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铃儿花资源的色系调查分析

2020-05-24 09:22易礼江张盟雨罗勇志朱志用唐旭晓王志广张应中马远锋王明怀徐煲铧
现代园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苞片花梗叶芽

易礼江,张盟雨,罗勇志,王 静,朱志用,唐旭晓,王志广,张应中*,马远锋,王明怀,徐煲铧

(1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广东深圳 518081;2 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3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铃儿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 Lour),又名吊钟花,属于杜鹃花科吊钟花属,小乔木,枝常轮生;冬芽为混合芽。顶生、下垂的伞形花序;花梗细长,花开时常下弯。果实直立或下弯,基部具花苞片;花萼4~5 裂,宿存;花冠钟状或坛状,5 浅裂;雄蕊10 枚,分离,通常内藏、花丝短,基部渐变宽,常被毛,花药卵形,顶端通常呈羊角状叉开,每室顶端具1 芒,有时基部具附属物,顶孔开裂;子房上位,5 室,每室有胚珠数枚[1-2]。蒴果椭圆形,5 棱,室背开裂为5 片[1-2]。

在园林应用中,植物不同的花色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感受[3]。对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铃儿花进行实地调查,在花色调查基础上,通过对铃儿花种群进行系统的色系分类,比较各色系铃儿花具体的形态特征,观察开花颜色、测定花的性状特征等相关指标,进一步了解铃儿花的花性状特征,探究铃儿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铃儿花,采集于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采集时间为2019 年1 月。比色卡,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皇家园艺学会RHS 第五版[4]。

1.2 铃儿花取样

取样时按照不同花色色系的分布进行随机取样,排除病株、花少、花苞未开、花开败等异常样株,共选取5 株典型铃儿花树,每株树按不同生长方向剪下3 个花序。以花序为基本单位,调查每个花序内苞片数、花朵数、叶芽数,花梗长、钟状花冠高、钟状花冠直径,研究每个花序内花朵、苞片、花梗之间的颜色特点,并进行颜色分类。剪下的枝条分别挂上相应的标签。枝条用湿毛巾裹好,放置桶内备用[5]。

1.3 花色测定

分别记录钟状花冠上部、钟状花冠中部、钟状花冠基部、花苞片、叶芽和花梗颜色。铃儿花花色的区分,根据比色卡将铃儿花的各部位花色进行对比记录。

1.4 指标测量

取出湿毛巾包裹的铃儿花花枝,在室内记录每个花序中花苞片数量、花朵数量和叶芽数,用游标卡尺测量花梗长度、钟状花冠高度、钟状花冠直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铃儿花的花色观察

对采集的铃儿花不同花色样品,进行花色观察并用比色卡对比,钟状花冠(基部、中部和上部)、花苞片、叶芽和花梗颜色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铃儿花花色色系观察结果

由表1 可知,调查的5 株铃儿花树中,铃儿花各部位颜色包括有黄绿组、白色组、红紫组和绿色组,从浅色系的白色NN155B 到深色系的红紫N66B 共22 种花色。其中钟状花冠基部颜色4 种,为红紫N66C、红紫67A、红紫N66B 和绿色130D;中部颜色5 种,为白色NN155B、绿色134D、红紫N66C、红紫64B 和红紫61D;上部颜色5 种,包括白色155A、白色NN155B、红紫65A、红紫63B 和红紫62D。叶芽颜色5 种,有红紫67B、绿色134B、绿色134C、绿色N134B 和红紫70B。花苞片颜色3 种,为绿色130B、黄绿145A 和红紫63B。花梗颜色5 种,包括红紫71B、绿色130D、红紫58D、红紫N66B 和红紫61C。从铃儿花整体观察,钟状花冠上部的颜色较淡,钟状花冠中部处于过渡位置,钟状花冠基部颜色较钟状花冠中部颜色深,颜色逐渐加深,叶芽、花苞片和花梗主要就是绿色组和红紫组。

从色系分析,白色系铃儿花整体以白色组为主,钟状花冠基部很少一部分、叶芽和花梗为红紫组,红紫组部分表现为点缀作用;玉色系铃儿花各部位以单一的淡绿色构成,只有单纯的绿色组花色;浅红色系铃儿花花色以较浅的红紫色系构成,叶芽和花苞片颜色为绿色组;粉红色系铃儿花花色基本都是红紫色系构成,而它的花苞片颜色是唯一的呈黄绿色组,叶芽颜色为绿色组;最后到深红色系铃儿花所有部位都由红紫色构成,且颜色较深。

2.2 铃儿花花的特征性状调查

将采集于5 株铃儿花样品树上的花序,经过花色观察后,计算每个花序中花朵、花苞片和叶芽数量,测定铃儿花的花梗长、钟状花冠高和钟状花冠直径,结果如表2、图1 所示。

表2 铃儿花生长情况各指标测量结果

由表2 可知,在5 个色系的铃儿花中,每个钟状花序上花朵最多的是浅红色系,平均有11 朵,其次是深红色系10 朵、粉红色系9 朵、白色系和玉色系各8 朵,铃儿花平均花朵数为9 朵。花苞片最多是深红色系,平均花苞片有49 片,最少的是18 片玉色系,铃儿花平均花苞片为26 片。叶芽在各个色系中均只有2~3 个。因此,不同色系花枝上的花朵和花苞片数量差异较大,叶芽数量差异不明显。

由表2 和图1可知,各个色系铃儿花花梗长、钟状花冠高和钟状花冠直径也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平均花梗长为1.68±0.36cm,其中花梗最长的是玉色系,达2.04±0.37cm。平均花冠高1.22±0.14cm,其中最高为玉色系(1.26±0.13cm)。平均花冠直径0.92±0.17cm,其中直径最大的是浅红色系(1.06±0.18cm)。

图1 铃儿花的花梗长、钟状花冠高和钟状花冠直径测量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野生铃儿花种群进行色系的区分,以花序为基本单位调查和测定花的开花颜色、花的性状特征等。通过观察,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铃儿花种群可分为玉色系、白色系、浅红色系、粉红色系和深红色系,且每个色系的铃儿花呈相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5 个色系花色差异明显,从玉色系到深红色系,花色逐渐加深,在花苞片数量、花朵数量和叶芽数量等都存在着差异。铃儿花每个花序平均苞片数最多的是49 片深红色系、平均花朵数最多的是11朵浅红色系、平均叶芽数最多的是白色系和浅红色系(3 个),平均花梗长最长的是2.04±0.37 cm 玉色系、平均钟状花冠最高的是1.26±0.13cm 玉色系、平均钟状花冠最大直径的是1.06±0.18cm 浅红色系。

通过观察发现,玉色系在铃儿花种群中所占比例较少,玉色系铃儿花整个花序都是相同的一种淡绿色,给人一种冰清玉洁之感;其花梗长、钟状花冠高和钟状花冠直径均是采样铃儿花中最大的,且每个花序中花朵数量最少,形状特征也表明玉色系铃儿花在视觉上呈现清新淡雅的效果。深红色系铃儿花在花朵的数量和花苞片的数量均最多,整个花序每个部位都是颜色较深的红紫色系,该花系铃儿花从远景处观望,呈花团锦簇之状,在视觉上呈现热情浓烈的效果。白色系、浅红色系和粉红色系在整个种群中数量最多,且没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因此,整个铃儿花种群的色彩并不会显得很突兀,整个种群的色彩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通过本研究,用系统的色系分类方法将铃儿花种群分为白色系、玉色系、浅红色系、粉红色系和深红色系5 大类,并通过测量铃儿花的生长特征来区别5 大色系,发掘其观赏价值。铃儿花的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花冠、花苞片、花梗和叶芽上,这些部位的颜色深浅、数量、长度和大小等对整体花色的观赏价值均有贡献。

猜你喜欢
苞片花梗叶芽
绥李3 号李叶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沈阳农业大学揭示番茄SlERF52-SlTIP1;1调控模块加速花梗脱落新机制
慢慢看懂一朵姜荷花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净化
苍茫
A beautiful flower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双色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