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0-05-16 02:46张秀芬孙慧何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射血心脏冠心病

张秀芬 孙慧 何丽萍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因我国进入老年化人口大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是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供血。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高、有效率高的优势[1]。介入手术后,如果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本院对116 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将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及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4 月~2019 年6 月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116 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均行介入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严重肝、肾功疾病及精神障碍性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58 例。康复组中,男30 例,女28 例;年龄51~77 岁,平均年龄(60.17±8.74)岁。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7 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59.74±8.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进行健康教育等。

1.2.2 康复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详细讲解手术的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合,让患者对手术及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其焦虑紧张的情绪。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运动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喜好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等。活动2 次/d,10~30 min/次,运动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陪同患者,对患者心率、血压进行监测,并备好抢救仪器,运动时间及强度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如运动过程中患者自觉疲劳,胸部发闷或疼痛或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活动。③饮食康复护理:术后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及水果,适当饮水,减少胆固醇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可有利于病情的康复。④用药康复护理:应反复向患者强调术后用药的必要性,将所服药物做一表格,让患者按时服药,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告知患者。强调不可自行停药,以免造成疾病复发。⑤生活方式康复护理: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可熬夜,保证睡眠时间,饮食中增加水分及纤维素摄入,防止便秘,告之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时可应用开塞露,保持心态平稳,不能大悲大喜;不能重体力劳动等。⑥心理康复护理:护士应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及时开导,解答患者的疑问,应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如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应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防止影响患者睡眠而延长康复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患者出院2 个月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①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应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分,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总体健康四项内容,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胸闷发作次数以及射血分数进行比较。③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胸闷发作次数、射血分数比较 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胸闷发作次数(3.07±1.29)次/个月少于对照组的(9.13±1.47)次/个月,射血分数(0.82±0.07)%高于对照组的(0.61±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胸闷发作次数、射血分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胸闷发作次数、射血分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前后的SAS、SD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前后的SAS、SD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循环内科的常见疾病,因心肌供血障碍,患者会出现心绞痛症状,重者心肌出现缺氧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微创、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诸多优点,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改善血液循环[3-5]。介入手术后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手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认知,稳定患者情绪,术后进行运动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体质,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脏供血、供氧;术后饮食指导,能增加营养,防止病情加重;药物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对药物作用的认识,防止自行停药;生活方式指导,能让患者有良好 的生活习惯,防止病情加重;心理康复指导,可改善患者情绪,缓解紧张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8]。

本院对116 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为应用常规护理加心脏康复护理为康复组。结果显示,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胸闷发作次数(3.07±1.29)次/个月少于对照组的(9.13±1.47)次/个月,射血分数(0.82±0.07)%高于对照组的(0.61±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适宜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射血心脏冠心病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更 正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