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重构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伦理共识

2020-05-15 06:01弥多
第一财经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伦理英雄

弥多

4月初的上海,阳光轻抚庭院中扶疏的草木,樱花正盛。王德峰在采访开始前特意拉上记者到院子里抽支烟,“养养精神”。

如果不是疫情,这位复旦的“哲学王子”也许正在课堂讲授《坛经》或阳明心学,席间一座难求。家里也本应更热闹——海外生活的儿子一家无法回沪,对儿孙的思念只得随烟气一并排遣。生活的暂停带来难得的大段时间,用作阅读和思考;但另一方面,每天扑面而来很多揪心的资讯,让王德峰常常心绪难平,“枯坐案前”。

“一些想法写在上面,你可以参考。”访谈开始前,王德峰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档,是他对采访问题的批注。密密麻麻的文字,多处修改的痕迹,想必也經历了一番从学理到通俗的转译。其中一行跃然纸上:“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功利主义向心灵力量的回归

在王德峰看来,前所未见的停摆正引发对功利主义的重新审视。危机发生前,资本、技术、人才……最热门的议题都是围绕着如何加速发展,城市建设、工作节奏、人际关系,多以狭义的功利为导向,炙烈有余,温情缺失。

40年来,效率至上似乎是国人精神中无可质疑的准则。现在,无问财富、地位、学识,所有人都在承受疫情对身体和精神的无差别冲击。“不是说地位多高、收入多高就是成功。去掉这个标准。你实现了多少生命的意义?在亲情中、爱情中、友情中实现了吗?这才是对自己生活的评价。”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笃尚阳明心学的王德峰,相信功利主义的逻辑远无法引领中国的进程:“这次我们领会到阳明心学在当下中国的实践,一是要敬畏天道,二是要敬重人性。”

同样被改变的,也许还有国人对“英雄”的观念。“长久以来,年轻人崇拜谁?崇拜商界精英,我认为,对于商界精英的英雄崇拜时代行将结束,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伟大?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毅然赶赴疫区的医者,为医院送饭的小哥,流水线上加班加点赶制防护服的工人……许多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凡人,是王德峰眼中的“英雄”。“看到了民族大爱,这个民族有自救的能力,这是生活展现出的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当然,商界精英也能成为英雄,两者并不矛盾,如果他们能够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也是英雄,否则就只是商场上的成功者。”

普通人何以悟达“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尽管历史的积淀不会消失,但生活的态度可以改变。而疫情带来的价值体系的重构,正是启发人们认知的一次契机。

“曾经我们认为轰轰烈烈的那些事情,不再算是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那些所谓的辉煌在命运的打击面前一文不值。”

人文精神的重塑

疫后余生,很多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活着就是王道”。“活在哪里呢?活在亲情中、爱情中、友情中,这些价值长久被淡漠。我们追求职场奋斗的成功,或者市场竞争的成功,现在才知道最宝贵的东西在哪里,这是中国人文精神回归的重要契机。”

王德峰相信,经受了磨难,经历辩论、反思,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会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共识。

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现在医生成为我们民族心目中的英雄,但是这之前呢?医患矛盾那么尖锐,医生不断被伤害……社会缺乏健康的伦理基础,这不只是法治就可以解决,要有一种伦理精神,我们需要重建它。”其次是政府治理的伦理共识,包括体察民情,包括亲民。

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普适的伦理精神。“经济增长率固然重要,但是社会生活更需要普遍被接受的伦理精神,我把它概括为以人为本,民生至上。”

当然,在王德峰看来,人文精神的回归不止关于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审视和尊重,也包含对人们和社会、环境、技术等方方面面关系的反思。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次疫情让我们知道,“瓦上霜”不只是他人的,也是你的。

中国传统讲求的“天人合一”,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时刻被打破。每一轮个人装备的升级焕新,都隐含着对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

“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一定要反思和寻找一条出路,看看能不能以最小的代价,就是不牺牲环境,走出这条路来。”

对年轻人的信心

在复旦执教30年的王德峰说自己“爱和年轻人在一起”,但也从不讳言对后辈的看法。

“以前,我们会用自己这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去衡量90后、00后的行为,我们总是会发现很多在我们看来消极的一面,觉得他们没有担当能力,觉得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其实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是矛盾的:不得不为考分奋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精确的考试机器……他们不断被灌输和要求的就是要不断进步,要考取重点高中,要撬开名牌大学的大门,不断这样被推动。然后年轻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面慢慢长大,他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就在不知不觉间被这样规定了。”

但是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变化当中,也在刷新人们的定见。“90后、00后较少有偏见,他们尊重规则,有社会公德心。面对疫情,许多年轻人冲在前面,更是让我们备感欣慰。”

“在大学里,我也看到了许多90后身上闪光的地方,他们不会简单地接受某种教条和道德规范,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也不会完全拒绝西方的价值观念,认为西方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当中有好的方面就得学习,他们也始终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可以说,他们比我们这代人有很明显的进步。”

停摆的日子里,王德峰每天晚上都要听一两个小时的交响乐。尤其爱听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是战胜了命运,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鼓舞人心的。”

随着社会生活开始重启,王教授不久也会重返校园,和他喜欢的那些年轻人重聚,重拾那门堂堂爆满的“哲学导论”。相信再讲到《六祖坛经》时,大家对“贪嗔痴”和“戒定慧”会有不一样的体悟。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伦理英雄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英雄犬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重走英雄路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