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2020-05-25 03:01吕云伟
职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网络教学

吕云伟

摘 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笔者所在晋城技师学院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项目。目前晋城技师学院已建成一批网络精品课程,并逐步形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虚拟课程云同步到移动终端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拓扩宽了课堂教学渠道。

关键词:网络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堂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传统面授教学模式都存在空间限制问题、教師资源分配问题、课堂模式单一化问题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在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校园流量套餐日益普及的前提下,晋城技师学院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行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并依托学院智慧校园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国家示范校共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等项目,建成了一批网络精品课程,逐步形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虚拟课程云同步到移动终端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

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创建线上活动、答疑、下发通知。

学生:观看资源、完成线上活动、回答问题、完成测试。

2.课中实施

教师:查看学习数据、创建小组活动、答疑、补充讲解。

学生:成果汇报、小组互评、小组合作、提出质疑。

3.课后拓展

教师:指导课后复习、收集优秀作品、布置预习。

学生:课后反思、回看视频、完善成果。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以“直连网线的制作”为例,具体阐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步骤。

1.平台创建课程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每周所学课程的任务目录,即“学习任务清单”。教师创建《计算机网络基础》虚拟课程,同时在该课程下创建班级,学生可以扫描班级二维码或以学号登录入班,为线上教学搭建好教学平台。

2.准备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师准备关于“直连网线制作”的相关教学资源。例如直连网线的制作、交叉网线的制作等相关微视频、本节相关知识点的复习问卷、课前预习冲关试题、课堂小测验等。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准备资源。

3.编写教学设计

结合熟悉网线制作标准及用途,认识并学会使用常用工具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按照复习、引入、教授新课、尝试探究、难点解疑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通过教学平台查看学生的课前学习数据。

二是设置相关讨论主题。例如,平常见到的网线连接在什么设备上面?仔细观察过网线的两端吗?知道做一条网线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吗?

三是插入“直连网线的制作”电子教材和网线制作的视频。并适时设置学习页码范围、限制翻书时间、防拖拽、防窗口切换等相关教学辅助功能。

四是课堂教学中设置好签到、投票等互动问题并分层创建小组活动。

五是结合教学资源和学习数据,设置章节检测和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例如“网线制作的工具有哪些、如何排序”。

以上设置和功能的实现,相比于传统教学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是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

4.开展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直连网线的制作”为主线,以移动终端APP的直播等功能为教学辅助完成以下工作。

一是提出双绞线类型有几种、分别应用在哪些场合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观看网线的制作电子教材和视频资源,并适时指出制作过程中排线、插线、压线的注意事项。

二是组织学生分组尝试制作网线,巡视课堂并做出指导。

三是让先做好的活动小组通过移动终端APP的直播功能展示制作过程,并上台介绍制作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是通过展示、解惑教学环节,组织学生通过移动终端APP完成教学平台设置的章节测验,并再次制作直通网线开展竞赛,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五是根据学生提交上来的网线作品,结合网线制作标准,通过平台的投票功能评选出优秀作品,同时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活动。

5.检验教学效果

根据提前设置的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及考试任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自动批阅客观题”功能完成大多数学生的教学任务批阅工作。学生通过移动终端APP也可以实时查看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教师的批阅情况。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报表,实时统计学生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并及时通过教学平台发布通知,提醒学生尽快完成所布置的教学任务。

四、基于网络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效果

1.解决了因教学计划临时调整而产生的教学困境

以笔者所在学院教学案例为脚本,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一直执行一学期授课制。但是在修改和完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针对合作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学院决定临时将该课程的授课时长由1个学期延长至1个学年。这就意味着,已经修完《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生还要继续学习该课程。

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我们充分利用学院推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

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尝试着在网络教学平台搜索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方面的教学资源即“电子教材”——适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任务导向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拓展教材,并通过移动终端APP用学生账号进行了反复测试,效果良好。

2.符合新时代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班级QQ群接到教师发布的通知要求后,在移动终端下载相应的“网络教学APP”,用学校统一分配的学生账号登录网络教学平台。之后加入由笔者建立的“虚拟课程”,根据移动教学通知要求进入课程学习“指定页码”的教学资源、积极回复教师发出的讨论主题和课堂测试。

在教学实施期间,笔者会实时查看由系统平台提供的学习统计数据。通过实时分析汇总数据结果,对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给予解答和补充讲解。

在一个学年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就该课程分别对授所任课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并针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互动形式及组织实施等方面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问卷填写,通过比较分析,利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显著提高,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兴趣。

五、小结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合中职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的。通过教学模式上的变化,特别是教学中移动终端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中职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样本。

参考文献:

[1]金英善,侯婷婷,殷宝法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植物学混合课程教学效果[J].生物学杂志,2019(6).

(作者单位:晋城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网络教学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