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宁:出征千里战疫情

2020-05-28 02:34
江淮法治 2020年6期
关键词:护目镜方舱出院

杨晓宁(中)和同事为出院患者布置的“出院墙”。

2020年3月18日下午,阜阳市人大代表、援鄂医护人员杨晓宁乘坐专机跟随首批返程的安徽省支援武汉医疗队抵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在武汉抗疫一线,杨晓宁和同事一道用过硬的医疗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但治愈了病患,更温暖了患者的心。

主动请缨 驰援武汉

2月15日凌晨1点,界首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晓宁接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支援武汉的通知,那一刻她心情十分激动。“这回终于轮到我上战场了。”杨晓宁是一位有着27年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她通过积极自荐才争取到了驰援武汉的机会。在支援武汉疫情防控期间,杨晓宁担任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安徽省医疗队舱内护士长。

每天,杨晓宁和同事都要提前将近2个小时为工作做准备。凌晨3点的班,1点半就要起床,2点钟上公交车,半小时车程到达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半个小时穿好防护服,3点准时接班。

杨晓宁说,相比室外的温度,舱内温度要高得多。穿着自己的衣服,再加上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等,每走一段路就会挥汗如雨,护目镜花掉,全身像在蒸桑拿,衣服能拧出水来,前2个小时人会感觉很热,后面几个小时出汗衣服变凉,再后来又能暖干。

下班后,医务人员要排队脱防护服,一套衣服脱下来加上全身消毒需要一个小时。要经过两道门、三个缓冲区,第四道门才能出舱,一遍流程走完至少要洗手15遍以上,个中辛苦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在长达6个小时甚至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方舱的医护人员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出舱后的自由呼吸是她们最享受的事,每次出舱的那一刻就像重生一样。“能好好呼吸真得劲!”杨晓宁笑着说。

回到酒店,还有一个程序等着她们:反复冲洗多次,直到手脚再次发白、起褶为止,过程很繁琐,然而,这是消毒防护的必须程序!这一通折腾下来,她们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虽然很累,但是内心却感觉无比的充实和满足。

在武汉一个多月的时光,杨晓宁由刚开始时的身体饱受煎熬,到后来慢慢适应了全副武装的日子。大家都清瘦了许多,然而却愈发斗志昂扬。

她时常给自己打气,因为她是老大姐,同事很多都是小姑娘,杨晓宁也害怕不慎被感染,也害怕回不去,但是一句常听的歌词时常在她脑海里出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她常说:“我不是英雄,但我要踏着英雄的脚步前进!”

护目镜、口罩戴久了,杨晓宁的脸上形成了压疮。有时在镜中凝望脸上这些深色瘢痕,她会微微一笑,她觉得这是自己为武汉拼过命的勋章。它们会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淡去,但会永存在她心里。杨晓宁说,这将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她会永远为此而自豪。

拼尽全力 冲锋在前

在方舱医院工作期间,杨晓宁一直牢记出征前对院长的承诺:“一定会带同事们打个漂亮仗”。她带领同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迅速投入备战状态,通过岗前防控知识、制度流程、防护标准的培训。她用温情温暖病患,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贴心做好每一个细节。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新冠肺炎患者尤其要提升自身免疫力以抵抗病毒。面对不少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杨晓宁和同事们琢磨出了很多方法提升他们的精气神和战胜病魔的信心。她们在病房为患者表演手语舞《感恩的心》,希望安抚患者的情绪。悠扬的旋律感人至深,有韵律的动作优美流畅,患者渐渐被吸引。杨晓宁动员大家一起练起来,在集体气氛的带动下,患者们纷纷跟着舞动起来。身体动起来,心也就慢慢放松了,患者脸上沉重的表情渐渐轻松起来。杨晓宁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首战告捷就要趁热打铁,杨晓宁同伙伴们一起将中医五禽戏融入到患者日常锻炼中,她在打开患者心扉的前提下,再辅以五禽戏疏导积郁的情绪,通过五禽戏中的鸟戏练习,增强患者呼吸功能,很快病区就隐隐流动起了欢快的情绪。慢慢地,患者的眼睛里开始有神采了,她知道,这是患者对治愈身体的殷切希望、对早日康复的热切期盼。杨晓宁动情地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有着英雄的人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勇敢抗击病毒的精神让她尤为感动。

杨晓宁这套提升正气组合拳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制作心愿树。她和同事利用休息时间,用无纺布编织袋做成一颗“希望之树”,让患者写下心愿贴在上面,种下希望之树,结下希望之果。当这颗“希望之树”树叶渐渐丰盈之时,树下围观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他们阅读着别人的希望,品味着自己的希望,内心都在悄悄攒起一股劲儿———待出院时已是百花齐放,而他们会为梦想奔忙在春天柔媚的阳光下———这也是生命重启的时刻,真好啊。

有8位患者要出院了。杨晓宁难掩心中的激动,她想为他们留下一些特别的回忆。她和同事用剪纸剪了很多苹果和26羽和平鸽装饰在墙面,象征着和平鸽引领着平安飞出去。当出院的8位患者看到这一幕时,顿时热泪盈眶。杨晓宁说,她希望出院的患者能够彻底释放心里的痛苦和压抑,心愿树代表着爱和希望,而为患者举办出院仪式则是希望他们记得在方舱的时光,记得爱永远在他们身边。有一次28位患者一起出院,在心愿树前,患者和医护人员互相鞠躬依依道别,而这一幕正好被卫生部医疗质量评价处负责人看到,他感叹道:将来这会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每次送别不同的患者出院,杨晓宁和同事都会举办不同的送别仪式。离别的那刻,患者可以让眼泪肆无忌惮地流下来,而杨晓宁她们却不敢———护目镜哭花了就不好用了。

杨晓宁说,在方舱,她每天都会遇到令人感动的事,而收获更多的是温暖。

英雄归来 仍为履职忙

离家一个多月,3月18日,杨晓宁乘坐专机跟随首批返程的安徽省支援武汉医疗队抵达合肥,开始为期两周的隔离休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晓宁说,她身为一名人大代表、白衣战士,履行岗位职责,冲在一线,责无旁贷。关键时刻,她用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杨晓宁在支援武汉疫情防控期间,除了事无巨细地做好工作之外,身处当时疫情最严重的一线,她从人大代表的履职角度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杨晓宁说,她将会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从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多方面深入调研思考。

连续担任两届阜阳市人大代表的杨晓宁一直在关注医疗相关领域内的问题。2017年,她提出了培养“医养结合型”养老、康复等护理人员的建议以及规范医保资金使用、落实依法督查监管的建议。2019年,杨晓宁提出创建医疗市场良性竞争、落实依法督查监管的建议。她建议,要落实政策提升社会办医质量,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参保人员可对获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自愿选择;要监管到位,实行联合惩戒和专项治理,净化行业发展环境,通过对医疗服务的有效监管,推动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实现医疗服务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作为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人大代表,杨晓宁时刻关注着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她说这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不用心。

杨晓宁在悉心护理患者。

猜你喜欢
护目镜方舱出院
护目镜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显示护目镜裂纹故障分析及改进
平视显示护目镜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科思创宣布追加护目镜捐赠量至15万副捐赠总价值达560万元人民币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一种整体式垂直扩展方舱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