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人才激励政策下社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研究

2020-05-23 06:23荆丽梅舒之群周徐红娄继权宁仁利
医学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科维度护士

刘 坤 荆丽梅 舒之群 徐 蕾 周徐红 娄继权 宁仁利

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研发部,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21;2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9;3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上海,20120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学科建设研究所,上海,200011;5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200125

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服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提供者[1],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QWL)越高,在组织中具有的稳定性就越高[2-3]。因此,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实行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成为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管理手段。上海市浦东新区于2014年7月开始施行农村卫生人才激励政策(简称“卫生八条”),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状况,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农村卫生人才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内的33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类偏远农村12家、B类一般农村11家、C类城郊结合10家)和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外的13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类),对所有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3份,有效回收率84.65%。

1.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及焦点小组讨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自评工作生活质量状况。其中,QWL量表引用了由台湾学者潘士铭编制,林雅雯根据医疗机构属性修订的版本[4],该量表共包括49个条目,从工作保障、自我成长、工作变化、环境支持、工资福利、参与决策、升迁制度及人际互动8个维度来综合反映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状况。总分49~245分,得分越高表示工作生活质量越高。本研究将8个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进一步按照生存需要(工资福利、工作保障)、社会需要(人际互动、环境支持)和发展需要(自我成长、工作变化、参与决策、升迁制度)进行分析。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968,分半信度为0.920,8个维度的Cronbach'sα值在0.751-0.897之间,分半信度在0.753-0.856之间,量表的信效度较好。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分析,运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进行样本间的比较。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共调查1693名护士。城区护士533人(31.5%),农村护士1160人(68.5%)。农村社区护士中,A类社区375人(32.3%),B类社区407人(35.1%),C类社区378人(32.6%);全科诊室护士468人(40.3%),预防保健科166人(14.3%),妇、儿、口腔科41人(3.5%),中医科25人(2.2%),医技及其他科室460人(39.7%);本科及以上学历497人(42.8%),大专学历545人(47%),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118人(10.2%);月收入8000元及以上的有39人(3.4%),6000-7999元205人(17.7%),4000-5999元509人(43.9%),少于4000元407人(35.1%);初级及以下职称824人(71%),中级职称330人(28.4%),高级职称仅为6人(0.5%),均为副高职称。

2.2 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状况

浦东新区城乡社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总均分为(3.30±0.51)分。其中,城区社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总均分为(3.35±0.52)分,农村社区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总均分为(3.27±0.51)分,8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互动(3.78±0.56)、参与决策(3.36±0.57)、自我成长(3.35±0.58)、工作保障(3.30±0.56)、环境支持(3.16±0.70)、工作变化(3.14±0.66)、升迁制度(3.00±0.63)和工资福利(2.95±0.68)。

2.3 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比较

2.3.1 不同工作所在地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浦东新区不同工作所在地的护士在生存需要及发展需要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类社区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均高于B类(表现在工作变化、工资福利、参与决策及升迁制度维度)和C类社区(表现在工资福利和升迁制度维度);D类社区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亦均高于B类(表现在工作保障和工作变化维度)和C类社区(表现在工资福利维度)。但不同工作所在地的护士在社会需要以及发展需要中自我成长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工作所在地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①比较,aP<0.008;与②比较,bP<0.008;与③比,cP<0.008;*P<0.05,**P<0.01。

2.3.2 农村社区不同工作岗位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浦东新区农村社区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及发展需要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科诊室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均低于妇、儿及口腔科(表现在环境支持维度)、预防保健科(表现在自我成长、工作变化、环境支持和工资福利维度)、医技及其他科(表现在工作保障、环境支持和工资福利维度)的护士。但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在参与决策、升迁制度和人际互动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3 农村社区不同社会经济特征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浦东新区农村社区不同月收入水平、不同职称的护士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及发展需要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6000-7999元的护士在自我成长、环境支持和工资福利维度上的工作生活质量均高于月收入少于4000元的护士。副高职称的护士在自我成长、工作变化和工资福利维度上的工作生活质量均高于中级和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护士。但不同月收入的护士在工作保障、工作变化、升迁制度和人际互动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在工作保障和升迁制度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以及不同学历的护士各个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卫生人才激励政策一定程度提高了偏远农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

工作生活质量强调组织关注员工的个人价值,提升工作生活质量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足感,促进组织目标高效完成[5]。本次调查中,浦东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总均分为(3.27±0.5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明显高于陆茹茵等人在广东湛江研究的结果[6]。工作生活质量8个维度中,居于前3位分别是人际互动、参与决策和自我成长,说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在工作中容易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有参与组织决策的机会和途径,并且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成长,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

表2 农村社区不同工作岗位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①比较,aP<0.005;与②比较,bP<0.005;与③比,cP<0.005;与④比,dP<0.005;*P<0.05,**P<0.01。

表3 农村社区不同社会经济特征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比较

注:月收入:与①比较,aP<0.008;与②比较,bP<0.008;与③比,cP<0.008。职称:与①比较,aP<0.017;与②比较,bP<0.017。*P<0.05,**P<0.01。

分地区来看,偏远农村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优于一般农村和城郊结合地区,尤其体现在工资福利和升迁制度维度,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激励政策的利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医务人员满负荷工作的状况,并且现行绩效工资实行总量封顶、标准过低,医务人员工作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不成比例,严重影响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浦东新区施行的卫生人才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藩篱,对农村包括护理人员在内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专项奖励、促进流动、鼓励退休返聘、完善岗位聘任、加大培养力度、解决住房困难等方面予以配套奖励和补贴等。其中,人才专项奖励层面,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工资以外1500-5000元不等的专项奖励,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目前绩效工资总量封顶的限制,但也拉开了农村不同类别社区护士奖金的差距(A类偏远农村社区最高奖励5000元/月,B类一般农村社区最高3000元/月,C类城郊结合社区最高1500元/月),因此,偏远农村社区护士在工作生活质量上的获得感相对更高。

但本研究同时发现,城区社区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优于一般农村和城郊结合社区。结合定性访谈,虽然激励政策在收入、晋升、住房等方面给予农村社区护士诸多优惠,但城区优质的医疗、教育、信息、工作和生活环境等资源仍然是护理人员较高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3.2 全科护士工作生活质量仍不容乐观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全科护理在居民健康教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7]。但本研究发现,全科诊室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科室的护士,尤其在环境支持和工资福利上表现更为明显。结合定性访谈发现:全科护士工作比较繁杂,既要掌握临床护理技术,又要承担社区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工作,与老百姓接触频繁,但目前全科护士得到的社会认可和重视均不足[8];激励政策实施中,浦东新区农村卫生人才绩效考核目的不够明确,考核方案不统一,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满意度等指标未被纳入考核,各类收益人群缺乏明确的考核方案,且操作性不强,未能有效体现优绩优酬,造成很多护士反映“奖励不公平”。这提示政策制定者和社区管理者应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完善人才专项奖励考核制度,同时积极关注全科护士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

3.3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

本研究发现,浦东新区农村社区中超过2/5的护士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但近4/5的护士月收入水平在6000元以下,且职称主要集中在初级及以下。而月收入较低、职称较低的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尤其表现在工资福利和自我成长方面。护士的薪酬水平往往与其文化程度、职称水平及工作年限挂钩,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社区护士在个人发展上仍存在问题。因此,社区管理者在推行人性化管理和激励策略的同时,应畅通护士职业发展渠道,使其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结合,综合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全科维度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