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基于工业发展趋势的中职一体化教学研究

2020-05-25 03:01王绍华
职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一体化教学自动控制

王绍华

摘 要: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转变的新时期,对工业化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机械专业人才是工业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建设工业强国的必备人力资源。本文从整个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着手,针对现阶段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整体的中职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一体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机械设备装配 自动控制 中职教学 一体化教学

機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存在两极化的现象: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操作能力;一部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理论理解能力。这种教学畸形的发展,不仅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不利于整个机械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与我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相贴合。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从一体化教学的角度,对此展开论述。

一、现阶段机械装配与自动控制发展趋势

1.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制造业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应看到我国制造业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很多核心技术仍然牢牢地攥在外国人的手中。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人才素养的逐步提升,国家提出“工业2025的发展策略”,因而更加注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是培养制造业人才的摇篮,也是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对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一体化的改革,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专业人才的素质,而且还能增强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优化整个工业产业布局,促进我国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转变。

2.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通过相关新闻以及对应性政策,可以了解到我国主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在此大趋势下,各个中职院校提出“未来工匠”教学目标,还有些学校成立技师工作站、名师工作室,促进本校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的专业教学能力。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成为各个院校最为推崇的教学模式。从具体的教学而言,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两个优势:第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并以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方向的指南;第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发挥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可观可感的实践情境,感知理论知识具体化的展现形式,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效率。而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创新知识,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全面升级,为我国工业化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提供良好的人才后备军。

二、现阶段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一体化教学现状

1.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一体化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仍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知识技能不能有机结合,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而一些职业院校打算将外国的教学模式全盘接受。而一体化教学是一种较为贴合中国院校发展的模式之一,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式之一。

2.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化结业现状不容乐观

通过对从事本专业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毕业短短几年后,常常出现换工作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学无法致用。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的状况,加之从事专本业的专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学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无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二,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了解。有些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是父母做主,只为将来可以有份稳定的工作。而学生在学校期间,并不参与实际的生产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而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获得提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接受一体化教学的历练,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现阶段提升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的有效策略

1.构建具有自主性的一体化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即从原来的站在学生身前引领,转移到站到学生的身后指导,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学习空间。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第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网站。教师可以将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发布到网上,让学生根据实际的学习需要,自主探究相关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本门课程制作成相应的模块,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机械模块、数控加工模块、CAD模块以及机械加工工艺模块。第二,创设实践化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创设对应化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并积极地运用网站内容,开展自主学习。第三,引导和探究的结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有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从而提出精准性的建议,让学生真正享受自主探究学习机械知识,运用机械知识,享受创造机械成果的快乐。

2.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控制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综合实力的实验厂。高职学校应构建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化的实训教学基地,从而满足不同课程以及实训项目的要求。笔者学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第一,构建基础性的实训基地。此实训基地的构建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实训能力,比如,增强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理解水平,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液压传动元件和执行元件的具体工作形式,提升他们对方向控制阀与方向控制回路的认知。第二,创设工程基础实训基地。这个实训基地的创设可以提升学生金工技艺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在实训中,锻炼钳工基本操作能力,包括锯削、锉削以及钻孔能力等。第三,创设具有综合性的实训基地。此基地的创设为学生综合运用自身的多种教学能力提供平台,也是学生开展技能大赛,进行实训的重要场所。

3.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校企合作基地

笔者认为只有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才能锻炼学生的真本领。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即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设备,并派遣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人员,到本校莅临指导,从而提升本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企业可以从本校挑选专业基础较强的学生加入企业的生产中,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历练。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及早了解本专业的工作环境以及对人员的专业要求,从而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为学生的在校学习指明方向。

总而言之,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增强与我国工业的良性、创造性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增强也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引用新型的教学体系,提升机械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水平,获得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邢龙.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工业设计.2016(9).

[2]程正兴.探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科技与企业.2016(9).

[3]吴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7(15).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一体化教学自动控制
简易热水器自动控制设计
基于DCS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面的改造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编组站停车器自动控制开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