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悦读的尝试

2020-05-26 10:06李红利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祥子虎妞老舍

2019年上半年,我在竞存中学等六所中小学对部分师生进行了有关新教材、新课标实施情况的调研。从问卷统计和师生座谈中发现,多数学生家庭藏书量少甚至没有教科书之外的图书,名著书籍资源不够充足;绝大多数父母既没有自己阅读学习的习惯,也没有为孩子读书陪孩子阅读的习惯;教师布置名著阅读任务后,极少检查阅读结果并开展相关活动,学生缺乏兴趣,安排的阅读流于形式;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阅读的兴趣。总之,名著阅读虽然走进课标、走进教材,但仅限于此。我们设想的学生实际、自主的阅读,并没有大范围、高概率出现。比较小学和初中学生的问卷和与教师的座谈记录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呈明显下降趋势。

怎么办?

6月,为了探索重燃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我和竞存中学麻永炳、乔杰、王晓兵商议,想用课堂时间,想用轻松有趣的笔记方法,想用教师热情而持续的陪读,引导学生拿起名著,悦读名著,爱上名著。

整整一个月,我陪着七年级八班54名学生,手把手从制定阅读计划,到逐章阅读并笔记当堂展示阅读收获,到对感兴趣章节的精读,到写读后感,到交流评比,亲眼见证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名著由冷漠到热情的转变。这篇《祥子不该走上末路》就是我的试水文,希望能够给正在寻找阅读突破之路的语文教师一点启发。

祥子不该走上末路

——《骆驼祥子》一得

《骆驼祥子》读完了,多年之后,再次读它,有点不一样的想法,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回荡,祥子,你不能这样呀?你不该这样呀?二十多章里咬牙坚持,不懈奋斗的祥子,咋就在最后两三章里变成随波逐流走上末路的祥子?

我一点都不能接受,我几次起了用自己这支秃笔重新描画祥子生活的念头,因为祥子突然走上末路,不符合他的性格,不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不符合他身处的环境,不符合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祥子十八岁进城,他淳朴讷言,他勤劳敏事,他善良好强,他敏感善筹。他天生会生活,来到一个环境,他谋定后动,用自己唯一能拿出手的力气试遍了北京几乎所有用力气的活计,选定了拉车。他目标明确,从拉车第一天他就计划有自己的新车。他坚韧不拔,省衣节食,疯狂工作,能一口气攒上三年,还在坚持,还很清醒,知道稍微放低自己的要求,买下自己魂牵梦绕的车,在激动得说话都哆嗦的情况下,仍不忘谋划为自己、为新车庆“双生”。车被抢了,再攒,钱被抢了,仍不放弃,虎妞死了,车又卖了,还不放弃,总之,书中祥子性格的核心就是“韧”,但凡有一点可能,他就决不放弃,他就像沙漠里的骆驼,不管外界的扑面的风沙,不惧白天的酷热和夜晚的严寒,忍着饥,忍着渴,默默地奋进。这样一种性格的人,怎么可能突然放弃,特别是已经再次联系到曹先生,和以前相比康庄大道一般的路子摆在眼前的时候,他凭什么放弃,这是我第一点想不通的地方。

从情节看,祥子和福子的关系并没有时间、地点和机会发展成为生死相许的爱情,甚至连友情都算不上,又怎会因为小福子自杀就糟践自己呢?让我们一起看,祥子和福子正式交往是病中闲聊了几句,而且马上被虎妞赶走了小福子。再就是在虎妞难产和死后忙前忙后照顾了几天,要说这几天,陷入混沌的祥子就能在老婆和孩子的灵前发展出火辣辣的爱情,我是不信的。还有就是小福子自荐,这时祥子是被小福子的爸爸和兄弟吓跑的,因为负担太重了(祥子回头找小福子时,这些负担好像还在,找小福子就找得前后不一)。若说这么一个特别务实的农村小伙子,只为了一句“我会回来的,你等着”,然后因为没等,自杀了,就会作践自己,放弃生活,我还是不信的。这是我第二点想不通的地方。

从祥子身处的社会环境看,他再次联系上了曹先生,讲述了自己以前的生活和想法,再次受邀为曹先生拉包月,甚至可以给小福子也安排一个活计。按祥子心目中的“曹先生”的人品,这个只用寥寥几笔勾画的“曹先生”是个君子样的人物,曹先生肯定会赔偿祥子的损失,肯定会留下祥子帮他用被孙侦探抢走的钱治病,彻底治好后才会让他去找“小福子”,因为这样才不会害人。这是我第三个想不通的地方。前途一片光明,曹先生、高妈都伸出援手,祥子为啥说放弃就放弃呢?

我们文化传统就是善恶有报,祥子这有一个人,一个好人,一個只在心中或犯迷糊时犯错的人,凭啥“靠山山倒,上桥桥塌”。找不到一点活路呢?难道是想让芸芸众生懂得别挣扎了,别努力了,你死定了!!!?这是我第四个想不通的地方。

当然,老舍因杂志发表要在二十四章结束,篇幅有限,仓促结束,祥子不得不末路。还有就是老舍这人性格缺少韧性,古圣先贤,被天帝和上帝折腾得欲仙欲死,死去活来的多了去了,他们都没放弃,祥子放弃了。与其说是祥子放弃了,不如说是老舍放弃了。他把祥子写上了末路、死路。

总之,我认为祥子在《骆驼祥子》的世界里,就不该走上末路!

随后,麻永炳老师对七年级八班和七班学生的《骆驼祥子》阅读效果进行了检测,对比鲜明,差距很大。特别是一个月的共读,七年级八班学生的班级凝聚力、阅读兴趣都有明显提升,实现了我们的猜想,由阅读到悦读,是提振学生阅读兴趣的可行之路。

作者简介:

李红利,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教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721400,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下册

猜你喜欢
祥子虎妞老舍
我家的小猫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对话”小伙伴老舍
因为有条“狗”命
我家的虎妞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老舍《骆驼祥子》中二强子人物形象叙事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