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

2020-05-21 00:41仪小东
心理与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危险性暴力

仪小东

◢  哪些精神症状或事件容易出现暴力危险行为?

精神障礙患者的行为和思维会被各种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所控制,可能呈现暴力倾向,如口头威胁、喊叫、打砸行为、伤人、纵火等。同时暴力行为、冲动行为的发生很多时候具有突然发生、后果严重的特性。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肖存利团队自2016年至2019年在北京市开展了为期4年的关于社区精神障碍患者高风险测评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工作的研究。为了获取精准有效的数据,2016年研究团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20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发现家庭邻里关系紧张、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近期有重大不良应激事件、精神症状丰富、物质滥用、既往有攻击或威胁言语的精神障碍患者更容易出现暴力危险行为。

◢ 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暴力危险行为能否进行预测及防治呢?

国外对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的评估工具的研究已有多年,但这些评估工具需要专业性的培训,全面评估耗时较长,而且由于文化、精神卫生体制的差异,这些风险评估工具并不适用于我国患者。因此研制出简便易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工具显得迫在眉睫。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团队编制出了一套社区精神障碍患者高风险测评工具包,适合社区精防医生使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能较为准确快速地对精神障碍高风险患者进行筛选。

在2019年度进行的全市范围内试点推广工作中,使用本测评工具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高风险筛选,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行了强化干预措施,如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社区康复活动、增加访视等措施,提高了患者就诊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病耻感,使得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由2018年的8.4%~15.2%下降到2.9%~8.4%,干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也反映了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危险行为是可管可控的,只要对这些人群予以适当的干预,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防危险行为发生的。

◢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精神障碍患者属于弱势群体,我们在预防精神障碍患者暴力危险行为发生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同情和关爱。

研究发现,2018年虽然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为8.4%~15.2%,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相近,但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的危险性行为主要是以威胁性或攻击性言语为主,对他人人身攻击的比例较低;还有一些患者不危及别人,但是伤害自己,比如自杀、自残。出现暴力危险的精神障碍只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一小部分,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又只是整个精神病人患者群体的一小部分。

社会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关爱和行动还远远不够。精神障碍患者一方面受疾病本身的折磨,一方面承受社会偏见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现在社会上成立了很多关爱组织,比如患者亲友协会,发动患者亲友来帮助、关爱患者;患者自助组织,由康复后的患者提供帮助,大家互相鼓励,聚到一起共同承担社会压力,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政策法规,如在一些地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了免费用药、免费体检、免费参加康复活动技能训练、监护人补贴、住院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一方面减轻了其家庭负担,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治疗依从性,保证了病情的平稳,促进了患者康复及回归社会。

总之,精神病人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回归社会,最终需要个人、家庭、社会、企业和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共同行动。全社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对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患者有一个包容的环境,合理的管控措施,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危险行为一定会减少的。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危险性暴力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反性别暴力
危险性感
危险性感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研究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