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

2020-05-19 15:05黄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考试题高三知识点

黄莉

摘要:地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地理事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地理过程分析与描述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地理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载体。对于动态变化的地理过程,使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过程  微课  高三地理复习

一、近年文综地理高考全国卷I第37题的考查形式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近年高考全国卷I第37题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已经提升到相当高的位置,采取以区域加主题的方式展现某一“地理过程”的时空演变,要求考生分析地理过程中的要素变化引起的不同结果,调动考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从试题特点来看,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目前,高考试题对指导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只有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提高得分效率。

二、启示

地理过程推理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认知方法论,也是地理视角的重要维度。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时间尺度,把握地理过程的整体和细节。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内外力地貌形成过程等,都能够集中体现地理过程的知识点和思维的训练,因此成为近年高三复习的重要专题。

三、微课的特点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则指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主题明确的优势;可使学生进入动态的、直观的学习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 时间短,一个微课的时长一般是1~10 分钟,学生观看不易疲惫;② 内容精,一个微课只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内容高度提炼;③ 可重复,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微课直至弄懂为止。

四、 微课在“地理过程”复习的常用模式

将微课引入高三地理复习,可以用来分析归纳考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突破复习重、难点;可以用来讲解和展示诸如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方面的技能,适应高三学生地理差异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也可以精讲各类题型、节约课堂复习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因此,把微课应用在“地理过程”的复习中可以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微课在“地理过程”复习的常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专题知识型:利用微课演示模拟“地理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地理过程”的认识。地理过程有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依据其发生的先后阶段和环节进行推理,是解答过程类试题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把“地理过程”这部分内容进行分解,制作成大气受热、水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内外力地貌形成等微课视频,并随着复习教学进度发到班级QQ群 、微信群中,利用“微课”把抽象而繁杂的内容进行分解并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课”,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复习。以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为例,通过微课动画演示:第一阶段是地壳不断下陷,环节是形成了地堑;第二阶段是渭河及其支流等不断冲积,环节是形成了平原。然后,通过简要的小结,使观看的学生明确该地理过程是:先是内力作用使岩层断裂下陷,后是外力作用河流不断冲积。通过微课的动画演示能够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地理过程的先后阶段和环节,能够较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地理过程的认知程度。

(2)解题答疑型:利用微课进行试题解析,让学生高效建模,掌握“地理过程”的分析方法。高三地理复习的目标之一是高效建模,即通过答题训练,让学生形成解答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常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有关理论联系起来,情境创设更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高考试题是教材上没有、教师没有讲过的新问题,解答问题的程序不是靠从头脑中“搜寻答案”,而是根据提供的大量资料,并综合储备的信息,通过思考确定解题思路,再独立进行判断(选择题)或编制答案(综合题)。因而通过微课讲解典型试题,特别是高考试题,可有效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求随时随地高效建模以解决各自的学习问题。如下题的微课评析:

(2019·年全国Ⅰ卷, 37)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 将其运用于高三地理复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突破复习重难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因材施等。可以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学习,使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复习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叶回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2018年全国Ⅰ卷 文综第37题评析及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7)15-18.

[3]林华.基于整体视角的地理过程推理能力考查——以 2019 年高考全国卷 I 文综地理试题第 37 题为例[J] 评价,2019,51-53.

猜你喜欢
考试题高三知识点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三·共鸣篇
知识点自测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