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F联合引导骨再生于前牙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5-18 02:46江希松袁喜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龈沟前牙种植体

江希松,张 旭,袁喜伦,李 龙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修复牙齿缺失或缺损上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干预上未接受到有效处理,导致后续牙槽骨发生吸收、萎缩等现象,并且也会累及软组织,使其退缩,直接影响到种植修复效果[1]。近几年来在牙周病、颌面部软组织缺失等疾病上临床逐渐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效果较为理想,PRF作为一种血小板浓缩液制品,其中包含了多种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有研究发现联合引导骨再生修复前牙缺损上能够改善牙槽骨萎缩情况[2]。鉴于此,本次研究对前牙缺损早期种植患者予以PRF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展开相应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前牙缺损行早期种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种植体选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平均(36.25±2.14)岁;缺牙时间3~9周,平均(5.71±1.03)周,缺牙原因:外伤13例,龋病11例,牙周病6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7岁,平均(37.02±2.12)岁;缺牙时间4~8周,平均(5.24±1.11)周;缺牙原因:外伤14例,龋病12例,牙周病4例。纳入标准:①患牙牙周不存在明显的骨吸收情况;②患牙根尖区域不存在炎症情况;③周围软组织无严重炎症;④全身状况良好且对手术可耐受;⑤不存在本次研究手术禁忌证;⑥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术。

1.2 方法

引导骨再生技术:入选患者均予以常规铺巾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处理,选择牙槽嵴顶腭侧作横向切口,于颊侧将黏骨膜瓣翻开,彻底清除牙槽窝内的肉芽组织,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依据修复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体直径、长度、植入方向和位置,定点位置选择在拔牙窝腭侧骨壁,之后在窝洞内植入人工骨替代材料,保持牙槽嵴顶和替代材料呈现齐平状态。观察组接受PRF技术:在拔牙之前,采集患者9mL肘静脉血液,放置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离心机内,保持1300转/min的速率,维持14min予以离心处理,之后将得到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取出,多出的红细胞层修剪好,在成型处理工具盒内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制作成膜状,于渗透液中浸泡膜等待备用,之后则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腹覆盖在表面,缝合严密。对照组接受胶原膜修复技术:在表面将海奥胶原膜覆盖后妥善缝合。入选患者若拔牙窝颊侧骨壁间距与种植体唇侧距离>2mm时需要植骨在种植体唇侧,同时均无张力间断缝合,术后维持1周的抗感染处理,2周后予以拆线,并在术后半年行X线摄片,观察种植体骨吻合情况,若呈现良好则实施二期手术,予以牙龈塑形处理,并在1个月后确保永久修复完成。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软组织健康程度,包括MBI、PD及PLI。①MBI:使用钝性牙周视针与探针对龈沟进行探诊,若显示为龈沟无出血情况则记0分,若存在轻微炎症且无出血情况则记1分,若存在轻微炎症、颜色变化且无肿胀则记2分,若存在轻微水肿且伴有出血则记3分,若存在出血溢出龈沟且伴有明显肿胀及颜色变化则记4分,若存在肿胀显著且伴有自动出血及溃疡则记5分。②PD:沿着牙长轴测量龈缘到龈沟底之间的距离,包括种植牙到邻牙唇侧近中间、中间以及远中间,计算平均值则为PLI。③PLI:在修复完成之后观察种植体附近的卫生程度,若牙龈区显示不存在菌斑则记0分,若游离龈缘及牙颈部覆盖有层薄膜则记1分,若肉眼能够看见龈袋内堆积者软垢则记2分,若龈袋内明显可见大量的软垢堆积则记3分。

(2)种植体效果评价:通过临床检查显示种植体无动度且周围不存在透影区域,种植体功能承载1年之后,垂直方向骨吸收第1年<2mm,且后续几年均在2mm以下,种植之后未出现不可逆体征和症状则代表为种植成功,反之则为失败。

(3)软组织美学:依据红色美学评分量表(PES,14分制)进行评价,分值愈高则效果越好。其中软组织质地、颜色、近与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与高度、牙槽骨缺损,每项分值划分为0分、1分及2分,近与远中龈乳头评分依靠完整度,其他则相比对侧同名牙有无相同。

(4)观察两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愈合标准为创口无渗出和红肿情况,且肉芽组织生长完全覆盖创面。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I、PD及PLI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MBI评分、PD指标以及PL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I、PD及PLI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ES总分与软组织美学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种植体均成功,观察组的PE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比软组织美学效果上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PES得分和软组织美学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两周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成熟,更多的牙齿缺失患者在治疗时选用种植修复技术。而在口腔种植技术上需要拔除牙齿,会损伤到牙槽骨、软组织,给创口愈合情况带来影响,导致早期种植修复率下降,并且一些患者的种植区域存在骨量缺少情况,这会直接关系到种植体形成骨结合效果[3]。因此,在如何将创面愈合效率提高,确保种植区骨量及改善软组织美学效果上也是如今口腔科医生的共同目标[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了PRF联合引导骨再生,其创面愈合效果、软组织健康程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可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且这也与冯靖[5]等研究报道结果趋于一致。PRF属于新一代的含有血小板浓缩液凝胶,在制备操作上较为简捷,其成骨能力较强,并且目前也被临床用于骨再生、创伤治疗、口腔种植等领域。PRF中纤维蛋白极为丰富,能够加快生成新血管,其中含有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衍生生长因子等可促使微血管生成生长因子[6-8];同时PRF还可对作用于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的代谢功能,诱导创面组织完好覆盖,并且在骨组织愈合阶段,PRF中含有的纤维蛋白可加快未完全分化间充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以此来形成骨组织,而纤维蛋白还能够释放一定的趋化因子,可有效改善创面的炎症反应[9]。PRF在制备时会逐渐形成纤维蛋白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而这也类似于自然凝血结构,相比起胶原膜而言,能够直接诱导牙龈组织愈合,其中含有的多种细胞因子也能够作用于细胞分化及增殖,有效修复受损的软组织,创面愈合理想,直接提高软组织美学效果[10-12]。

综上所述,针对前牙早期种植实施PRF联合引导骨再生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龈沟前牙种植体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
IL—17和TGF—β1对慢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