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的饺子和样子

2020-05-26 02:06齐世明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罪葛优饺子

齐世明

想起文友阿福的贴子:生活就像水煮心形冠状饺子,不小心某些饺子破皮了,虽然和没破皮的一起煮,会坏了一锅饺子的品相,难道就非得把它扔掉?问得甚好!饺子破皮不是饺子的错呀,眼前凶猛袭来的冠状病毒疫情也是一样:武汉人,没有原罪;湖北人,也没有原罪。每一个武汉人乃至湖北人都是应该被特殊善待的“饺子”!是的,是需要特殊善待,因为他们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在一些地方、一些场合承受着不应该有的冷遇,甚至被围追堵截……我们常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湖北有难了,八方当如何?“唇亡齿寒”“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成语不都是在谆谆教诲后人么?更何况我们同为共和国公民,属“一奶同胞”,不是更当“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万众一心”么?怎么能够“以邻为壑”?瘟疫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面对灾难的态度,是区别丛林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分水岭。我们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汉人!17年前的非典,廣东是肇始区;今朝,武汉首当其冲。若有朝一日,你所在的城市成了“第一块倒下去的骨牌”,你作何感想,又希望“邻居”们如何处之?

再说样子。鼠年春节“格式化”了,“宅、戴、洗”,成了全民日常“三字经”。遍地宅男、宅女,都用“葛优躺”的姿势躺着。想到“躺着也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这话靠谱,自己正是一员,不禁莞尔。

由“葛优躺”的姿势,想到样子,一种思维定式,一种传统性、“传染性”的标准的姿势、家喻户晓的样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句现代词汇,像收发室,只知收发、传达。某些地方的一些干部,是不是惯于做这种“收发室”呢?例子是现成的。疫情暴发之际,也是旅游旺季,500多万人出了武汉,多回乡探亲者,也不乏自驾或参团旅游者。到了你的地区,如何处之?按照“传达室”逻辑,我只管堵住武汉人别进来,别的嘛,没想……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人已经到了,你还是只管堵么?有些地方真就这么做了。结果造成有些游子有家难回、无吃无住的无助境况。随着事态的发展,这类做法受到质疑。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什么样子,不当撞钟和尚,不当“收发室”,不能只知上传下达。于是,湖南的所有市州,海南的三亚、广西的桂林等地方,都辟出酒店专门接待湖北武汉游客……人们欣喜地看到更多扑向疫区的逆行者的样子。这一批批逆行者的样子,就是真正英雄的样子。神圣的白衣代替了喜庆的红,成为新春最令人动容的颜色。

摘自《今晚报》2020年2月6日

猜你喜欢
原罪葛优饺子
饺子
“葛优躺”让葛优赚大了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罪与罚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华为在美国人眼里大概有“原罪”
包饺子
中层:大企业病的“原罪”?
包饺子
和葛优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