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巫山小三峡

2020-05-20 06:15张建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巫山薄雾龙门

“清泉石上流,人在画中游。”这是游客盛赞小三峡的诗句!今天,我们一家人乘着美丽的观光游轮,一起游览了家乡的旅游胜地。。巫山小三峡。

小三峡由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组成。我们从宁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乘船逆水经过龙门峡,只见一座红色的弧形大桥横跨在宁河两岸的峭壁上,像一条遒劲的龙盘绕成的一座朱门,壮观极了!一进峡口,两岸的悬崖便扑面而来,陡峭的石壁耸入云端。悬崖边立着一块一百七十五米水位线的标志牌,仿佛正在诉说龙门峡里老城搬迁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游轮继续往宁河中游行驶,我们来到巴雾峡。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因早晨山上总是浓雾弥漫而得名。此时,艳阳高照,山上还弥漫着一些薄雾。导游介绍说,在这陡峭的岩壁上常年生活着一群群可爱的小猕猴。从游船上远望,只有成年人拳头大小的小猕猴正兴高采烈地蹦来跳去,它们对着游客,时而扮鬼脸,时而翻跟头,时而挠痒痒……调皮极了!导游指着右侧悬崖讲道:“在右上角的山顶上有一位美人倒睡在上面。”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薄霧中有一位倒立的美人,她的头发长长地垂到水面,她向上的身体弯弯曲曲,真逼真啊!游轮向前转了个弯后,导游又介绍说:“左边悬崖顶端有一块巨石,分为三层,最上面的石头小,像观音的头;中间一层的石头长,像观音的身子;最下面的石头大,像观音的莲花宝座。这座山峰就此得名‘观音坐莲峰。”我们看着游离的薄雾里形神兼备的观音坐莲峰,不禁高声赞叹:大自然真神奇啊!

游轮缓缓向宁河上游开进,波涛拍打着船身,发出轻轻的“啪啪”声。突然,两岸的树叶变得更加翠绿,导游向我们介绍,现在已经进入了滴翠峡。这里的山更狭,林更密,水更绿了!翡翠般的宁河水静静地依偎在滴翠峡的山脚下,水中的游鱼竞相追逐打闹,嫩绿的水草随着流水轻轻舞蹈。此时,泊在幽深的峡岸边的乌篷船里传来喜庆的唢呐声和幽默的对歌声,它们在宁河水的伴奏下不停地传响……滴翠峡的河水让我们看得赞不绝口,听得频频喝彩!

小三峡的风景多姿多彩,漫山遍野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是“清泉石上流,人在画中游”!朋友们,欢迎你们到巫山小三峡游玩!

(重庆巫山县巫山初级中学八·3班)

作者感言

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我才真正感受到三峡的壮美、秀美与凄美。巫山小三峡是巫峡主要支流宁河水的两岸形成的三个峡谷,是我们巫峡儿女的一张世界级旅游名片。

为了表现出巫山小三峡独特的美景,我乘游轮再次游览了它。郦道元用凝练而又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三峡的山水景观,我以他为榜样,想呈现龙门峡的高峻陡峭、巴雾峡的奇山薄雾、滴翠峡的清幽宁静,但我的拙笔总不能刻画好它们的“形”与“神”。我还要继续观察,用心感悟,力争写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巫山小三峡的美文。

同窗评说

老师让张建伟同学当堂诵读了她的美文《游巫山小三峡》,我们都被她的文字陶醉了!同是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我却浮光掠影,没有用心体味文字的奥妙,没有领悟作者的独具匠心。张建伟同学笔下的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景色优美。她认真观察景物,多角度描写景物,用心感受景物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陈怀逸)

老师评说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小作者通过叙述游览巫山小三峡的过程,再现了世界闻名的巫山小三峡的特征,抒发了对家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1.游踪清晰。小作者清晰地交代了乘船从宁河水逆流而上的游览踪迹,“从宁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乘船逆水经过龙门峡”“游轮继续往宁河中游行驶”“游轮缓缓向宁河上游开进”,条理清晰,让读者脑海中有了一条清晰的线路。

2.特点鲜明。小作者笔下的小三峡形象可感,鲜明地表现了龙门峡的高峻陡峭、巴雾峡的奇山薄雾、滴翠峡的清幽宁静,勾勒的这幅醉人的奇山异水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描绘细腻。小作者站在游船上,调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在联想、想象的基础上对小三峡进行了细腻的描绘。特别是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巫山小三峡的景色如在眼前。

希望读了本文的你,也加入到游览、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队伍中来!

(李贤淑)

猜你喜欢
巫山薄雾龙门
日出
如梦令
醉美巫山,诗画四季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龙门这边(71)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鲤鱼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