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0-05-25 20:18山河流
回族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昌耀周涛西川

山河流

新疆激荡着火焰山一般的诗歌的烈焰,永远燃烧“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怦怦心跳的火热情感。

当作家诗人面对新疆的阔大面积,庞大体积,巨大容积,如椽健笔方可体现于万一。

怎样的文学表述能够与之匹配,这是一个需要更新思考的命题。

曾经读过昌耀先生的《旷原之野——西疆描述》,恰如打开舞台剧浓缩展演的应接不暇效果图。“我们走向烈风、天马与九部乐浑成的土地,一如走向拓荒者勇武之轶事。”“那时,博格达万世冰封的城垣/高踞于旷原之野蒙蒙蒸腾的雾带,是天上的城,洞察千里之外投来的行客。”“我们走向开花的时间。走向夕雾半遮的旷原之野。啊,面纱!”昌耀对新疆试图作一次诗性素描,其可触可感的丰满还原,迤逦而成一个面纱具象化的新疆。这首诗注明“1983.9.21执笔于新疆”。

周涛先生一直在书写骨子里深爱的新疆。“但是天山像白发披额的刚健老人一样一语不发。谁也猜不透这座伟大的山脉在想什么。谁也掀不起他的盖头,谁也看不见这位永恒的新娘的真面目。人们只能像孩子一样发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是无法回答的,为什么这样红?”

这就是一個现实,在大新疆面前,大诗人大而化之才可以抵达核心。

有一年看到《新疆肖像文库诗歌卷-大地向西》,在其中看到西川的《南疆笔记》。这个西川写的新疆独出心裁,是诗人笔下的新疆中的顶尖之作。因为它别开生面,匠心独运,大气磅礴,超凡脱俗。西川身上,有一种视界,值得蓦然回首,让我们以异样的美感审视新疆的山河。

“失灵了,我内心的罗盘,还有我缺氧的打火机……”“想象过南疆的群山,然后看见它们,在海拔3700米,在海拔4600米,但是看不懂,就是这样。仔细看也看不懂,就是这样。……”“我的感官不足以生发出与那五彩的群山相称的诗句。……”“重新变成一个抒情的人,我投降。所谓远方就是这使人失灵的地方。……”“四面是群山,是限制生活的群山。山间一块巨石上写着‘热孜亚,我爱你。2000年7月13日。四年之后我读到这无名者写给白云的誓言。”

写作一个地方,实在与一个人的气质学养大有关系。

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必然有其独一无二的语言识别系统,组成值得信任的文字,铭记在心。

2000年10月,周涛先生名为《山河判断》的散文集在上海出版。一时间,这本书加强了我们对新疆精神的一种判断意义的体认。让我们产生重新体察一些实质内涵的契机。对沈苇一首诗《混血的城》的评析中,周涛说新疆的一段话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我承认,我太爱它了,我已彻底被它征服。……新疆怎么啦?新疆很好,新疆自古就是英雄好汉驰骋的地方,现在仍然是。”

现在仍然是。“新疆是个好地方。”对新疆的误读、误解、误信,言不由衷的语无伦次,应该越来越少才好。沟通心灵的文学笔触,会轻轻地揭掉那种虚假而幼稚的标签纸。

猜你喜欢
昌耀周涛西川
我写作履历中的“昌耀时间”
刘湛秋鼎力相助昌耀的故事
五月礼赞
登剑门关
韩作荣:昌耀生命中“贵人中的贵人”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测试题
体验
西川村,最后的孤独者
周涛新著《天地一书生》
太阳说:来,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