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整治 扮靓人居环境

2020-05-22 06:52周建生孙小燕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东台市人居整治

周建生 王 伟 孙小燕 崔 雳/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东台市2019年认真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市围绕“四治理、四提升”重点工程建设,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工作经验,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行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通过机制建立、督查考核、奖补补贴等措施,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整治活力

2019年,东台市多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坚决打好、打赢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部门横向协同、镇村纵向贯通的工作调度体系。组建整治专班,组织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制工作简报20期,开设“人居环境整治在行动”电视专栏,电视台专题报道21期,东台日报专版45期。联席会议办公室不定期明察暗访、交办落实,通过建立销号台账、镇(区)长电视动员讲话、成立5个督查组等多项措施,确保“四治理、四提升”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拉长人居短板,打造宜居环境

东台市先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提升、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等建设,全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截至2019年底,东台市累计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29.251万座,农村公厕607座、旅游公厕74座,破除农村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进农业废弃物治理。一是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东台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加快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污社会化处理体系建设。东台财政补助资金达4000万元,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田园综合体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养殖粪污多元化利用,全市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二是稳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农机深翻深耕整地等新技术、新机具,提升机械化还田水平。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体系,加强秸秆能源化、肥料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能力建设,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长效机制。财政奖补收储秸秆20元/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三是抓好“一虾两鱼”养殖尾水污染整治。严控新增“一虾两鱼”养殖项目,不断加大设施大棚虾、黑鱼、泥鳅等高密度水产养殖场的整治,配套尾水处理设备或养殖面积15%以上的“生态沟—人工湿地—净化塘”处理系统,2019年底全部整治到位,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同时,着力发展鱼虾蟹生态混养,推广低密度混养模式,减少鱼药使用,实施精细化投喂,推进水产养殖“三降一促进”,即降低投放密度15%以上、降低饲料鱼药等投入品使用量20%以上、降低养殖尾水排放量25%以上,促进尾水达标排放。2020年全市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将基本建立。

推行绿色生产。一是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集成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全面控减化肥、农药用量,有效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全市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化肥用量较2015年减少4%。二是全面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超薄地膜联合执法行动,严格执行农用地膜国家强制性标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地膜行为。加快可降解农膜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力争2020年新培育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龙头企业1个以上,全市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三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农药生产经营管理,以农药经营者为主体,开展押金制、有偿回收制、补贴代储制等回收试点,创新推广“定点回收、分类整理、集中转运、专库储存、无害化处理”等运行模式,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形成农药使用者收集、农药经营者回收、农药生产者处置的处理机制,全市种植大户和种植散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达85%和50%。

开展“三个”行动。一是“三清一改”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达22万吨,整治农村河、沟、塘达5400处。二是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将有条件的村庄打造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村庄绿化景观,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庄84个。三是治污行动。计划新建镇村生活污水管网40公里;打造生态样板河道18条;农村河道疏浚502万方。在不断提升村庄管护水平的同时,注重留住“传统家的味道”,传承乡土文脉,强化地域文化符号,深挖历史气韵,融入现代农业气息,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村庄。市民下乡,寻觅诗和远方,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着力拉长人居环境短板,把农村打造成诗意栖息地。

聚焦人居环境,融注民间资本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面广量大,与城市相比,起步较晚。让村民过上城市生活,需要有庞大的资本投入,仅靠财政补助,难以持续发展。农村环境整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资本的加入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形成共建共治合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能人捐资的作用。重点建设四项工程,点亮农村人居环境。一是亮化工程。东台市时堰镇“610”沿线新建安装通村路灯460盏,梁垛镇殷乐村、新街镇方东村、安丰镇红安村实现村居道路亮化全覆盖。新街镇方东村先后建成“幸福广场”“垦殖文化馆”“特色作坊”等特有的乡村文化,凸显人文之美。二是绿化工程。省级示范村所有农村主要干道两侧绿化以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相结合,经济、景观效益兼顾,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风景线。三是美化工程。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地和公共绿地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省级示范村村部建立党建文化园与幸福小广场,在村主要路口竖起党建主题标语进行点缀。真正让农村干净起来,同时也美起来。四是提档工程。梁垛镇殷乐村5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实现提档升级,确保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创成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村,让老百姓感受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提升人居环境,彰显水乡特色

东台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综合提升田水路风貌保护和塑造乡情美景,让水网地区更含水乡风韵,平原地区更有田园风光,湿地地区更显生态特色,推进村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根据各镇(区)村(居)特点打造别具一格的农村人居环境新亮点。东台市水资源丰富,在规划建设上下功夫,配套设施结合自然地形,将水乡特色、生态绿色、休闲娱乐等元素融合打造成农村生态长廊。临塔村的产业融合、新嵇村的水美农庄、殷乐村的生态村庄、巴斗村的黄海渔村、安洋村的特色文化村庄,以村庄生态河道、杨柳垂青、绿化成林结合党建文化打造主题公园,形成绿色村庄,衬托出水美小乡村的自然风光。东台市红安村、安洋村、富北村、董贤村、甘港村挖掘文化元素,提升传统村落水平,规划建造输水河、安洋段绿色长廊与知青桥,彰显水乡风韵。

东台市周黄村 张 捷/摄

改善人居环境,扮靓乡村田野

东台市2019年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目标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实施村庄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36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消除8000多个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村容村貌。建成森林村庄12个,特色田园乡村4个,典型示范村17个,典型示范镇1个。妇联牵头联合五部门,开展“创建美丽庭院、巾帼在行动”主题创建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掀起“美院、美户、美家”三美创建热潮,累计创建美丽庭院400个。加大传统村落、建筑群组群和盐阜特色民居集中力度,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2019年,东台市建成安丰镇古街、五烈镇甘港村传统村落2个。结合农业特色,突出以“农业+”为理念,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断丰富新经济业态,依托610、352、344省道走廊,重点打造“一带多点”农旅带。新建时堰镇陶之源生态农庄、安丰镇国贸农庄、安洋村森林村庄及新街森林小镇等新型农业综合体,具有现代农业的特征,兼具农业旅游功能,扮靓乡村田野,成为市民节假日返乡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猜你喜欢
东台市人居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洗书记
藏书记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练琴记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