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成为城市“新宠”

2020-05-19 15:04吴越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构件装配式住宅

吴越

2020年2月,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在亿万国人的关注下迅速建成。在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除了一线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具有高效便捷、规模化、产业化特点的装配式建筑。许多人因此对这种建筑类型产生了好奇心。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说到装配式建筑,首先要了解“建筑工业化”的概念。

如果说传统建筑是基于施工现场的人工作业与项目管理,工业化建筑则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把整栋楼拆分成许多构件,将其变成成熟的工业化产品,再在现场进行组装。

通俗地说,装配式建筑让建房子变成了搭积木一样的操作。原本的高空作业被放到了地面,室外作业转移到厂房内进行,大量人工作业交由机器来完成。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建造一个高品质的装配式建筑。

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就依靠标准化工业生产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英国为了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建造了一座大型展馆—水晶宫。令人意外的是,这座面积达7.4万平方米的建筑仅用了9个月便建造完成了。究其原因,是水晶宫各面的铁架与玻璃采取的是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并缩短了安装时间。

装配式建筑真正迎来大发展,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

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等地房屋损毁严重,迫切需要解决大量居民的居住问题,制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的装配式建筑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流,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原本需要在建筑工地砖砌的墙面可以在工厂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理念开始形成,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市场化基础。

在迫切需要兴建住宅的日本,1969年制订了《推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随后开展了对材料、设备、制品标准、住宅性能标准、结构材料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加强了住宅产品的标准化。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住宅的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开始有了固定的体系,只要是厂家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构配件,在装配建筑物時都是通用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现在已经可以“如同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屋”。如今,日本每年新建低层住宅20万幢左右,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大都是轻钢结构的装配式住宅,其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已接近90%。

经过多年的探索,德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装配式建筑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有资料显示,德国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住宅预制装配式构件比例达到94.5%。

在世界范围内,装配式建造方式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其具有的优点密不可分。其中,节约时间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个特点,也是很多紧急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被“委以重任”的重要原因。在很多案例里,预制化可以减少一半左右的施工时间。

经济节省也是装配式建筑的一大优势。许多人不知道,闻名遐迩的悉尼歌剧院就是典型的装配式建筑。尽管享有很高的声誉,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总设计师约恩·伍重在最初的设计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形状,导致后来的工程陷入了麻烦。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歌剧院的“壳”的设计。一开始,这些“壳”被确定为由一系列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排骨”支撑起来的抛物线。然而,工程师们无法给出满意的建造这些“壳”的方案。如果采用原地浇筑混凝土的方法,由于不同的屋顶要使用不同的模具,造价会远远超出预期。

最终,设计团队找到了解决办法:使用一个共同的模具浇筑出大量圆拱,然后将若干圆拱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球形的剖面。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省了成本。

标准化构件可以方便地拆卸并在不同的场地组装,这会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同时降低能源和时间消耗,这也是人们认为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方式的原因。

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会造成许多额外的材料浪费,工厂预制的方式则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生产数量,多余的材料也会被当场回收,留待再次利用。这可以大大节省将施工废料运往垃圾场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工厂预制可以让施工组件的尺寸更加精准、空气过滤更加完善,这些都可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因为大部分组件都来自工厂,将大量减少工地的卡车运输和材料堆积,并减少传统施工导致的场地破坏(噪音、污染、废弃物等)。

如今,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和校园的建设,有些还成了地标式建筑。

(摘自《解放日报》2020年3月2日,大浪淘沙荐)

猜你喜欢
构件装配式住宅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