位可看见明显的溃疡,而患儿此时也会在疾病的影响下而哭闹不止、情绪烦躁。该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以夏季的发病率最高,故而需要加强卫生管理,预防肠道病毒感染,降低儿童患病的几率[2]。

小儿手足口病是病情较轻微的一类自愈型疾病,

在发生特殊情况时也会诱发心肌炎、肺炎等疾病。免疫球蛋白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有重要地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活性较好的蛋白质,有很好的抵抗外界侵袭作用,在人体内还具有调理、中和、介导ADCC以及激活补体等作用。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为有五种,而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IgA、IgM、IgG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儿童在几项指标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3]。IgA主要作用是预防呼吸道感染,能够参与到黏膜局部免疫活动中,临床上将其分为分泌型和血清型;血清是其存在的主要场所,能够与细菌、病毒的特异性结合,从而阻碍病原体在细胞表面的黏附作用,达到保护粘膜的目的。儿童容易患有感染性疾病可能与IgA水平有关。IgM在血清的含量大约为1mg/L,是基体分泌与合成最早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初次免疫应答的先锋,且mIgM的表达还能够应用在B细胞是否成熟的鉴别中,IgM则是早期感染疾病诊断的主要指标[4]。IgG在胞外液和基体血清中的含量最高,在免疫球蛋白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5%~80%,在免疫竞答中属于战斗力,具有中和体外毒素的作用,也是免疫球蛋白中唯一能够透过胎盘的成分。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存在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普遍低于10μg/ml,与组织受损程度为正比例关系,并且不会受到抗炎症药物、呼吸、血压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也是造成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是判断急性炎症、组织受损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细菌感染的影响下,该指标的提升幅度非常大[5]。因此,临床上将超敏C反应蛋白应用在感染源的鉴别中可得到可靠的临床检验结果,而小儿手足口病属于细菌、病毒感染类型疾病,该指标则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次临床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IgA、IgM、IgG水平分别为(0.61±0.25)(g/L)、(1.82±0.47)(g/L)、(7.99±4.15)(g/L),与对照组健康儿童体检结果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儿的Hs-CRP为(10.69±4.11)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可见,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上诊断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指标,有利于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是小儿手足口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可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疾病的负面影响,促进患儿康复。因此,临床应积极铜鼓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小儿手足口病。

参考文献:

[1] 李吉明,陈春梅.手足口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效能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81-82.

[2] 陈建华,夏志群,甘云,杨容.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36-138.

[3] 顾雪,宋春兰,付书琴,朱琳,陈芳,崔君浩.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评估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9):1060-1065.

[4] 余清源,刘捷.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5):9-13.

[5] 黄秋贤,汤晓崔.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检测[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2):187-188.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