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狄亚的艺术

2020-05-26 12:05曾子桐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复仇人性艺术

曾子桐

摘  要:剧场里朗读美狄亚那抑扬格三音步的独白,“我宁愿上三次战场,也不想生一次孩子!”的宣言掷地有声。在《美狄亚》这个话剧中,美狄亚遭受到丈夫背叛后决定向丈夫复仇,可是他复仇的方式不是杀死丈夫,而是选择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而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小说《美狄亚·声音》里,美狄亚不再是为了爱情出卖父亲和祖国、毒死情敌和弑兄杀子的可怕形象,而只是一个美丽聪慧而又独立的女性。然而作为女性,她的这些性格特征在科林斯并不受认可。面对科林斯王的权势,她毫不妥协,敢于挑战至高无上的王权。后来城邦發生饥荒,地震,瘟疫等天灾人祸,再加上她发现了王宫内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一切威胁到王权的统治,当权者便造谣诬陷美狄亚是罪魁祸首,于是无辜的美狄亚便成为了异化社会中蒙昧的一员。对于这个结局许多读者和学者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复仇;人性;艺术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2

(一)《美狄亚》

在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美狄亚》中,伊奥尔科斯王伊阿宋被他的兄弟佩利阿斯篡权,佩利阿斯许诺若伊阿宋从科尔基斯取回金羊毛就把皇位让给他,于是伊阿宋乘着阿尔戈船前往夺取金羊毛。科尔基斯 (Colchis) 的公主美狄亚爱上了前来夺取金羊毛的伊奥尔科斯王子伊阿宋,愿意用魔法帮助他夺取金羊毛,甚至不惜将兄弟剁成碎块来达成目的。伊阿宋十分感动,答应美狄亚会娶她并忠诚于她。他们回到伊奥尔科斯后,佩利阿斯食言,美狄亚又用魔法杀死了佩利阿斯,与伊阿宋双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育有两个儿子之后。然而伊阿宋也食言了,他抛弃了美狄亚,另娶了科任托斯的公主克劳克。为了报仇,美狄亚给新娘克劳克送去了被施了法的皇冠与长袍,烧死了克劳克,又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带着尸体离开。

美狄亚的故事中涉及到魔药的有三处,第一是,美狄亚调配了令人昏睡过去的药水,喂给了看守金羊毛的巨龙,帮助伊阿宋夺取金羊毛。另一处出现在美狄亚施计帮助伊阿宋杀死佩利阿斯的时候。她将一头老公羊切碎,合着施了魔法的草药一起扔在锅中煮,使老公羊变成了一头年轻的公羊。佩利阿斯见证了美狄亚的法力后,跃跃欲试,请求把自己也切碎煮熟,遂一命呜呼。第三处是美狄亚向伊阿宋报仇时,她将送给克劳克的皇冠与长袍泡在药水中,克劳克穿上后,衣物就着了火,烧死了她。

被誉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欧里庇得斯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锻炼思想要比锻炼身体重要得多"。他的一部《美狄亚》就留给了后人太多的思考和感慨。敢爱敢恨的美狄亚彻底颠覆了社会上弱女子的形象。她甘受千秋万世之谤而作出的自由选择,阐释了历史的、哲学的、审美的和现实的多重意蕴。酿成最终悲剧的绝对不止美狄亚本身,而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社会背景等因素共同造成的,这不仅是这一场人性的悲剧,更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悲剧。

从美狄亚身上,我们能看到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子。她们不屈服于任何人,不会轻易地妥协。她们能思考自己活在这世界上的意义,对于情感看得十分认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一切阻扰她达成自己的障碍,一一进行排除,在冷静与智慧的头脑的指挥下,达成目的。这一种具有抗争主义精神的女性形象,表现了欧里庇得斯对女性社会意识的初步觉醒的认识。

(二)画作与时代

沃特豪斯 1907年创作的《伊阿宋与美狄亚》(Jason and Medea) 描绘的是第二个故事。美狄亚正在将一只魔药倒入一只杯中。左下角的炉锅熊熊燃烧,炉火的白烟比起 1886 年《魔法阵》中的白烟要现代主义得多。如果说《魔法阵》中的烟火还是印象派式的光线的舞蹈,那么《伊阿宋与美狄亚》的白烟有着表现主义的踪迹,已经可以明显看到蒙克 1893年《尖叫》的影响。

《魔法阵》中女巫脖子上的乌洛波洛斯蛇化为了美狄亚石榴裙上的印花,象征着生与死的循环,与公羊在美狄亚的法力下死而重生的主题相照应。美狄亚一袭火红色长裙继承了伯恩·琼斯的学徒伊芙琳·德·摩根 (Evelyn de Morgan) 1889年的《美狄亚》中的鲜红裙袍。

然而,比起德·摩根画中那位神情超然物外,轻轻握着魔药的美狄亚,沃特豪斯的美狄亚低头注视着郑重地握着的魔药,面部表情继承了《嫉妒的喀耳刻》,展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意志。而一旁的伊阿宋有些怯懦地握紧了长矛,温驯乖巧地注视着她。

《伊阿宋与美狄亚》中眼神坚毅的美狄亚王后与温良的伊阿宋的对比,翻转了自古希腊至维多利亚时期的传统性别角色。在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的第一场中,我们的王后就曾埋怨道:“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如果……我们的丈夫接受婚姻的羁绊,那么,我们的生活便是可羡的;要不然,我们还是死了好。”正是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抗议,让美狄亚决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出一桩桩众叛亲离的行为。她不再是“屋中天使”,而是主宰屋子的王后。也许美狄亚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但是她对“屋中天使”的颠覆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德国学者在沃尔与东德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更加多维的视角,Lee的《民主德国文学中的强制自白与性格真相》与Koskinas的《我陌生的来,又陌生的走》两部专著分别从禁忌、自白、个体意识觉醒,谎言、自我欺骗与异化的角度对民主德国时期文学以及沃尔夫的作品进行了深度分析。美狄亚是一个美丽智慧、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的女性形象,善良仁爱的美狄亚最终遭到诬陷、诋毁,受到操纵者煽动下的暴民的迫害,成为了替罪羊,她的悲剧是建立在一场集体迫害的基础之上,她的声音振聋发耽。

抗议屋中天使 (Angel in the House) 形象的拥有自由意志的女人,又激起了男性的抗议:厌女症。美狄亚的故事是对厌女症的绝佳诠释。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的第二场中,伊阿宋曾表达对美狄亚的歇斯底里的极端厌恶: “女人,我好像不应当同你对骂,而应当像一个船上的舵工,只用帆蓬的边缘,小心地避过你的叫嚣!” 维多利亚时期的画家们常倾向于把美狄亚塑造成神经质又歇斯底里的癔病女患者形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费特烈·桑蒂斯 1866 年的《美狄亚》。

(三)厭女症

这幅作品曾经影响了沃特豪斯的《魔法阵》中的女巫形象,《伊阿宋与美狄亚》同样受它影响,含有癔病的气质。患有厌女症的男性把这类女人形容为母老虎、魔鬼;而恰恰是对“试图颠覆女性传统角色”的女人的厌恶,加剧了这类女人的不满与绝望。厌女症与“突破屋中天使的神经质女性”的不可调和,在《美狄亚》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也是沃特豪斯的《伊阿宋与美狄亚》试图探讨的话题。这个不可调和性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爱德华·阿尔比的现代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的女主人就是一位像美狄亚一般的控制欲强,神经质而歇斯底里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流露出厌女症的倾向,整部作品就是一个现代家庭生活在这种不可调和性下发生的荒诞悲剧。女人应在多大程度上追求独立意志而不至于引发男人的厌女症?《伊阿宋与美狄亚》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四)复仇的最后

因为杀死孩子之后,就是彻底把他的一生毁灭了。

在伊阿宋背叛婚姻以前,这个人已经处于从云端狠狠摔在泥潭的状态。成就他的妻子也毁掉了他前半生的努力,失去王位继承权,被国民驱逐,被船友厌恶,身败名裂。

这一切导致他此生的目标“登上王座”只能通过联姻谋得王位继承权实现,所以这个英雄失格的男人,选择背叛有血腥恩情也毁灭了他的发妻,背叛此生不渝的誓言,背叛婚姻女神赫拉的庇护。

金箭的诅咒因背叛失效,不顾一切热烈的爱慕转为怨恨愤怒,要给背叛她付出的男人最致命的惩罚。这个人还拥有什么呢?恩人和情敌小公主会给的继承权,于是美狄亚让这两个收留她数年,也抢走她丈夫逼她离开的父女惨死;她与伊阿宋的幼子,身为亲生母亲杀死幼子,还要让他们的父亲知道是何人下手。

自此,名为伊阿宋的男人,失去了他拥有的一切,所有的希望都覆灭了。

比起直接杀了他,让他痛不欲生才是更痛快的事。

希腊人那边无人埋葬无法进入冥界,自裁是重罪,而伊阿宋无论是撞剑还是被腐烂的阿尔戈号砸死,都是非正常死亡,连冥界都去不了了。

参考文献:

[1]论“愤怒”的悲剧——以塞涅卡的《论愤怒》和《美狄亚》为例[J].徐芹芹.2019.10.

[2]科任托斯城的异邦人——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的他者意识[J].苏钰琪.2019.1.

[3]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C].柳娇.2018.9.

[4]对夏恩托绘有《伊阿宋和美狄亚》陶盘的图像学解读[J].罗小华.2019.6.

[5]美狄亚母题的世界性及其在德语文学语境中的特点[C].卢铭君.2018.2.

[6]张赟.中西神话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卲倩.独特的女性文化魅力[D].吉林大学2009.

[8]王丽芳.美狄亚问题的伦理学解读[D].山东大学2010.

[9]薛新秀.惊世骇俗美狄亚[N].中华读书报2008.

[10]董闪.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新神话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1]刘雪杨.《美狄亚》悲剧形象探讨[J].2014(24).

[12]齐快鸽.女性的悲歌与文化的反思——试读克·沃尔夫的《美狄  亚·声音》[J].外国文学动态,2007( 2) : 18-21.

[13]Bargatzy, Thomas,Inge(1978). Die Rolle des Fremden beim Kulturwandel, Hamburg: Grin.

[14]Dihle, Albrecht,Inge(1961). Die Traumdeutung.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Bücherei.

[15]Friederich, Wolf,Inge(1997). Moderne deutsche Idiomatik[M].Max Hueber Verlag,München..

[16]Freud, Sigmund, Inge(1970).Das Unheimliche. In: (Hrsg.) Alexander Mitscherlich, Angela Richards u. James Strachey: Studienausgabe. Band. IV. Psychologische Schriften. Frankfurt am Main: Lang.

[17]Lee,H,Inge(2000).Gestndniszwang und “Wahrheitdes Charakters” inder Literaturder DDR[M].Stuttgart: Verlag J. B.Metzler.

[18]Koskinas, N.I, Inge(2008).Fremd Bin Ich Eingezogen, Fremd Ziehe Ich Wieder Aus[M].Würzburg: Verlag Konigshausen & Neumann GmbH.

猜你喜欢
复仇人性艺术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纸的艺术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功能与人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