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审美促进社会进步

2020-05-28 09:45张永权
含笑花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作家诗人

张永权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历史悠久,从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诗经》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以塑造形象的审美来反映社会生活,是其主要特点。《辞海》把它界定为“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专指用语言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称语言艺术。”十分明显,文学和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关系是通过语言艺术来实现的。

鲁迅说,一切文艺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又并非文艺。文学的社会作用和审美特点是一个艺术的统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会作用的文学,是不存在的;没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也不可能对社会有促进作用。就是所谓“唯美文学”,也能净化读者的心灵,促进社会的和谐美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样的文学,反映一个时代的兴衰与进步,代表一个时代的风尚,塑造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各种人物形象,通过读者的审美,在潜移默化中,去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达到认识社会,思考社会中的是非曲直,作出什么是进步的时代潮流,什么是推动社会进步力量的判断,起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一部《红楼梦》成为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曾促进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对封建家庭的反叛。

文学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成为社会前进的号角,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中,都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大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作品,通过艺术开启了人们的心智,激发了社会的生机。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散文,形成了社会百家争鸣的局面。五四运动的兴起和勃发,就发端于以新诗为引领的新文化运动,进而催生了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批革命文艺作品,如狂飙诗人柯仲平的诗歌,《黄河大合唱》光未然的歌词,贺敬之的《白毛女》等,都是激励人民的号角,打击敌人的投枪和炸弹。小到我们周围的一些典型事件创作成的文学作品,如体现“老山精神”的老山诗,反映“西畴精神”的报告文学和散文,一批反映脱贫攻坚的小说、诗歌,汶川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诗歌等,所激发的爱国热情和鼓舞力量,也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我们身边的一些朋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到感染走上创作道路而成为作家诗人,为文化建设作贡献的,也不少。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彝族作家周祖平、米切若张、吕翼,傈僳族作家杨泽文等,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广泛影响,也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作用。

一段时间,出现过片面强调文学的娱乐消遣作用,消解文学社会作用的思潮。甚至出现了习近平同志批评的“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错误倾向,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促进社会进步的。

由于文学是通过审美来认识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文学,就必须坚持思想崇高,艺术精湛,达到美好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的统一。思想上要在高深上下功夫;艺术上,要在创新和精美上探索。而作家诗人,必须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德艺双馨,淡泊明志,志存高远,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创作精品。用精美的作品,去“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有生命的文学,必定是立于社会发展潮头的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作家诗人
作家谈写作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诗人”老爸
愤怒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我和我的“作家梦”
文学作品与数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