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学习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有效培养

2020-05-20 15:03钱绍军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数据分析意识

钱绍军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与进步会起到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创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将前置性学习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相互结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数据分析;意识;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该要从小抓起。目前,大部分数学教师将前置性学习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相互结合在一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依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论述前置性学习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有效培养。

一、布置合理的前置性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意识指的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想到用数据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独立解决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合理地对学生布置一些前置性学习任务。

1.布置适量的前置性学习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的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学会使用数据分析观念解决问题的良好的习惯。前置学习的任务不应该过多,也不应该过少,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之下,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的教学为例,这一节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遇到的与统计、数据分析直接相关的第二节内容。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了数据统计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具体来说,教师要将这一节课程与这段时间以来当地有关商品价格的变动数据展开。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有效且快速地分析数据,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对相应的數据进行搜集,并让学生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能够对这些数据一目了然?”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统计的方式,将数据绘制成统计表格。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尝试自己对整合而成的数据进行分析,看看能够初步得出什么结果。这样一来,既符合了前置性学习的要求,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合理整合各种网络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学习,降低自主性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逐渐学会使用数据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逐渐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点的愉悦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例如:在上完一堂数学课后,教师要给高年级的学生布置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某一学校要组织体育活动,那么首先就需要选择活动项目,请同学们自己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用相关的数据分析选择哪项体育活动会比较好”,在下一节课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就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进行相互讨论,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收集数据,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二、创新前置性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后都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使得前置性学习的形式单一,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1.创新前置性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师要学会创新前置性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感受到作业内容的乐趣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例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课,这节课主要是涉及到了统计表、图的绘制方式。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形成扎实的统计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错误的统计表,让学生对其进行批判。并且教师为了要让学生能够明确这一个表格中存在着错误,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表格是存在着错误的,从而引起学生对表格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错误之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又符合前置性学习,并推动了学生批判意识的发展,一举多得。

2.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完前置性作业后,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降低学生自主性探究的难度,增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的改变,也逐渐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如何使用数据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述完“厘米、米等单位的换算”相关数学知识点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全班同学身高的数据,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以小组的方式讨论这组数据的意义有哪些?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由每一个小组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上述教学案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收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及时评价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体会分析数据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测评。教师要及时对前置性作业进行测评,促进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提升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案。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完成的前置性作业进行评价,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的友情。例如,当教师给学生布置完作业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一起分析数据,互相交换彼此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从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逐渐让学生学会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实力。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合适的前置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上网收集相关数据,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及时评价前置性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渐懂得如何从所获取到的数据获取相关信息,提高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强.小学前置性学习有效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

[2]杨晨啸.用前置作业之匙,打开自主学习之门[J].数理化学习,2013(08).

[3]盛徽.“前置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11(08).

[4]张寿兰.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数据分析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设计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职校语文前置学习研究
高中地理前置性学习实践研究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