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棱’脐橙及其芽变材料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2020-05-16 07:21游晓商周小娟林妗蓓钟八莲
中国果树 2020年1期
关键词:果形脐橙果皮

游晓商,周小娟,林妗蓓,钟八莲,2,彭 婷,2

(1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 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脐橙‘晚棱’又名‘伦晚’,系澳大利亚从华盛顿脐橙的芽变中选育而成[1]。南瓜状脐橙为‘晚棱’芽变材料,其外果皮形态特异,主要表现为沿纵径方向有多条不规则排列的棱状突起,这与目前市场销售的脐橙品种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南瓜状脐橙果实成熟期略晚于‘晚棱’[2]。目前,世界各地均以中熟脐橙为主,所以,选育早熟和晚熟品种可以改善脐橙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3]。

柑橘果实因其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元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4],果实品质直接影响商品价值[5]。果实品质是一种由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它包括外观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藏品质等[6],对于不同品种间对比评价指标较为复杂且难分主次。主成分分析(PCA)是将多个相关性变量降维组合成相对较少的几个综合变量来反映原变量的指标[7],该方法可以达到科学客观地综合评价果实品质的目的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有关于猕猴桃[8-10]、枣[11-13]、芒果[14-16]、葡萄[17-19]、柑橘[20-22]等果实品质评价的报道。本研究以‘晚棱’及南瓜状脐橙为试材,连续3 年(2016—2018 年)采集花后(140~320 d)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价南瓜状脐橙的综合品质,为脐橙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脐橙‘晚棱’及其芽变材料南瓜状脐橙果实采自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安西镇柑橘园,果树于2009 年定植。2016—2018 年连续3 年在开花后140~320 d,每隔20 d 取样1 次,共10 次,在树冠东南西北4 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果实2 个,立即带回实验室,测定品质。

1.2 试验方法

采集的果实样品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 g)称重;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 mm)测量纵横径;横切果实,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 mm)测量果皮厚度后,测定可食率,将可食部分榨汁,果汁用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相关指标[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数显糖度计(PAL-1,ATAGO 公司,日本)测定,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出口柑橘鲜果检验方法》(GB 8210—2011)[24],每个指标重复测定3 次,取平均值。

1.3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0,采用DPS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SPSS 17.0 进行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的外观品质

由表1 可知,随着果实成熟,‘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均呈上升趋势。2个品种横径无明显差异,南瓜状脐橙纵径略小。2个品种果形指数以及果实外形差异较为明显,‘晚棱’果形指数在0.987~1.046,果实圆球形;而南瓜状脐橙果形指数在0.941~0.974,果实扁圆形。‘晚棱’和南瓜状脐橙在果实成熟后期果形均较为整齐。在开花后300~320 d,南瓜状脐橙与‘晚棱’果皮厚度差异显著,南瓜状脐橙果皮较薄,更易剥皮,符合市场对鲜食脐橙的要求。

表1 ‘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发育期外观品质

2.2 果实的内在品质

由表2 可知,‘晚棱’和南瓜状脐橙在生长期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均呈上升趋势。在成熟后期(开花后260~300 d),南瓜状脐橙可食率显著高于‘晚棱’。在开花后320 d,南瓜状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峰值,为13.62%,‘晚棱’为12.88%;同期的南瓜状脐橙固酸比为16.41,而‘晚棱’为15.71,差异显著。‘晚棱’和南瓜状脐橙在生长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南瓜状脐橙由果实发育初期的3.63%下降至0.83%,‘晚棱’则由3.56%下降至0.82%;开花后200、220、260 d,南瓜状脐橙与‘晚棱’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显著。‘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维生素C 含量在成熟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晚棱’变化范围为424.4~489.3 mg/kg,南瓜状脐橙为501.3~556.4 mg/kg,二者维生素C 含量差异显著。

表2 ‘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发育期内在品质

2.3 ‘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2.3.1 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对表1 和表2 中的果实品质生理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 为标准进行主成分提取,可提取2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5.843%(>80%),符合主成分分析要求,可以反映‘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综合品质信息。其中,主成分1 的特征值为7.056,方差贡献率为70.559%;主成分2 的特征值为1.528,方差贡献率为15.285%,将以上2 个主成分作为‘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数据分析的有效成分(表3)。

由表4 可知,主成分1 按成分得分绝对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列依次为横径、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纵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维生素C 含量、果皮厚度,其中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得分系数为负值;主成分2 得分绝对值的排列依次为果皮厚度、维生素C 含量、果形指数、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纵径、单果重、可食率、横径,其中横径、单果重、可食率得分系数为负值。

表3 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指标特征值

表4 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指标特征向量

2.3.2 ‘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综合品质的确定

根据特征向量和标准化后的数据得出2 个主成分得分的函数表达式为:

Y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该表达式计算出‘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在发育期各阶段得分。

由表5 可知,‘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综合得分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果实发育初期,南瓜状脐橙果实综合得分低于‘晚棱’,但在果实成熟中后期,南瓜状脐橙果实得分逐渐高于‘晚棱’,说明完全成熟的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优于‘晚棱’。

表5 ‘晚棱’和南瓜状脐橙果实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柑橘果实品质对其商品价值影响极大,因此果实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柑橘果实品质的研究中,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维生素C 含量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连续3年观察,南瓜状脐橙与‘晚棱’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其平均株产量均为60~75 kg;果实成熟前期,南瓜状脐橙与‘晚棱’的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几乎无显著差异,但果实成熟中后期,南瓜状脐橙果皮厚度显著小于‘晚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晚棱’;果实成熟过程中南瓜状脐橙维生素C 含量均显著高于‘晚棱’,说明南瓜状脐橙易剥皮、风味浓郁,且维生素C 含量高。

柑橘果实品质是一个多成分复合体,其组成因素较多,且各因素间存在着相关性和独立性,相关性会造成信息获取的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准确性,主成分分析可在尽量减少原有信息损失的前提下避免重复信息的干扰。本研究中,X8(维生素C 含量)、X6(果皮厚度)、X10(固酸比)、X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X2(纵径)、X3(果形指数)6 个果实品质生理指标对‘晚棱’及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影响较大,有效地从果实外观品质及果实内在品质两方面提高了2 个脐橙品种(系)评价指标的针对性,但与雷莹等[25]利用多元统计法简化‘夏橙’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中提取出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囊瓣数、维生素C 含量、果肉色调角及可溶性糖含量6 个果实品质指标,以及鲍江峰等[26]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纽荷尔’脐橙品质的评价因素提取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或果皮红色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 含量、出汁率、果皮亮度值或果皮黄色度、单果重或果形指数或果皮厚度6 个评价因子的研究结果略有差异,可能原因为本研究未对脐橙果实的果皮及果肉色泽进行测定。开花后300~320 d,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Y明显高于‘晚棱’,说明完全成熟的南瓜状脐橙果实品质优于‘晚棱’,与实际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南瓜状脐橙可以为选育晚熟脐橙新品种提供优质材料。

猜你喜欢
果形脐橙果皮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果形评价方法研究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别乱丢果皮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不乱扔果皮
甜玉米果皮细胞层数、纤维素含量与 果皮柔嫩性的关系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奉节脐橙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