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行业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0-05-28 09:35王涛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王涛

摘 要:在“交通强国”大背景下路桥行业职业教育被赋予了培养新时期路桥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文章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三个维度结合行业特色提炼的路桥行业“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以职业院校实际工作为例,从秉承行业文化育人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改革等多角度出发,探索路桥行业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路桥行业;职业教育

201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由此我们必须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2019年9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面向未来,作出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制造”亟需的“大国工匠”,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需要道桥行业的大国工匠。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

一、“工匠精神”在路桥行业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路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产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色和“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的服务属性。目前我国路桥行业这一传统行业正值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每年新增高铁、公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质量、安全和管理等问题都日益凸显。这迫切需要具有行业特色的精神力量来激励和引导本行业科学发展。当代“工匠精神”所具备的“敬业、专业、耐心、专注、执着、坚持、创新、创造”等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正是当下路桥行业发展中亟需的积极健康的行事态度,是推动路桥行业技艺发展和创新的核心动力。作为培养路桥行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更是应该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将蕴含路桥行业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探索“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有效途径。

二、路桥行业“工匠精神”的提炼

“工匠精神”实质就是行业形成的共同意识活动,是共同信守的价值理念,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路桥行业的“工匠精神”是指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养护和管理的长期实践中,路桥人用青春和生命造就的行业传统和职业精神。路桥行业“工匠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路桥行业的具体体现。它的提炼既要立足于路桥行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个性,又要在其中注入开放、包容、创新的时代元素。

路桥行业“工匠精神”可从三个维度提炼,即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认识是从职业者对自己从事职业的观点和看法出发,主要包括职业理念和态度。职业情感实际上指的就是对待职业的情感,主要包括职业热情和荣誉感。职业意志是指人们在职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主要包括职业自持、职业作风、职业。三者之中,职业认识是旗帜;职业情感是动力;职业意志是保障。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促进路桥工匠精神的有效形成。(逻辑关系如下图)

(一)职业理念:从勇于担当、持之以恒的“愚公移山”精神到理论扎实、务实重干的“开拓者”精神

职业理念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期望实现的目标信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关于路桥建设的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作为路桥行业“工匠精神”的思想基础,“修路架桥、至死不渝、久久为功、造福子孙”是路桥人最执着的追求和最虔诚的信仰。光阴荏苒、物换星移,但愚公移山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从跨越王屋太行之路到连接珠港澳的跨海大桥再到埃塞俄比亚的中国高速铁路,在我国交通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这种“开拓者”精神更是路桥人在传统精神基础上赋予的新时代内涵。现代词语用法上,“开拓”多与“创新”相连,“开拓者”的外延包括“开拓创新、前赴后继、敢为人先”。理论扎实、务实重干的“开拓者”精神更能体现现代路桥人的时代特征。

(二)职业态度:从“乐业载道、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精神到“恪守忠职、无私奉献”的“勤道者”精神

职业态度是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时对职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最基本体现,主要表现为“敬业”。“献身大道跨长空,烈日冰霜伴夏冬。承踩扛压迎送乐,为因大众一前程。”是现代诗人左河水的作品《铺路石》。铺路石指在架桥、铺路、地基中用于底层架构。其特点是抗压,坚韧。“铺路石精神”是指如铺路石一樣默默无闻但承受压力不屈不挠,甘心奉献的精神。四通八达的路,飞架南北的桥,铸就了经济腾飞的辉煌,而建路人、养路人、管路人却站在繁荣背后,面对的是荒凉寂寞、风吹日晒和昼夜坚守。“勤道者”的外延包括默默无闻、恪守忠职、无私奉献,这就是路桥人的敬业精神。

(三) 职业情感:从“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归属感到“心路相融、路通心畅”的荣誉感

古有文“好之不如痴之,不痴不成才”,“书痴者文必工,世痴者挤必良”。实际上指的就是对待职业的情感,主要包括“热情”和“荣誉感”,在职业行为上的最终表现为“爱业”和“乐业”。路桥人要把工作当修行,通过修路来修炼灵魂,养路来滋养身心,而这一切都是从热爱开始,赋予激情,以“心路相融、路通心畅”的荣誉感来从事路桥事业,来寻找人生最大的快乐。

(四)职业意志:“钢、砂、砼”路桥三特质精神

(1)自持:“坚韧恒毅、创新进取”—“钢”精神

职业意志是指人们在职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表现在持之以恒的自觉性和始终如一的职守。钢具有抗压、抗剪、抗磨的特性,是构成各类工程项目的框架和支撑工程的主心骨。“钢的坚韧”其外延包括:坚韧恒毅、百折不挠、永不止步。一代一代路桥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勇于面对道路不通的荒山、流水湍急的江河或烈日烘烤的郊野,善于挑战、敢于拼搏,始终坚韧不屈、百折不挠,不断攀登路桥行业技术之巅。

(2)作风:“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砂”的精神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砂石虽小,汇聚成片侧成海。“砂的精益”其外延包括:小中见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它表现出路桥工匠们对工作品质的要求,也体现在工程作业时的一丝不苟,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严谨求实。从建造于峡谷绝壁之上的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到审美和艺术典范张家界玻璃大桥,再到横跨河流海洋的交通枢纽杭州湾大桥等,这些著名路桥奇观无论从建造难度还是形成的风景都堪称路桥精粹。“筑路先筑人,筑人先筑魂”,正是路桥人的“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使中国路桥工程在世界桥梁史上永载史册。

(3)协作:“团结合作、融会贯通”—“砼”的精神

砼(混凝土的别称),由水泥和原石组成,坚硬、耐用、持久使它成为工程建设的必须用品。“砼的凝聚”其外延包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包罗万象。砼的凝聚、包容、团结的精神体现在路桥人身上,形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精神,使得路桥技术不断突破、转化、效益倍增。千万路桥人共同架设出千丈飞虹、共同铺设出万里征途,共同铸就出路桥辉煌文化。

三、路桥行业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系为例”

(一)秉承发扬“桩·基”文化的育人理念

桩基,从说文解字角度上讲包含“桩”和“基”两种物质形态,这两者是路桥工程的基础根本。这中路桥文化为道桥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指明方向,即培养“在路桥行业一线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维护和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全系秉承发扬“桩基”育人理念,第一层涵义是指教师默默坚守,甘为人梯,延伸涵义是“乐业、载道、奉献”;第二层涵义是学生潜心修炼、精益求学,延伸涵义是“笃学、承志、自强”。由此可见,“桩基”育人理念高度融合了路桥行业“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道桥系教师秉承“桩基”育人理念,不断参加工程实践、各类生产实训和先进技能培训,为更好地传道授业强化自身——之所谓“精业”。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造,高效课堂创建和精品课程建设,提升教科研水平——之所谓“勤道”。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路桥学子秉承桩基文化就是要“沉得下去”做到潜心学习、打好夯实的专业基础;也要能“扛起来”够成为支撑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的中流砥柱,肩负起交通建设事业的伟大使命。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和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来培养和塑造,蕴涵“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职业学生“工匠精神”有着其他教育活动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突出“职业”特色,在科学合理机制基础上有效推进“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

(1)思政课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搭建层次合理的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培养职业学生崇尚科学、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健全心理品质和坚定信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院注重利用多学科交叉来研究搭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目标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并辅以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理论内容。为此我校还进一步推动各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将思政教师分编到专业系室,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此项改革工作为教师开展思政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如我院思政教师在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高职学生道德成熟和人格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为人类发展修路”的崇高信仰,“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职业理念。结合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爱路、敬路”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2)努力推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职业教育改革,拓展多种有效途径。

教育资源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凡是有利于育人功能发挥的主客观条件,都应该成为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我校利用北京市交通委的直属院校的历史渊源整合行业资源,努力推動集团化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技术技能训练的场所和工匠精神培养的真实工作场景。道路桥梁工程系正在积极探索与北京市政路桥集体、首都养护集团,北京潞运建设工程监理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展工程师学院建设。通过建立德育示范基地,聘请企业劳模担任“德育教师”做工匠精神的有效榜样。学生通过参与行业“路政杯”,“员工技能大赛”等活动的组织和参赛,不断增强 “坚持、专注、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的路桥人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3-11(02).

[2] 俞诗京、崔丽敏.交通运输文化建设要素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11(12).

[3] 唐克.公路行业精神的提炼[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8).

[4] 王宇燕.新时代仍需弘扬愚公移山精神[N].人民日报,2015-06-09 .

[5] 王晓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7

[6] 学习型员工.素质建设工程教研中心.传承工匠精神 争做优秀员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