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电商印记”

2020-05-28 02:27邱江勇
中国电子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京东供应链

邱江勇

以椪柑闻名的铁炉白族乡是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最偏远的乡镇。春节前后正是当地槛柑上市销售的时节,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果农们犯了难。铁炉白族乡每年椪柑产量在130万斤左右,由于线下运输与销售受阻,30多万斤椪柑滞销。

短期内,京东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类似的农产品滞销信息。在这非常时期,有着强大供应链能力的电商平台作用凸显出来。2月10日,京东紧急开通了“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发布25项助农措施,通过京东生鲜、七鲜超市、七鲜生活、友家铺子进行全渠道、多业态落地。

椪柑快速上线销售。仅用一周,鹤峰县的50吨优质椪柑便打开销路,解决了350户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同样受益的还有陕西长武的果农、四川大凉山德昌县的草莓种植户……将滞销农产品提供给需要的城市消费者,京东建起一条打不断的“绿色高速路”。

10天帮扶3.4万贫困户

“欢迎各位网友在线观看我们今天的‘京东原产地助农直播,原价89元的特大苹果12枚,秒杀价55元!”3月3日下午,长武县县长温志刚来到长武县特产馆通过京东直播线上推介“长武红”苹果。

温县长直播带货本是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没成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累计订单量达1.37万单,销售苹果11.96万斤,成交额54.6万元。

几乎同时,四川大凉山德昌县王所镇每日采摘的草莓滞销。接到当地求助信息后,京东专门成立了“大凉山草莓行动小组”,在安排好采购和流通环节后,协调线上营销资源向滞销农产品倾斜,3天帮助大凉山销售滞销草莓11万斤,金额130万元。

数字化的供应链打破了农产品因疫情出现的滞销困境,有着强大供应链能力的电商平台作用此刻凸显出来。

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电商作出重要的贡献,不仅是保障物资、驰援武汉,保障民生、稳定物价,还让电商与物流结合形成现代化物流体系,从而给广大农村经济的模式创新带来突破机会。

助农并非简单上线销售产品,需要统筹仓储、配送等资源,保质保时地将产品送达。农产品上行考验的是供应链的综合实力,而这恰恰是京东多年来持续打造的核心能力所在。

疫情期间,京东快速调整冷链运输线、整合平台资源,短短十余天京东生鲜助农频道即销售滞销生鲜农产品达3900吨,累计帮助超过3 4万户贫困户打开了农产品销路。

“跑步鸡”藏着黑科技

我国的贫困地区大都资源丰富,但产品蕴含的商业价值得不到有效挖掘。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京东打破了壁垒。

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技术和服务是京东增长的新动能,也是其扶贫最重要的手段。在扶贫实践中,京东将农业与数字科技结合,基于AI、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帮助农业提高数字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长白山区,京东大力推动“AI养猪”,应用AI猪脸识别、IoT、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实现了机器人饲喂、全程可溯源。“AI养猪”将每头猪的饲养成本降低了80元,推广到全国养猪业每年可以节约行业成本至少500亿元。

在内蒙古蒙清县的京东农场,依托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清晰可见,让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数据化。

我国90%的贫困地区分布在林区、山区、沙区,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是破解“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钥匙。

京东集团副总裁龙宝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自2016年投入电商精准扶贫以来,京东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并与各地区富有特色的产业带相结合,打造形成基于大数据、云计算、AI、IoT的智能供应链。

从传统供应链到智能供应链,正如从传统基建到新基建。疫情是一面镜子,京东数字化的智能供应链打破了农产品因疫情而出现的滞销困境,不仅解决了农户最为头疼的销售问题,也突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困局,成为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截至2019年12月底,京东帮助全国贫困地区上线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750亿元,直接带动9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脱貧致富的新加速器

三年多来,京东持续升级扶贫模式,目前正着眼于从全产业链人手打造闭环的扶贫机制,京东称之为“3.0模式”,希望将其变为脱贫致富的新加速器。

扶贫不是简单授人以鱼,需要完整的生态链,只有这样,扶贫产业才能更具生命力,发展才可持续,脱贫质量才能提升。

不同于以往1.0时代的“捐钱捐物”,2.0时代的变“输血”为“造血”,京东“3.0模式”以品牌化为核心,基于产业互联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助扶贫产品品牌化。龙宝正告诉记者,这将改变扶贫产业徘徊于低附加值的现状,增强产品和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引导贫困地区真正走上致富路。

2017年,京东“跑步鸡”成为网红,这种肉鸡“跑够100万步”才能上市销售,全养殖周期使用区块链溯源及鸡脚环等物联网技术。京东从养殖,营销推广、技术追溯等各个环节介入“跑步鸡”项目,打遣绿色农特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的品牌,并在更多地区推广复制。京东金融京农贷还为每个贫困户提供4500元免息贷款。在河北武邑县,“跑步鸡”成为贫困户参与度最高的项目,饲养每只鸡可获利约30元,几年来已帮扶贫困户超干户。

脱贫的核心是给农户赋能。在京东“产业+金融+销售”这一精准扶贫的闭环模式中,“京东品牌+产业品牌”形成叠加效应,改变了传统电商“农商不联、产销脱钩”的现状,帮助生产者实现了可持续的生产运作,为走出一条全新的扶贫道路提供了可能。

据龙宝正介绍,京东已经拓展出京东农牧、京东数字农贷、京东众筹、京东农场、京东农业云等业务板块,分别从互联网种养殖、互联网金融、数字产业园、农业大数据产业联盟等人手,为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带提供赋能支持。

通过京东数字化新技术的支持,自2017年起,包括“扶贫羊”“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项目相继落地,参与养殖户成功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并且类似项目在全国多地被复制。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京东供应链
比亚迪集团扶贫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京东健康 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京东健康首轮融资将超10亿美元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京东自家无人机载重30kg飞行30km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