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研究

2020-05-28 09:37朱先锋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创新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缺乏实践创新的原因,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路径:变革学术考评制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创新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检验逐渐发展成为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然而,任何绝对真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都存在其相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应通过实践来检验其自身理论发展的真理性和合理性。不同社会时代存在不同的社会问题,若是以陈旧过时的思想理论来解决当今时代的社会矛盾,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倘若一味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思想来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局势,必然导致其大众化进程中缺乏实践创新,也就不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大众化,要真正实现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质变,就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的表达形式进行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最终合理解决社会矛盾。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问题,彻底改变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从而真正实现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缺乏实践创新的原因

1、功利主义催生的学术低质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相关学术著作的简单堆积,也并非大量论文的低水平重复,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高度统一”。[1]当前中国不少大学的职称评审模式很大程度上都与出版著作和发表“高质量”论文挂钩,为此不少教师疏于对学生课堂的教学和管理,反而本末倒置,醉心于所谓的学术科研基金项目以实现其快速提升职称的目的,往往在一些学术课题、项目和工程上数量较多,但存在相当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使用简单堆砌的方式“创造”出一系列学术作品,无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究其根源,这种学术低质化现象源于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部分学者的影响和侵蚀,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多偏重于对其教学科研理论水平的评估,却忽视了对其本身品德的考量,致使功利主义催生出学术低质化现象,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因此,为防止学术低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就必须从根本上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质量,加大对各级职称评审的监督,加快创新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新授课培养模式,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实现其大众化传播。

2、理论研究方向经院化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密切关注时代特征,防止其理论研究方向经院化,致使其脱离生活实际难以直面现实的社会矛盾。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时,一方面部分研究者自身沉浸于纯粹的“学术思辨”,仅仅注重学术论文等的逻辑思辨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特点。不少学者写文章咬文嚼字,力求理论能够完美诠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并未意识到所犯的“形式主义”错误,这与“形式主义”思想培训是分不开的,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沦为文章的附庸和文字的游戏而已。而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者倾向于“自我放逐”,在已取得一定学术成果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解读渐趋经院化,整日置身于书斋中忙于学术论文的创作,逐渐脱离社会生活的客观实际而渐趋边缘化,经常恣意生造概念而读者却不知其所云。因而有些问题看似争论得热火朝天,但仅限于学术圈本身的极小范围内,对广大受众而言却很难理解其争论的内在本质,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也并不能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和作用,当然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贯的批判精神和实践本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重视现实实践的影响和价值,避免在研究方向和传播过程中对其经院化、边缘化解讀而难以被大众所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永不过时的时代精华,不应被束之高阁,空泛化和脱离实际“边缘化”都不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有之特色,注重社会实践、防止经院化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3、未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带动整个人类社会思想观念等的解放和革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以其面向大众、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蓬勃向前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始终,遵循中国化的时代内涵与发展规律,同时体现自身基本内容和发展特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充分体现文化特殊性,注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进一步彰显其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

然而,在实际广泛传播过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忽视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转而倾向于照搬照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或着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模块化分割而忽略其系统性和整体性,或只注重其基本原理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对其理论解读形式渐趋经院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实践基础,导致马克思主义逐渐脱离实际被抽象化,进而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疏离人民大众,难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也就不能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因此,必须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应深刻总结反思人民大众社会生活实践所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3]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体现当今时代要求,又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质,加强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对于进一步实现其大众化具有现实性和基础性意义。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路径

1、变革学术考评制度

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由功利主义衍生出的学术低质化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学术低质化现象源于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当代中国一些理论工作者的浸染与侵蚀,在选拔优秀人才方面只着重对其教学科研理论水平进行评估,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本身品德和言行的测评,导致学术低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当下的人才选拔和学术交流,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

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含量与学术品位,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创新的重要命题。为防止学术低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就必须真正变革目前的学术考评制度,突出品德、能力与业绩导向。坚持发展性测评与奖惩性测评相结合,充分发挥发展性测评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价值引领,合理有效地发掘奖惩性测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必须完善具有学科特色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针对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性质,完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也应当改进测评形式,完善同行评议制度,注重发挥“小同行”、国际同行的评价作用,设立第三方测评机制。在进行具体学术考评时,除了要考核理论工作者本身的教学科研水平,确保其有职业资格从事相关理论教学和学术研讨工作,还必须对其自身品行和言行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测评。通过落实测评专家评价责任与信誉机制,运用多种专业化模式对教育工作者进行从业资格鉴定和审查,加大对其职称评审的监督,最终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学术质量。

2、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源于实践,同时也必须回归实践加以檢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理,这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注重其实践性,将其大众化的过程视为其实践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体现其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掌握大众进而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过程,同时也是灵活运用其大众化最新成果作为强大精神武器指导大众实践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不应被经院化,更不应脱离实际导致其被边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尤为重视现实实践的影响和作用,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对其经院化、边缘化解读而难以被大众所掌握和运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一贯的优良工作作风,倘若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时刻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势必导致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缺少相应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同志曾重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4]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必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灵活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理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而言,更要做到以身作则,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切实提高其处理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其具体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

3、注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充分彰显文化特殊性,特别注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进一步凸显其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由于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忽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定程度上疏离人民群众,导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一定阻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5]为此,他大量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在《矛盾论》中运用“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等表明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表明应全面角度看问题;运用“相反相成”等表明矛盾具有同一性。通过这些深入浅出的理论诠释,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运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紧密结合,不断凸显其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五大发展理念等最新理论的提出,更为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表达,更为通俗易懂且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运用。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体现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又要彰显独特的民族特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J].河北学刊,2008(1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3]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16.

[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作者简介】

朱先锋(1990—)男,汉族,江苏南通人,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创新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