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引进人才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0-05-23 10:30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山西省山西人才

魏 鹏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一、引进高端人才对山西省的意义

(一)进一步促进实现山西战略目标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定部署,以经济主战场为中心,急需引进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科研创新领军人才或人才团队,主要为山西省转型综改示范区以及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现代农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等重点工程领域的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做贡献,做好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尽快扭转山西在全国人才竞争方面的相对劣势,尽快解决山西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就应当把优先发展人才战略放在显著的位置,为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提供坚实的、广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有力于改变山西发展严峻形势

虽然山西2018年GDP 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增速的6.6%,但这是建立在2013年至2017年5年以来相对较低的GDP增速的基础上才有的结果,山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造成经济低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如果山西仍然仅仅依靠传统经济学尤其是凯恩斯经济学提出的出口拉动和内需刺激[1],在这个特殊的、严峻的、关键的时期,实践证明没有真正促使山西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挖掘契合山西转型发展的原动力。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制度、完善结构、升级要素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其中升级要素包括提升科技水平、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大力发展信息化大数据等[2]。山西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拥有国内外科技前沿的高端人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可以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批走在科技前沿和自主创新创业的人才,势必改变山西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完成中央对山西工作的要求

以习总书记视察山西对山西工作提出的要求,切实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理念,打好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就更需要大力全方位引进、开发、培养高精尖人才,大力发展生产力来保证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山西省高端人才引进现状

(一)政策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出台了包括“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百人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三晋学者计划”“引进外国人才项目”等人才引进、培养政策[3],尤其是2017年至2019年,山西省委首先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山西省政府紧接着出台“重量级”财政政策《山西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支持政策》,以及联手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都是遵循坚持用好国家政策且有创新,坚持对标兄弟省份且有亮点,坚持破解山西难题且有特色具体制定的[4];都是山西省坚决破除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深入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的集中体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跨越升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山西省转型综改急需两类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精尖缺的科研创新人才,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及团队,参照周边省市引进同类人才的最高标准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200万元安家费和每年40万元津贴[5]。为了充分发挥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财政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331工程”在全省高校实施,推进“双一流”建设;各层面在引进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费用也有政策支持,贫困县可统筹使用扶贫资金引才;企业引才可全额列入经营成本;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引才可从事业经费、科研经费结余中列支;山西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对入驻的国内外科研创新机构、团队,还有基金管理、投资机构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的,提供适合的工作场所,5年免费使用,后5年租金再补贴50%。对建设的各类科研技术工作站最高给予100万元建站补助等等。

2018年至2019年,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相应先后出台了《中共太原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太原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等,这些政策支持是在山西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定位制定的,支持力度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特别是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最高给予1200万元科研经费、240万元安家费和每年100万元津贴等等更具有吸引力[6],具体情况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山西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支持政策》《中共太原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整理

(二)人才现状

2018年4月,在深圳举办的第16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山西省举办了国际人才交流座谈会,邀请了63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外国专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最终面向全球发布人才需求135项,达成高层次人才引进合作意向92项。我省代表团有105个单位参会,省内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医院等单位均有参加,发布涵盖新能源汽车、新型煤化工、光伏材料、生物医药技术、大型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和云计算、电商、服务业、生态环保、旅游开发、素质教育、新型材料研发等十多个专业领域三百多个岗位,为我省产业多元化升级、实体经济创新、新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招聘急需紧缺高端人才;成功引进的人才有日本显微镜专家Yasuhiro Sugawara,美国电容碳材料专家Stephen Mark Lipka,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专家Kostya Novesolov等。成功引进的团队有法国AGIRabcd组织、比利时退休咨询组织、加中专家联盟、法国专家咨询协会、美国国际高级专家组织、俄罗斯专家国际合作联合会、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园、德国SES专家组织、日本花甲协会等专家组织[7],均已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我省引智成果受到国家表彰,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的以色列医学专家Moris Topaz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40位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山西清控五和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引进及家畜良种繁育”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引才引智成果”等。

截至目前,太原市“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启用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项目、人才引进,长期项目和柔性引进的两院院士及院士团队、“万人计划”专家、“千人计划”专家、“百人计划”专家等达到500余名,涵盖激光焊接技术、新能源汽车、健康保健、生态环保、旅游开发等专业领域,成功达成10余项合作意向。

三、研究方法

课题组通过应用文献分析法、定量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对各种研究方法所得的数据结果在统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互应证,最终得出结论,详见图1。

四、山西省实施人才战略的问题

(一)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非长期项目人才比例偏高

从引进人才来晋服务的时间来看,“柔性引进”是主要方式,例如截止2018年底,山西省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其中柔性引进12人,共引进驻晋“两院”院士及后备人选共23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81名,具体情况见图2。

数据来源:山西省各地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资料

由此可见,长期人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低于柔性人才的数量和比例。然而“创新型”或“高管型”的人才才是山西省急需引进的人才,这些人才通常需要切身的、长期的驻晋工作,如果柔性引进人才比例过大的话,必然会产生工作形式、性质与工作时间、地点不相符的情况,受到工作形式、时间、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引进人才的实际才能、本领不能充分地、全面地体现出应有的实际效用[8]。从调研结果看,引进人才的各级单位、领导、同事对长期人才与柔性人才分别进行评价,从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来讲,长期项目人才所得到的评价相对要高得多,贡献要大得多。导致驻晋工作的长期项目人才数量较少的因素有许多,查究本质,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大多数引进的人才来晋工作之前所从事的单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居多,他们之前的工作同样稳定、有保障,所以大部分引进的人才来晋工作的同时并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工作、事业和生活环境,还有父母妻儿、人脉资源都在原地等客观因素[9],这些都很难让他们驻晋长期工作;第二、引进的青年人才较少,50岁以上人才较多。年龄越小的人才工作流动性越大,更愿意尝试新鲜的领域,在他们的职业还没有稳定下来之前,山西省内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对他们会有较高的吸引力;而年龄较大的人才通常有稳定的工作、人脉和家庭,他们不愿意割舍现有的环境和拥有,往往只会对现有的工作内容、时间、地点做临时性的适当调兑,因此柔性工作成为人才来晋工作的第一选择[10]。

2.单一的产业结构与人才引进相互制约

山西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引进的人才更多的集中在煤炭、冶金等传统行业当中,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这些行业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更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不愿意到山西工作,认为在山西没有发挥的余地,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高端人才引进[11]。这样看来,山西多元化产业发展依然低迷,明显有碍于引进转型升级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3.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过多集中在省会太原

山西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省会太原,这是由于受到山西各地区之间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诸多条件不平衡发展、且差距较大的影响,其他各地市较为落后,导致人才引进成果也较为落后。以山西省“百人计划”为例,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省共引进人才454人,具体情况见图3。

数据来源:山西省各地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资料

由此可见,山西省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由各地市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不论从政治、经济、环境、科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单一方面还是综合条件来讲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最终造成不论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医院等单位引进的人才数量与质量相比其他地市都遥遥领先,占全省总数的75%以上,其他地市与太原市不具备可比性和竞争性,虽然这符合人才聚集原则,然而这样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需要尽快改善。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榆次和太原的同城化趋势,特别是山西大学城的建立和综改区的建设与辐射,带动晋中的政治、经济、科教、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省各地市的引才成果晋中处于第二档次。总体上全省各地市从引才数量来看南多北少,也反映出晋南晋东南地区的科教、文化、环境、经济等水平较高,引才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引才效果。

4.不同所有制单位分布的人才不均衡

近年来,山西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偏高,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公经济企业引才比例偏低。例如,山西省“百人计划”高校引进的人才为295名,占引进人才总数的65%,企业引进的创业创新人才为91人,占引才总数的20%,并且国有企业共引进17名人才,只占企业引才总数的19%[12],其余八成多的人才都进入民营企业,具体情况见图4。

数据来源:山西省各地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资料

这说明一方面虽然在山西的经济结构中,国企占据主体地位,规模大、历史久、科技优,但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缺乏积极性,引才欲望不强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企的引才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的山西来说,面向企业引进的人才数量少与省内的创新创业环境差、创新能力持续低迷有较大关系,给人才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还没有根本消除。

(二)全国高端人才引进实施时期相对集中,造成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的深刻认知,我国各省市均明显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力度。从人才引进的规模、类型、层次、标准、使用形式来看,各级政府尤其是同级政府之间如出一辙,相似程度很高、特色不明显;尤其是相关政策出台时间较为集中,这就造成各地区之间的“抢人风潮”,还有一些为了政绩的地区,实际上是一种“恶性竞争”,这些因素无形当中造成被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善价而估”,造成一些人才在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索价”的现象,这样人为抬高引才成本不符合规律,关键对人才引进的成果质量会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各地人才引进的目标难以完成,失去了甄选的空间,这样的人才来晋服务工作的时期也不会长久,成果也将有限。

(三)成果转化率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发现,山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成果申请的专利转化率不高,只有35%左右,专利中往往具有商业价值的是实用型专利,而它的比例更低,那么投资人愿意出资转化商业价值高的专利少之又少;还有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人数、课题、项目相对居多,而恰恰他们又缺乏经济实力或受政策的限制难以顺畅地转化专利技术,专利转化率随之降低;还有山西省专利转化中介机构、中介市场发展不蓬勃,现有的专利转产率本来就屈指可数,其中又有高达95%的专利是由自行转化而成的,更加凸显问题,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申请专利转化情况表

数据来源:山西省各地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资料

关注发达省市专利转化的相关资料,正是由于具备繁荣、完善的专利转化中介机构作为商业性中间桥梁,发挥有效作用,才使具有商业价值的专利得到充分转产,真正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增长。

(四)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较多,应用研究的人才较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能够快速的、有效的发展起来,更多依靠的是从事各类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占多数,而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只占少数。我国也不例外,用于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95%左右[13],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科技工作者从事着应用开发研究。山西引进的人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态势显然与此有较大差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当中有高达70%以上的人才从事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开发研究不具备科学性。从全国来看,山西省近年来产业转型慢、经济增量低,山西的科技、科研水平不高,科技企业数量和质量等均处于中等层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更加急需引进大量高水平应用研究人才。

五、山西省实施引进人才战略的对策

(一)加强实质性长期创业人才引进,减少人才柔性引进比例

山西省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中,应当摒弃“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路,至少应当淡化这种方式。“柔性引进”人才虽然对加强科技创新共享[14]、促进国内外人才团队合作交流、拓宽视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调研结果发现,从对山西的实际贡献来看,长期项目人才要比柔性项目人才贡献大得多。因此,今后山西省各项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实施、政策的制定要向创新、创业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倾斜,他们通常是长期项目人才,其他项目的人才引进都应优先考虑引进长期项目人才,尽快扭转现有长期项目人才与短期项目人才的比例;并且充分考虑长期项目人才主、客观需求,长期项目人才在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都可做适当的调整,应拉大长期项目人才与短期项目人才引进待遇的差距,使长期项目人才待遇有绝对优势和吸引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详见图5。

数据来源:山西省各地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调研资料

(二)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力度,尽快解决人才短缺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制约

产业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的发展与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可谓相辅相成、协调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在发展、壮大一个新兴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在汲取、承载大批的人才为之工作,形成区域产业与人才的协调推进共赢[15]。想要真正壮大整个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就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才能做到充分地、统筹地发挥人才的支撑力。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要求,尽快解决由一煤独大的传统产业向多元化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犷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而且多元化人才引进的速度和规模与多元化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山西未来发展的局面、内涵和力量[16]。现阶段,可以依托诸如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实验区等项目集聚全国高层次领军人才,实现以人才开发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以标杆性产业加速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

(三)落实人才引进财政政策在各地区的“转移支付”

财政术语中有一个“转移支付”的概念,即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一般指政府间为了平衡各地区之间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的不同和差距,财力与事权不匹配而产生的无偿补助。山西省就存在典型的各地市发展不平衡、政府财力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情况,其他各地市与省会太原相比在财力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没有可比性,人才引进也不具竞争力。恰恰在综合实力比较贫乏的地市,更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来带动当地的发展,但这些地方政府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建议山西省委省政府参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强对其他地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转移支付”,划拨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扶持专项资金,提高其它地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竞争力,弥补其他地市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现实存在的短板,当务之急解决他们的人才引进问题就是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为山西省各地市的均衡发展提供更完善、更科学的人才支持。

(四)改善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人才创业创新环境

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巨大效益,进而能为山西省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山西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企业引进的人才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今后山西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实施,不仅要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也要提高企业引才的平台,这是改变企业人才引进数量偏少的根本举措。首先“打铁还得自身硬”,企业应当从自身建设做起,创新加快产业多元化发展,努力打造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从而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晋创业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17];其次,山西省各项引才政策应更多地向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倾斜,大胆改革创新,千方百计的引进对企业产业优化升级有用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加大引进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资金与待遇上的支持,使他们更好的为山西发展发挥作用。

(五)从“待遇”引才到兼顾“事业、项目、情感”引才

以“待遇”引才依靠的是地方的经济实力和条件,很容易得到引才数量和“引才政绩”。在山西,各地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财力的限制,以待遇引才,其他地市无法与省会城市同日而语,但冲着“待遇”而来的人才,也许正垂涎省外更高的待遇,工作心态也摇摆不定,难以真正完全发挥人才的作用。所以山西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硬环境硬条件,也要在软环境软条件上下功夫,以“事业、项目”引人,“拼”的才是各地发展的潜力和机会,还有人才对项目的志趣程度,得到的是引进人才的“心甘情愿”和“地方发展的实绩”。[15]各地区还应立足地方产业特色,提高人才引进的差异化竞争力。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努力以事业、项目、前景等软环境引才,通过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和发展环境,使人才保持高收益的同时达到身心愉悦;还要注重投入更多的情感关注,对他们家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给予更多的安顿与照顾,这样才能让更多来晋的人才安心扎根工作;还应大力提倡全社会做好山西省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工作,发挥各种老乡、同事、同学、师生关系等感情纽带作用,实现各类人才的成功引进,发挥感情引才留才在引才工作中的感染和辐射作用。

(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与管理模式

各级政府、各单位在各种引才项目上要因地制宜的对所引进人才进行科学考核与有效管理。而且高层次人才通常已经拥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们更期望的是自我价值、精神价值的实现,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科学、发明、技术、学术等是否得到业内、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及时地、适当地给予他们荣誉奖励和精神奖励,肯定他们的成就,这样才能更好鼓励人才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和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来山西贡献力量。

(七)重视与加大应用开发人才和科技团队的引进力度

山西省引人计划、项目应加大应用开发研究人才的引进,还应加大技术推广和生产一线工作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适当降低基础研究人才的引进,才能产生更加直接的、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注重提高人才的成果转化率,一是要引导人才提高实用型专利的比例;二是以政策为导向,建立或引进专业的、一流的专利转化中介机构和中介市场,让人才的专利得到更多的转产,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18]。

调查研究显示,85%以上的单位和98%以上的引进人才认为不仅需要高层次核心人才发挥带头作用,还有必要同时引进科研和技术团队,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来晋后现有的工作团队力量薄弱,缺乏稳定有效、沟通顺畅的辅助人员作为团队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具有创新、创业特点的理、工科专业领域更加突出。引进科研技术团队不仅有核心带头人和成熟的技术团队,他们还有特色鲜明的核心研究方向,往往已经取得了突出的科技成果,具备明显的持续创新潜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有的还自带技术、项目、经费,有的还有明确的、规模的市场目标和产品线,很快能够引领产业的创新创业发展。因此,强化引进科技团队的工作,也应成为山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的重要抓手。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人才
我在山西等你
人才云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