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0-05-28 02:27关学文张帮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衣剂田间药剂

关学文 张帮林

摘要    为了明确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在500~667 mL拌100 kg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水稻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推荐其有效成分用量为120~160 g拌100 kg种子。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09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旱育秧技术的推广,该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常常导致水稻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1-2]。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3-4]。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死亡;轻病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较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为了明确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2018年6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云屏村21组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效。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云屏村21组进行,试验地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3%。麦后直播,播种前用拖拉机旋耕耙匀5~7 cm表土层,2018年6月3日下午进行拌种处理,6月4日下午播种,撒播,播种量为60 kg/hm2。6月5日试验区范围内用20%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 800 g/hm2兑水750 L/hm2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随后试验田块进水灌溉,按麦后直播稻进行栽培和管理。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药剂。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市购,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1.2.2    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镇糯19。

1.2.3    防除对象。水稻恶苗病(Fusarium moniliforme)。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400 mL拌100 kg种子(A)、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500 mL拌100 kg种子(B)、24%苯醚·咯·噻虫悬浮種衣剂667 mL拌100 kg种子(C)、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 mL拌100 kg种子(D)、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mL拌100 kg种子(E)、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20 mL拌100 kg种子(F)、空白对照(CK)。4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6月16日调查出苗率,6月26日调查防效。在秧苗移栽前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00株,记录病株数;在定量播种区(每处理播种100粒种子)调查各处理的出苗数及秧苗素质(包括株高、根长及百株鲜重)[5-6]。计算公式如下: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软件进行Duncan氏新复极差法统计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2.2    防效

由表1可知,处理A、B、C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78.37%、87.66%、95.41%,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随着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用量的增加防效有一定的提高,处理B与处理A、C间无显著差异,处理C极显著高于处理A;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 mL拌100 kg种子处理(处理D)与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mL拌100 kg种子处理(处理E)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83.75%和85.63%,与处理A、B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处理C。由表2可知,各药剂处理水稻出苗率均稍高于空白对照(CK),但差异不显著;百株鲜重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CK)。处理A平均株高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B、C平均株高显著低于CK。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4%苯醚·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在500~667 mL拌100 kg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水稻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且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出苗没有影响,对水稻安全。

4    参考文献

[1] 李春利.水稻恶苗病发生及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8):165.

[2] 李艳梅.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恶苗病防效比较[J].现代农药,2018,17(6):54-56.

[3] 产祝龙.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机理及其病原菌抗药性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3.

[4] 徐伟,李秀钰.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882-12883.

[5] 陈宏州,杨红福,饶鸣帅,等.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3):140-146.

[6] 于建成,潘登,宋立妹,等.2种新型水稻浸种剂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现代农药,2015,14(3):53-56.

猜你喜欢
衣剂田间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田间
田间学农忙
无题
超微粉型水稻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种衣剂选用和使用注意方法
3%咪·恶悬浮种衣剂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