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测量放样新方法探讨

2020-05-27 03:57朱绍勇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站仪控制点桩基

朱绍勇

(中铁二十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61)

现在的高速公路测量工作,要求快速、准确,能够配合上现场施工的工作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升测量效率就是加快工程进度。为此,留给测量放样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对于黄蒲高速公路这类施工任务紧、测量人员紧张的项目,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效率成了施工测量放样的基本要求。

文章主要利用全站仪和RTK对桥梁和路基进行施工放样,通过对比,找到现场放样的新方法,从而提高施工放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 工程概况

黄蒲高速公路K0+800~K25+350段,线路起点位于黄龙县西南约3km安善村附近,终点位于洛川县石头镇党家庄村附近,线路全长约24.55km,位于延安市黄龙及洛川两县。该标段共计特大、大中桥梁41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27座、天桥7座、匝道桥5座、中桥1座。主线路基长度共计17.2km,分离式隧道1处,全长2855m(单幅累计),涵洞30座,通道4座。

2 全站仪施工放样

2.1 全站仪直线段桥梁放样方法

传统的全站仪施工放样,都是对结构物的每个特征点进行计算以后,根据偏距和里程计算出各个点位的坐标。现场根据这些点位的坐标进行放样。对于这些坐标,现场放样时,输入这些坐标会耽误很多时间,并且会加大出错的概率。即使是提前把坐标导入仪器,对于一个很多点的结构物,搜索这些坐标也很麻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以一个桥墩的垫石坐标为例,其垫石特征点位图如图1所示。

图1 垫石特征点位图

通过计算得到32个坐标,会生成以下坐标数据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桥墩的垫石就会产生如此多的数据,再加上桩基、承台、墩身、盖梁等的坐标会更加庞大,再放大到一个桥,放样时需要输入的数据量可想而知。这么多的数据,如果现场放样手动输入,出错的概率会非常大。即使是提前输入好,一个一个坐标调取放样也会相当麻烦。

表1 垫石特征点绝对坐标

因此这种放样方法不太适合黄蒲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的节奏,对此,项目组在测量放样时采取了变通方法。对于直线上的桥梁放样,把控制点坐标转换成施工放样时的里程偏距,以此为相对坐标进行设站,放样时也就不需要再进行坐标输入,只要根据图纸上给出的墩中心里程和偏距进行放样即可。以石堡川河2号桥桥为例,先将控制点坐标转化,如表2所示,这样放样数据就可以得到简化,如表3所示。

表2 控制点坐标转换表

这样数据量就大大减少,一个桥上同类型的桥墩偏距都会是一样的,可以从表中规律看出,里程只需要两个数据,偏距只要8个数据,比坐标计算后进行放样的64个数据,缩小了近8倍。把表3中的数据做成表格,放样时,只要根据测量结果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测量数据的偏位情况,直接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即可,不必再输入坐标进行放样,大大提高了放样效率。同时,由于只要控制点转化正确,放样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输入之类的错误,也可以避免坐标放样时坐标计算错误的出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放样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出错概率。

表3 垫石特征点位里程偏位相对坐标

2.2 全站仪曲线段桥梁放样方法

对于黄蒲高速公路项目来说,大部分的桥都是曲线,因而要应用更加广泛的方法来进行放样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发现公路桥梁结构物的计算,都是根据桥梁结构物中心点以及中心点的法线方向设计的,结构物的各边是法线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计算也是根据这个原则。据此,可以想到,在施工放样时,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墩的中心点和法线方向,建立一个单位的坐标体系进行放样呢?

以石堡川河特大桥1号墩为例,计算出墩中心坐标,并根据偏距计算出一个法线方向坐标,根据这两个相对坐标,用全站仪坐标系功能建立出坐标系,1号墩的垫石坐标就会转化成相应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垫石特征点对中心位置相对坐标

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单墩独立坐标系放样的数据会更加简单,也更直观明了,只要进行测量就可以看出点位情况,可以使施工放样工作彻底摆脱大量的计算和坐标输入。只要每个墩简单的两个点就可以轻松解决,不必再在仪器中频繁地进行坐标查找、放样,可以为施工节省大量的时间。

3 RTK施工测量放样

3.1 桩基的施工测量放样

对于高速公路桩基的放样,对比全站仪和RTK放样成果,在RTK信号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两种测量仪器的放样偏差都在2cm以下,完全符合高速公路桩基的施工精度要求。RTK的放样由于比全站仪节省了建站、棱镜杆后视的时间,而且RTK更加灵活,不受视线的影响,避免了全站仪搬站建站的时间。因此,RTK对于桩基放样来说具有特别大的优势,建议桩基放样,在地势条件和通信信号的地方采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TK进行桩基放样,必须注意控制点的复核。仪器关机重启后,必须进行重新后视,放样完成后也必须进行控制点的检核。

3.2 路基的施工测量放样

黄蒲高速在黄龙洛川段路基大部分都是深路堑和高填方,用全站仪放样就会相对困难,因此黄蒲高速公路项目的路基测量全部采取RTK进行测量。路基开工前现在路基附近布设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以便测量放样时RTK的校正和检核。

黄蒲高速公路线路过长,为了解决基站架设的问题,RTK统一采用了网络通信模式,节省了频繁架设基站的时间。只要1台基站,每天在项目部架设,不需要看护人员。现场只要1人就可以进行放样工作。为了提高RTK的使用精度,把黄蒲高速公路项目的所有控制点导入数据,用静态测量测得的经纬度坐标进行全控制点校正,保证全线放样的顺接,校正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RTK点校正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水平残差最大值为1.1cm,垂直残差最大值为1.6cm,完全符合路基施工的精度要求。也可以从表中发现控制网整体校正结果精度较高,比传统的现场采集数据、现场校正,精度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校正的网形控制范围更大,放样更方便,不用频繁进行点校正。

为了进一步简化路基施工放样工作,统一对全线曲线要素计算处理后,导入RTK手簿。路基现场放样就可以使用RTK道路放样功能,根据里程和偏距放样出现场位置。内业处理是把路基边坡种类和段落里程统一整理,每一种坡比类型,都统一整理成一个断面,按边坡高度计算出每一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在图上标示清楚,统一整理打印成册,就可以把繁杂路基施工图纸转化成几页简单的数据。解决路基放样时边看图边放样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在现场施工放样的计算量。路基坡脚线和开挖线放样时,需根据地形判断需要放样的开口里程,保证不同原地面在同一平台位置的地方至少有两个点。对于台阶上的点位,为了节省时间和保证台阶的顺畅,直线上统一20m进行放样,曲线上10m进行放样。用RTK放样可以避免全站仪放样视线受阻的问题,也可以减少现场需求的人员。

4 结论

逐墩单独坐标系放样和路基全面采用RTK进行施工放样,确实可以提高现场施工放样效率,减轻内业计算的数据量,降低内业计算出错的概率,在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放样中可以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全站仪控制点桩基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全站仪中间法在矿山高程测量中的应用——以河南镇平县地形测量为例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车载全站仪位姿估计方法研究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非徕卡全站仪在GeoMos软件中的应用研究
SDCORS在基础地理信息控制点补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