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速 促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2020-05-26 02:03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化融合素养

本刊编辑部

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教育逐渐形成了开放性、大众化的教育新体系,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改变了传统教育发展业态。相对而言,传统教育框架和发展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要共同去探究和讨论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在融合提速中,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教育现代化视野下,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相关内容不断增多,基础教育环境全面优化。从基础教育环境出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如下:

一是“三通两平台”逐渐形成。截至到2018年底,全国中小学校园接入互联网率达到96.7%,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到92.3%。网络技术正在对基础教育环境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公共的教育平台初步建立,“三通两平台”的打造,革新了传统基础教育环境,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助力。

二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以强化。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强化,直接关乎技术与教育的完美融合。相比于传统的固化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更多创新型的内容,也使抽象知识更立体,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

三是教育信息化成主流教育模式。信息技術的快速发展,带给教育领域多元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信息教育可利用资源更多,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来优化教育环境,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内容的创新。久而久之,教育信息化势必逐渐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缓解教育压力,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必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保障。但要注意,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还需提速,要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如人工智能、5G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推动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此将关注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资源优化升级。结合基础教育资源,要做好围绕信息技术的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从而达成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如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多元的渠道,让教育资源可以发挥最大效用。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资源的补充至关重要,做好内容过滤,开发绿色资源,在实现“资源找人”的基础之上,达成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目标。

二是强化师生信息素养。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但想要信息教学持续发挥效用,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保障。从教师的信息素养角度着手,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决策者,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全过程优化,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的优化,使学生的体验感得以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效果。学生的信息素养,指的是学生对信息教学的理解程度,当前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着相对全面的了解,其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够与教师形成有效配合。

三是深化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和影响,在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的创新上,势必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在顶层设计方面要做到内容的全面优化,建立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明确发展目标,并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促进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总之,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速,关系到基础教育环境的创新与发展。教育现代化视野下,未来的基础教育,必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走向新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优化融合素养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刚柔并济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破次元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融椅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