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论权威》视角下的“两个维护”探析

2020-05-28 09:37任芳菲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维护恩格斯

【摘 要】 本文阐述恩格斯《论权威》的写作原因和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探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对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的启示: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权威观为指导;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关键词】 恩格斯;《论权威》;“两个维护”

一、恩格斯《论权威》的写作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英国在18世纪发起了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大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使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时代。这场大革命把世界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也让率先完成这场工业革命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工业革命所创造出的巨大生产力大大改变了社会面貌,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由此分裂为两个阶层——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潮流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深,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趋势,商品积压问题严重,大批的生产企业被迫停产或停工,许多的金融机构面临或已经倒闭,社会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混乱不堪,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深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2、批判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和反权威主义

1871年,巴黎公社在法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雏形的产生,在当时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极大地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恐慌。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武装暴力夺取城市政权的伟大尝试,它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理论宝库,也为后来的国际共产运动提供了经验、铺平了道路。诚然,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小生产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并且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成熟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地步。其次,法国的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他们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镇压不够坚决,公社内部也缺少权威的领导核心。这些主客观原因使这次无产阶级革命无法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无法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巴黎公社的失败使国际工人运动陷入低谷,遭到了资产阶级的残酷镇压,与此同时,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宗派主义,特别是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借此时机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他们炮制了一系列的无政府主义论调和反对权威原则的政治主张,大肆的宣扬自由是个人的绝对权利,无自由即无幸福,自由和权威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他主张立即摧毁和破坏一切国家,只有国家的消灭才有资本、剥削和奴役的消灭。他们把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是“权威主义的共产主义”,并且说马克思“从头到脚都是一个权威主义者”。[1]1872年10月至1873年3月,为批判以巴枯宁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和反权威主义者,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恩格斯写下了《论权威》一文。

二、恩格斯《论权威》的基本思想

1、权威的内涵

以巴枯宁为代表的反权威主义者是十足的反动派,他们只要提到“权威”,便不顾事实地持反对态度。他们若想给某种行为定罪,便会把它说成是“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这句话蕴含两层含义,第一,权威是具有强制性,权威是权威主体在思维上对客体施加的动作,权威客体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问题、办事情,而是要依赖于权威主体的意志;第二,权威是具有不可抗拒性的,权威就是绝对的服从。

2、权威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权威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恩格斯在《论权威》中从不同部门的生产实践中论证了权威是客观存在的。在棉纺厂里,机器不断运转,劳动者按照规定好的钟点开始或停止工作以及生产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等等都是要靠权威来解决的。大工厂的自动机器至少在工作时间上也是由权威保证的。铁路工作的安全顺利运行,除了相关人员的相互协作并依照规定的时间来进行,还必须存在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2]这个意志可能是一个代表,可能是一个委员会,但它一定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船上的人是否能尽快完全服从一个意志决定着他们的命运,这时的权威是专断的权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各生产部门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并正在不断地取代单个部门或单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过程。假设没有权威,那么任何的相互依赖的联合活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联合活动的存在越普遍,权威就显得更加重要。权威的客观实在性也决定了权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力,但是却不能征服自然力,同样不能征服权威。

3、权威与自治的辩证关系

巴枯寧主张个人和社会的“绝对自治”,他认为所有和权威有关的事物都是坏的,而所有和自治有关的都是好的。在《论权威》中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巴枯宁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恩格斯认为,“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3]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权威与自治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权威离不开自治,自治也离不开权威。没有自治的权威,会造成严重的政治灾难,人们的思想会受到严重的禁锢,抑制个人自由发展,阻碍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权威的自治,会导致社会混乱不堪。所以,权威和自治是相对的,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自治都是不存在的,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错误的。权威与自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权威和自治的应用范围会随之变化,当时间、地点、条件发生改变时,社会对它们的需求程度也会发生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这种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对权威的需求就更大。

4、革命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

以巴枯宁为首的反权威主义者认为社会革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废除国家、废除权威,他们的公式是“权威=国家=绝对祸害”,[4]他们反对权威,反对国家,企图以无政府状态代替国家。恩格斯指出:“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5]1871年无产阶级运用人民武装这个权威来与资产者进行抗争成立了巴黎公社,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来维护政权。在经济上,他们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城乡劳动者给予充分的照顾,并成立了管理经济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政权建设上,巴黎公社用新的国民自卫军取代了之前的警察和军队。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与他们把“权威”这个东西运用得太少而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主观上说,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因为当时的法国的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在镇压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活动时,巴黎公社的态度不够坚决果断,它在与凡尔赛作战时,由于缺少统一的军事指挥中心而采取了错误的消极防御战略。巴黎公社的委员会成员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团结和集中的重要性,这种状况使得他们之间难以组织起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他们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没有意义的宗派斗争上,导致革命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三、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对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的启示

1、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权威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威是客观存在的,权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權威形态。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联合活动和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不断增多,权威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权威显得更为重要。纵观古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能够组织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并且这个领导核心具有足够的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它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政党。面对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权威才能把亿万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共同应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只有它才能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权威观为指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新时代坚持“两个维护”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从历史和经验得知,要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治理好,就必须坚决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一项重要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党员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紧围绕党中央这个核心,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同时,权威要靠人民群众的服从才能得到,全党要自觉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全党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自觉坚持权威与自治的辩证统一。各级党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做人民群众信赖的党。

四、总结

学习《论权威》,民众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两个维护”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凝聚亿万人民群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时代造就英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必然。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一定会顺利开展,人民生活会更加美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早日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早日实现。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2][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巴枯宁言论[C].三联书店,1978.76.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巴枯宁言论[C].三联书店,1978.

[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资料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巴枯宁主义[C].人民出版社,1980.

[5] 杨菲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核心[J].社会主义研究,2002(3)9.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74.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作者简介】

任芳菲(1996.0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两个维护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如何有力监督
把“两个维护”放首位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把“两个维护”要求贯穿始终
抓住关键词巧记知识点
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担负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特殊使命
充分发挥工会维护作用积极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