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2020-05-16 02:46吴小慧吴柏棉陈婉珉冯婉霞郭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西坦奥拉血管性

吴小慧 吴柏棉 陈婉珉 冯婉霞 郭灵

血管性痴呆主要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在痴呆患者中,有>50%的患者属于血管性痴呆,该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且以男性居多[1]。目前临床上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并无特效药,因此对该病治疗的原则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本次研究针对52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 年6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52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研究药物存在过敏性者、变性病痴呆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 例,女10 例;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7.1±5.9)岁;病程3~20 个月,平均病程(11.5±5.7)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6.5±6.8)岁;病程3~23 个月,平均病程(12.2±5.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美金刚片治疗,第1 周每天早上服用,5 mg/次,1 次/d 口服;第2 周早晚服用,5mg/次,2 次/d;第3 周每天早上服用,10 mg/次,每天下午服5 mg;第4周早晚服用,10 mg/次,2次/d,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给予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美金刚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奥拉西坦注射液4.0 g 与0.9%氯化钠溶液100~250 ml 充分混合静脉滴注,1 次/d,持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MMSE、ADL、MoCA 评分MMSE、MoCA 分值与疗效呈正比,ADL 分值与疗效呈反比[2]。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次疗效标准评估以MMSE、ADL 和MoCA 评分改善情况为依据[3]。临床基本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MMSE 评分>20 分,ADL 评分14~17 分,MoCA 评分>60 分;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MMSE 评分15~20 分,ADL 评分18~22 分,MoCA 评分45~60 分;无效:未及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临床基本控制+好转)/总例数×100%。

1.3.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轻度头晕、睡眠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SE、ADL、MoCA评分比较 观察组MMSE评 分(22.36±3.45) 分 及MoCA 评 分(65.43±1.14) 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7±2.68)、(58.28±2.12)分,ADL 评分(17.19±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4±2.57)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MMSE、ADL、MoCA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MMSE、ADL、MoCA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 例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1/26);对照组发生胃肠道不适、轻度头晕、睡眠障碍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3/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3,P=0.298>0.05)。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迄今为止唯一可防治的痴呆,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神经生化机制有密切联系,包括胆碱能传导障碍、神经元突触改变、细胞分子改变等种种因素[4]。该病一般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现阶段临床上尚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特效药,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因此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保护脑组织,预防氧自由基损害,避免由于脑细胞对氧及不饱和脂肪酸过度依赖,从而发生细胞通透性改变,使神经细胞出现毒性水肿,缺失生物活性,最终发生不可逆性自溶为目的[5]。鉴于此,在进行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的前期,应首先对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之后再进行避免脑细胞凋亡的相关治疗。人体脑细胞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程序性死亡,其中神经细胞维持自我稳定状态的关键是细胞自噬,一旦发生脑缺血情况,神经细胞自噬水平会出现显著上升,上升幅度与脑缺血程度及区域阶段有密切关系[6]。

美金刚片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具有非竞争性、中等亲和力、可逆性等特点,应用到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上,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断病理性钙离子超载、控制谷氨酸受体过度兴奋等方式,达到预防或组织神经元受损的目的。美金刚片具有保护神经元、改善记忆力、恢复认知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较为常用[7]。奥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促进智力的药物,具有提高痴呆患者记忆力、抽象概括力、定向力的作用,另外,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的认知行为活动和高级神经精神活动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恢复患者的脑部功能,提高学习记忆力,改善患者的能量供应情况,对患者的神经元细胞膜机构的作用较为稳定,同时还具备逆转东莨菪碱引起的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降低海马胆碱功能,提高脑皮质蛋白激酶C 含量的作用,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8]。有研究证实,奥拉西坦毒性极低,入血后能迅速分布到全身体液且能较快经尿液消除,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MSE 评分(22.36±3.45)分及MoCA 评分(65.43±1.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7±2.68)、(58.28±2.12)分,ADL 评分(17.19±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4±2.57)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3,P>0.05)。

综上所述,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美金刚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增强其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血管性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奥氮平联合奥拉西坦方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评定
抗癫痫药布立西坦制剂研究进展
奥拉西坦胶囊中主要未知杂质的鉴定及其含量测定
分析丹红注射液+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效果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VICTOR OLADIPO转折维克托·奥拉迪波
《奥拉星:进击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