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的化痰效果分析

2020-05-16 02:46杨继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杨继婷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道常见疾病,该病一般很难治愈,只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缓解病情发作。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特征是永久性支气管扩张和严重性支气管炎症,其主要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过敏性炎症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复发性感染加重。目前,临床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尚无十分确切的手段,但可在急性加重期通过相关药物来促进气道清除及减少支气管炎症[1]。N-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痰液裂解剂,该药目前在许多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该药也具有着重要应用。不过,目前临床关于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的疗效研究尚较少,具体的药效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本文为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的化痰效果,现在2018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选取58 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对照试验,详情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选取5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62.07%),女11 例(37.93%);年龄35~82 岁,平均年龄(44.52±12.81)岁。对照组中男16 例(55.17%),女13 例(44.83%);年龄34~80 岁,平均年龄(43.34±12.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高分辨率CT 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②具有反复咳嗽史、咳痰史或咯血病史;③近期内出现过咳嗽增加、痰量增多或痰液性质恶化、气促加重、喘息增加、发热、疲倦乏力或运动耐受量降低、肺部啰音改变、肺功能下降中的1 项或几项症状;④临床资料齐全;⑤知情、同意且能够配合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具有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②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对相关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咳、化痰、平喘、抗菌、抗感染及氧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的方法为: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ZAMBON ITALIA S.R.L,国药准字号H20150548)300 mg+生理盐水3 ml,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2 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4.62±0.45)分与对照组的(4.68±0.4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3.69±0.42)分低于对照组的(4.53±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7,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PE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又名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L-半胱氨酸等,其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引起的咯痰困难、痰液粘稠、痰阻气管以及手术后咯痰困难等症状,另外还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进行解毒[2]。N-乙酰半胱氨酸属于一种痰液裂解剂,其对各类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N-乙酰半胱氨酸化痰的原理是通过对痰液中的二硫键进行裂解以降低痰液粘滞性[3]。同时,N-乙酰半胱氨酸还可抗氧化损伤,直接对氧自由基或抑制氧自由基清除。而在毒性方面,经研究发现N-乙酰半胱氨酸的毒性极低,分别用大鼠和犬口服药物进行试验发现大鼠和犬均对该药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未发现任何毒性反应,对后代器官发育期无畸形影响,也并无致突变作用[4]。在药代动力学方面,N-乙酰半胱氨酸的吸收较快,口服后2~3 h 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且可持续24 h[5]。

药物的安全性一直都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只有既安全、又有效的药物,才能够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经临床实践表明,一般患者在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后并不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偶尔可见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少数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痉挛,总体来说N-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物安全性较高。不过,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应禁用该药。需注意,在刚开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时,若患者无法适当排痰,应通过体位引流或人工吸痰的方式帮助其将痰液排出,以免出现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的情况。

N-乙酰半胱氨酸在临床上可以与支气管扩张剂、血管收缩剂等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在与其他药物混合后需立即使用。不过,N-乙酰半胱氨酸在与抗生素合用时,由于某些抗生素与半胱氨酸之间具有不相容的现象,因此需要将二者分开使用。另外N-乙酰半胱氨酸也不能与硝酸甘油合用,因为二者联用会导致血压降低及增强颞动脉扩张[6]。

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特征是永久性支气管扩张和严重性支气管炎症,其主要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过敏性炎症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生产性咳嗽和复发性感染加重。虽然目前临床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尚无十分确切的手段,但通过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行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以起到有效的化痰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是一种以N-乙酰半胱氨酸为主要成分的、专门用于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其属于一种痰液裂解剂,对各类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来进行用药,通常会比其他用药方式的疗效更好,因为雾化吸入具有直接性作用,可加快药物起效速度、促进药效发挥。并且,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对动脉血氧分压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需注意,安瓿在开启后应及时使用,没有使用完的剩余药液应当要置于冰箱中保存,并在24 h 内使用,过期后不得再使用。如果患者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宜使用该药,特殊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虽然该药的气雾剂会散发出一定的硫磺味,但这是正常现象,不影响质量。另外,雾化吸入治疗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恶心、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这也是正常现象,及时对症处理即可。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患者行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起到有效的化痰及改善肺功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