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0-05-23 02:18张红磊李占彪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炎性

张红磊 李占彪 张 莉*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出血,年龄多集中在50~60岁,该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上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1]。HICH的发病机制复杂,由于脑出血导致的继发性损伤常使该疾病预后不良,当组织遭遇创伤时,炎性反应对疾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伤发生后机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其炎性反应会加重脑组织缺氧和缺血,而损伤的脑组织又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软通道引流术属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便捷,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患者在术后仍存在神经恶化的情况。祖国医学中的针刺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以及调和阴阳作用,可以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轻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并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代谢,从而减轻了脑细胞的坏死,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2-3]。目前鲜有关于该术式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探讨其对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3.0~75.0岁,平均年龄(56.38±5.67)岁,采用软通道引流术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4.0~75.0岁,平均年龄(56.24±5.82)岁,采用单纯软通道引流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4]中相关诊断标准,均经CT、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②出血量估算>30 ml,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6分,手术距出血发病时间2~48 h;③年龄≥32岁。

(2)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及肺等疾病或功能衰竭;②合并凝血机制障碍、颅内或全身感染;③伴同侧脑卒中病史,并遗留肢体功能障碍;④存在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疝及既往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⑤长期接受抗凝药物、血液透析等治疗,伴严重出血倾向。

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采用CT sytec 3000型CT(美国通用电气公司);Artis Zeego型血管造影机(德国西门子公司);TCD-1型多普勒超声仪(徐州市联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ASA-602S微创定向颅内置管装置(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LTQ5型心电监护仪(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凝血二项、血常规、ABO血型CA-700检测仪(日本SYSMEX株式会社);日立7180型肝肾功能等检验设备(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科学系统)。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试剂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4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行软通道引流术,术前进行头颅CT扫描、凝血二项、血常规、ABO血型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予以导尿、头部备皮,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同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与手术相关知识,获取知情同意签字后进行手术。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心电监护仪,行血氧、心率、血压等监测,予面罩吸氧,静脉输入基础麻醉药物(芬太尼0.05~0.1 mg+地西10 mg)行基础麻醉,维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静滴或口服药物调控血压。采用微创定向颅内置管装置等医疗器械,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以头部CT最大层面为参考平面,对该层面血肿前距、深距及高距进行计算,得出血肿面积,构成血肿立体形态图,明确靶点数及入颅径路。采用“头部立体画线法”以坐标形式将上述三维数据标记在患者头部,确立血肿靶点及穿刺点[5]。通过导丝引导14号硅胶引流管缓慢的向血肿中心穿刺,缓慢的抽出血肿量的1/3,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液体清亮后固定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万U,夹管3~4 h后开放,2次/d,当新鲜血液流出且经CT证实血肿消失停止抽血。

(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联合针灸治疗,根据针灸学治疗取穴方法,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别取阴陵泉、足三里、中脘、丰隆、太白、侠溪、太冲、风池、尺泽、极泉及委中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给予针刺1次/d,30 min/次,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观察[6]: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分为以下3个等级:①痊愈,患者术后未残留后遗症,病残程度为0级,评分减少91%~100%;②显效和有效(统称为治疗有效),患者遗留轻度后遗症程度为1~3级,评分减少46%~90%,有效的评分减少18%~45%;③无效,评分减少<18%。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NIHS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注:表中IL-6为白介素6;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为C反应蛋白

(2)神经功能:采用NIHSS[7]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量表主要包括11项,即意识(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以及忽视,总评分范围为0~42分,分值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其分级为:①正常或近乎正常,0~1分;②轻度,1~4分;③中度,5~15分;④中-重度,15~20分;⑤重度,21~42分。其中基线评估<6分提示恢复良好,每增加1分,预后良好可能性降低17%。

(3)血清炎性因子:于患者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肘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5 min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及hs-CRP的水平[8]。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x2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点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0,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点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5,t=8.378,t=11.020,t=7.969,t=8.848;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6,t=0.860,t=1.4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40,t=19.258,t=14.124;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急,病情重,致死、致残率极高。脑出血后形成的颅内血肿会压迫脑组织,降解血红蛋白和凝血酶,造成继发性脑损伤,进一步导致神经功能受损[9]。采用软通道引流术清除血肿,定位准确,操作流程简单,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被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手术解除血肿的压迫,但无法作用于血肿清除后的继发性损伤[10]。从中医角度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属“中风”范畴。陈超[11]报道,该病机制为脑络损伤,血溢脉外,闭阻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中风,属本虚标实之候,故治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滋补肝肾。有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和认知能力[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针灸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针灸之所以能有效治疗脑血管病,是因为其可以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疏通脑部经络,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因缺血而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恢复已经受到损害的脑神经[15-16]。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产生的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释放炎性因子,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因此,血清炎性因子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和IL-6均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L-6、TNF-α及hs-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针灸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肖妲等[17]认为,针灸可抑制脑缺血区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组织的应激氧化,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其脑细胞保护功能。针灸可以通过调控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等气体分子的基因表达来保持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这从微观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为针灸调气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也与中医的“气机”理论不谋而合[17]。此外,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结论

针灸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且安全性较高。针灸可以达到扶持正气,祛邪外出的功效,在针刺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体质,通过不同的补泻手法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制约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病理的偏盛或偏衰,最终使机体趋于平衡状态。针灸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是将中西医技术相结合,能够各取所长,使更多的临床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探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