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路径

2020-05-18 02:43刘春艳
新闻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

刘春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成为与电视直播并驾齐驱的直播形式。电视直播因固有缺陷的困扰,只有与网络直播互动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保持主动,这就给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的融合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直播;多平台传播

所谓直播,就是当下发生的事情,观众可以实时收看。借助直播来观看电视新闻,无疑把新闻发生和观众接受之间的时间差缩到了最短,这也是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相比其他传媒方式的优越之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的舆论平台,也给国内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一、电视新闻直播向融媒体新闻直播转型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的网民数量约达8.54亿,全国互联网的普及率约为61.2%,全国使用手机的公民约8.47亿,这些公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99.1%。同时,我国公民家中电视机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TCL统计发现,电视机使用频率从3年前的70%下降到40%,其中通过电视收看新闻的群体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

(二)传统电视媒体向融媒体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冲击了传统媒体,在媒介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好方式是与新兴媒体融合,打造线上传播的新平台。

(三)传统电视新闻直播逐步转型为融媒体新闻直播

过去由于技术和人员限制,传统直播形式仅仅局限在电视新闻类别。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播不再仅仅是专业记者的特权,广大群众也可以近距离接触直播。手机、飞行器、摄像头、可穿戴设备、4G背包、TUV等,只要有网络,并且安装上相应的软件,我们可以随时开启直播。可见,这种新兴的直播方式,更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二、多家媒体参与、矩阵化平台播出、强大互动性,赋予电视新闻直播新生命

(一)多家媒體参与,让直播内容丰富多彩

传统的电视新闻直播,以电视台为主,往往是电视台派出记者、摄像前往拍摄,如果是现场直播则需要动用转播车、卫星车等大型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对一些大型活动的直播,如果涉及多地,往往需要几家甚至十几家电视台同时出动。融媒体时代,这种涉及多地、多场景的直播,变得轻而易举了。

(二)“中央厨房”运作、矩阵化平台播出,让电视新闻直播效果最大化

首先,电视新闻直播的网络化传播,使得大众可以实时地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观看电视新闻,这种形式受到很多青年人的喜爱。

其次,现如今已形成了中央厨房式的新闻采集、编写一条龙服务,可以全程借助移动网络操作。这种方式提高了新闻的生产效率,成为新媒体的一大特色。

(三)融媒体新闻直播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只能由记者、主持人等来采集、编写和播报,且新闻工作者们获取新闻的渠道单一、工作繁琐,观众也都是被动接受。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实时连线、微博微信留言等方式给受众提供发声渠道,但是受众与新闻直播内容的互动还是比较有限。

而电视新闻直播进入网络时代,变身融媒体新闻直播后,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互动性增强。在融媒体新闻直播中,除了日常的新闻直播内容外,网友的弹幕成为了对新闻事件的实时评论区,为受众和新闻直播者提供了一个便于发表评论、共享信息和相互沟通的平台。

三、多种形态直播,打造融媒体新闻直播另类风景线

(一)现场直播,“大屏小屏”融合

所谓的现场直播,“大屏小屏”融合,就是要求传统的电视媒体转变观念,将制作的电视新闻直播内容,从只在电视屏幕上播出,向在电视屏幕和移动端共同播出转变。

以央视新闻制作的不间断大型直播节目《共同战“疫”》为例。2020年2月17日,军队增派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和卫生物资,乘坐运-20、伊尔-76、运-9等8架运输机,从上午9时开始,陆续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央视派出记者从8点50分开始对此进行网络直播,从多角度介绍此次军队增派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到了9点20分,运输机陆续降落后,网络信号直接切入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记者与电视端的主持人实时连线,介绍现场的最新情况,电视端、移动端同时播出,5分钟后电视端连线结束,记者继续进行移动端的新闻直播。记者同时成为电视记者和网络记者,一条内容同时服务于电视端和移动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做到了“大屏小屏”融合,内容无缝连接。

(二)“慢直播”,亿万网民共同“云守望”

“慢直播”是指以一种马拉松式全程直播某种普通事件的电视节目类型。这类视频直播的命名来源,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较一般电视节目的节奏要更加缓慢,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播放时间一般较长。与传统的电视节目及网络直播相比,这类直播没有主持人,没有解说字幕,更没有绚丽的镜头切换以及精美的后期制作,只用固定机位拍摄来更加真实地展现事件现场。

“慢直播”在新冠肺炎疫情直播中,成为新亮点。央视新闻新媒体端、央视频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均开设“慢直播”,不间断为广大网友实时直播武汉的“此时此刻”。这种陪伴式社交产品,丰富了直播语言,突出了实时性、现场感。

“慢直播”还可以营造“想象的共同体”,一群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分享共同的情绪或者情感体验。央视新闻推出的“慢直播”《云守护武汉监护室里出生14天石榴宝宝》,万千网友化身“云爸妈”,跟随直播一起“云守护”新生宝宝,一起为宝宝健康成长加油。在这个场域中,人们分享情绪以及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互动交流,提供给用户贴近现实的在场感。

(三)5G、无人机、Vlog创新直播手段,丰富了电视直播的表现形式

1.5G直播

2019年,5G走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直播也进入了5G时代,5G直播有哪些不一样?首先是传输速度不一样。多次试验发现5G网络的传输速度比4G网络快将近百倍。而且5G网络下的视频画面清晰、不卡顿、不会出现网络延迟,这些都是4G网络直播所达不到的。

2.无人机航拍直播

无人机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视频拍摄中,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可以突破传统拍摄的空间限制,提供更加有气势的画面,展示完全不同的视角。

无人机航拍广泛应用于实景展示,以及较大场面的新闻直播报道中,例如大桥竣工、港口建成等重点工程的报道中,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有关建筑全貌,让受众从整体上了解建筑物。此外,无人机航拍还可以应用于如抢险救援、航天发射等过程性新闻直播报道中。

3.Vlog在新闻直播中的应用

Vlog也就是视频博客,是英文单词Video Blog的縮写,这是一种新兴的记录方式,它主要借助视频进行记录,创作者可以进行个性化拍摄并加以剪辑,形成记录真实生活的个性化纪录片。

Vlog的时长通常在4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不同于微电影的虚构叙事,也不同于短视频内容的随心所欲,Vlog的视频内容讲求的是非虚构性,即故事要来源于叙述者自己真实的生活。

这一特点看似与直播很像,但直播更多的是一种实时而不加修饰的真实,而Vlog则是一种延时且略加修饰的真实。Vlog短视频的素材可以来自于直播内容,这样就对直播的拍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直播的真实记录和Vlog的镜头设计要求上达到一种平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探索。

结语

信息爆炸时代,观众不仅关注新闻的真实性、重要性,还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例如互动性、参与性等。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要适应这一变化,通过创新新闻直播手段来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只有多个平台强强联合,实现技术、品牌和内容的融合,才能实现电视新闻直播在融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晓铮.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自我突破与提升[J].记者摇篮,2020(02):58-59.

[2]孙晓蓓.融合时代下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研究[J].东南传播,2020(01):33-35.

[3]耿继振.融媒体直播:电视新闻频道现场直播转型方向[J].西部广播电视,2020(01):5-6.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