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川毗邻藏区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与调试

2020-05-19 03:16陈燕
科学与财富 2020年6期

摘 要:基于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多民族村落生计方式变迁的视角,探究郎木寺镇各民族共生及其意义对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多个民族选择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内时,体现在各民族生计方式上的互补性是多民族共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历史与现代生计的可持续性变迁中,民族共生意味着选择与分享,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民族共生;郎木寺镇;生计方式;變迁

郎木寺镇是甘南州碌曲县的一个回、藏、汉散杂居的多民族村落,这里是甘肃省与四川省的交界地区,历史上是陇西走廊的通道,也是商业文化的一个区域,由于商业经营,一些临夏、临潭等地的回族陆续迁徙过来,促进了民族交往,也加强了商业文化。

一、生计共生与边界区分的传统基础

1. 各民族生计方式的传统

郎木寺镇的居民主要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传统上藏族是游牧经济生产方式、汉族是农耕经济生产方式,回族作为中介,将汉藏的经济作物进行相互交换形成贸易往来,这就使得各民族在经济生产方式上得以互补,并形成了以回藏贸易为主,进行交换后再经过长途贩运为特点的商业文化。同时,高寒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特殊的供求关系,为回族的经商创造了有利条件。

2.各民族生计方式的“边界”

(1)藏族天人合一性生计

藏族坚持善待动物、保护生态等理念,是在脆弱性生计环境中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然选择。他们忌讳杀生,不能折断树枝,即使是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而宰杀牛羊,也要通过一定的宗教仪轨赎罪后再进行,一般也不靠杀生谋生、不从事海鲜产品经营等。除了牛羊肉可以满足日常饮食生活需要之外,鲜奶可以自制酥油、酸奶,粪可以做燃料,皮毛的用途也很广泛。因此,牛羊放牧及其畜产品经营构成了藏族村民的主要生计。

(2)回族商业贸易型特长

回族强调诚信经营、买卖公平,也是融入当地社会、维持自身生存的一种策略选择。回族将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运送到当地,又将牛羊皮毛等畜产品收购起来,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诸多便利。在餐饮业方面,回族经营的数量占到整个镇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当地饮食文化市场的独特“符号”。这种符号化的生计从开始的满足当地本民族饮食生活需要,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盈利为目的、满足各民族日常生活需要的生计行为。

(3)汉族农业耕作式传统

汉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可以较快地适应不同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在甘南无论信仰如何,各种宗教文化都能和谐相处,即使在同一个家庭中也可以和合共生。由此在生计方式选择方面,主要受生计资本与宗教文化影响,从事的产业相对多元化,但以种植业和手工业为主。 村里的汉族主要以种植业为生,兼具少量手工业和商业。

3.各民族生计方式的互补与协作

从以上三个民族的生计方式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关联,民族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更一步紧密。在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具有包容性的地方社会体系中,“就族群的文化特征来说,联系几个族群的积极纽带取决于他们之间的互补性。”①

二、生计文化共生与变迁调适

1.新业态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生计方式的边界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该镇近年来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生计方式转型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草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耕地受县城扩建征用影响,以前以牧业为主的藏族、以种植业为主的汉族与以经商为主的回族都面临原有资源的重组与考量,开始做生意、外出打工等,生计方式上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并且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变。

2.城市化进程使共生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旅游业的兴起对郎木寺镇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自然也给郎木寺镇人民的生计方式多样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可以增加青年人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研究发现,郎木寺镇居民积极的将其打造为民族特色旅游型小镇,各民族相继开设餐营业以及特色民宿,这就不免产生了竞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有竞争也有合作,这种接触活动是互惠的。

3.生活需要使共生关系自然而然

生活需要包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想要实现精神生活价值追求,人们自然要依赖精神生产及其产品。而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物质生活能够得到满足,才能更好的实现精神生活的价值追求。郎木寺镇大力发展旅游业,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大型藏戏展演活动并且多次去国外展演藏戏。像糌粑、牛羊肉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食物自给自足或者赠送亲友,而是使之商品化,代表整个地区的特色,将其推向更大的市场。

三、交流与互鉴:多民族生计方式的共生逻辑

在郎木寺镇的多民族生计方式变迁过程中,从传统到现代、从互补与协作到竞争与合作,共生成为多民族聚居区发展的手段。一方面是针对当地特有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特殊定律,另一方面是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

1.对民族政策与国家制度的认同与实践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对少数民族的优惠和照顾,保证人民当家做主。②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各民族“只有平等相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才能提高共生的关联度、亲近度,即民族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协调多元民族关系,减少共生阻力,加快缩小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距,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走向繁荣与富强。

2.地方文化的再造与社区命运共同体

文化是各民族的根魂,文化共生则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文化认同是促进国家认同最本源的共鸣,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凝聚人心。③倡导包容共生,融洽民族情感,通过文化选择引领教育发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当前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民族地区产生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与当下社会发展所契合,对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极大的价值。

3.生活化实践是文化共生的推动力量

在村落社会发展上,需要各族村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内源性与外源性发展相结合,摒弃民族文化上的“区隔”与偏见,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互帮互助,开拓进取,走入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儿女对于自身国家民族的认同过程,建立在基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的基础之上的,文化认同亦被认作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本源。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都是至关重要而必不可缺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马戎.民族社会学一一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胡守钧.走向共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注:

①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李丽琴译,马成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0页。

② 穆殿春,林钧昌:《民族政策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③ 辛美君:《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促进国家认同最本源的共鸣》,《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陈燕,女,回族,甘肃合作人,北方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政策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注:本文系2019年研究生创新项目“甘川交界地区的族际互动与共生研究:基于郎木寺镇的实地考察”阶段性成果(编号:YCX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