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2020-05-25 00:13禹志军白曼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肠蠕动泻药症候

禹志军, 白曼莫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三亚市中医院,海南三亚 572000)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胸腰椎,由于受到患部疼痛、严格卧床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多数患者会在伤后12 h 出现腹胀、便秘等并发症,急性期可持续7 d[1-2],不仅会加重骨折引起的疼痛感,而且也会产生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烦躁、焦虑、失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骨折愈合和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缓泻药口服、开塞露塞肛、灌肠或肛管排气等方法来解除腹胀、便秘症状,但均存在一定弊端。本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伴发的腹胀便秘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三亚市中医院骨伤科脊柱病区收治的伴有腹胀便秘症状的90 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

1.2 纳入标准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为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且为新鲜骨折;②伤后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③查体腹部膨隆、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1 次/min;④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患者;②有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③既往有明显习惯性便秘的患者;④有脊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⑤腹膜炎、恶性肿瘤和血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肠麻痹患者。

1.4 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用法:由医务人员将通便承气方药贴(方药组成:桃仁6 g、桂枝9 g、大黄6 g、芒硝6 g、甘草3 g、红花6 g、当归6 g、苏木6 g、枳壳6 g、厚朴6 g;上药选用中药颗粒剂,以白酒调为糊状,摊于穴位贴上)贴敷于患者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并指导家属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正确的按摩及按压,每12 h更换1 次药贴,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如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溃烂、腹痛难忍,则剔出本研究,并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以缓解腹胀和便秘,毎次10 mL,每天3 次,饭前服用,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

1.5 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②对2组患者的腹部胀满疼痛、腹部触诊、肠鸣音以及排气排便等临床症候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见表1),评估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以此来评价疗效。③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表1 临床症候评分表Table 1 Scoring criteria for the TCM syndrome manifestations

1.6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腹胀、便秘等症状完全消失,24 h内排便1 次,质地软润且排便通畅。显效:腹胀、便秘等症状基本消失,48 h 内排便1 次,质地软润且排便通畅。有效:腹胀、便秘等症状基本消失,72 h 内排便1 次,质地变润但排便欠舒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46例患者中,男7 例,女39 例;年龄64~92 岁,平均年龄(72.2± 4.1)岁;骨折椎体有60 个(分别位于胸10 至腰3)。对照组44 例患者中,男6 例,女38 例;年龄66~90 岁,平均年龄(70.2 ± 3.8)岁;骨折椎体有57 个(分别位于胸10 至腰3)。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变椎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和48 h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CM syndrom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CM syndrom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N/例46 44治疗前13.86±3.875 13.67±4.582治疗24 h后9.51±4.523①②12.34±5.394①治疗48 h后4.25±3.524①②6.87±4.267①

2. 3 2 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表3 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the first anal exhaust and defe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ime for the first anal exhaust and defe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N/例46 44首次排气时间(t/h)3.13±0.51①5.70±0.56首次排便时间(t/h)25.39±3.51①38.51±6.98

2.4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9.5%,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n/例(p/%)]

2. 5 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2 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素问·缪刺篇》中有“人有所堕坠,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的记载。中医认为椎体压缩骨折后瘀血停蓄,遏久生热产气,清浊相混,升降失序,浊气攻胃则食不得下,秽气聚腑则气不得通。现代医学认为椎体骨折后引起腹胀和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损伤处常有血肿形成,刺激后腹膜致使支配内脏的副交感神经机能受到抑制,而在损伤平面以上的交感神经却具有一定功能,因此出现肠扩张,肠蠕动减少,从而呈现麻痹性肠梗阻而引起腹胀[6];另一方面,创伤反射性引起肠胀气,加上肠蠕动减弱,影响肠腔内气体的吸收,使积气增多,从而加重腹胀;同时,本病的治疗须长时间卧床,导致肠蠕动减慢而引起腹胀和便秘;另外,不适当的进食,也会加重腹胀和便秘。

对于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伴发腹胀便秘患者,中医证型常表现为“虚证”,此类患者多为平素体质虚弱,如年老体虚、气血衰弱之人,因受伤后气血更加耗散,经脉受阻,元气受损,导致脾肾阳虚或肝肾阴亏而引发。骨折患者除了易合并腹胀便秘外,严重者还可发生急性胃扩张,甚至可发生急性肠梗阻[7],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对患者的身心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还可能直接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康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腹胀、便秘尤为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这种情况,主要对症使用容积性泻药、粪便软化剂、润滑剂、盐类泻剂和高渗性泻剂及刺激性泻剂等治疗。据报道,长期使用泻药导泻,容易造成患者对泻药的依赖性,并可导致进食引起的肠蠕动反应降低,使肠道失去张力,从而引起主动排便反应减弱。长期使用泻药还可导致发疹或引起过敏反应而出现肠炎、皮炎或出血倾向;有的患者长期服用泻药可影响磷的吸收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胃炎、消化不良及贫血等。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肠失传导,灌肠后灌肠液易潴留于肠内而加重腹胀腹痛[8]。因此,临床中急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消胀通便的方法。

中药穴位贴敷是使用加工后的药物贴敷于穴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调畅经络以调理气血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中的通便承气方药贴主要由大黄、枳壳、厚朴、芒硝、红花、当归、苏木、桃仁、桂枝等药物组成。方中大黄味苦,泻热通便,荡涤胃肠;芒硝咸寒,软坚散结,与大黄相伍,循以泻代清之理,清上与泻下并行,使毒解热清;加用理气药厚朴以加强破气散结之功;加用桃仁、赤芍等以起活血祛瘀之效;上药以白酒调敷,有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作用。药物贴敷穴位包括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神阙穴系任脉之主穴,与十二经脉相连,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与脏腑和全身相通,为通调周身之要穴,具有温通元阳、扶正固本、调畅经络、健运脾胃、化塞除积等功效;天枢穴为大肠的募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主疏通肠腑、理气行滞、消食通便;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化滞除满、降浊通便作用,主治腹胀、呕吐、便秘,诸穴合用,对肠胃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通过中药方剂和经络穴位的协同运用,可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既行气导滞,又温补下元,振奋中阳,逐瘀散结,疏通血脉,使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腹胀、便秘等症状,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有效避免了其他治疗带来的依赖性及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引起的腹胀、便秘症状,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蠕动泻药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