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平衡的天平”

2020-05-28 09:45刘霏仪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罗曼叙事学

刘霏仪

【摘 要】罗曼·波兰斯基,从波兰闯进好莱坞,被称为“罪恶大师”。执导了无数留名影史的黑色电影,常聚焦于人际关系的虚无。从处女作《水中刀》到《苦月亮》《杀戮》《不道德的审判》《唐人街》《穿裘皮的维纳斯》……

【关键词】罗曼·波兰斯基;权力机制;叙事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98-01

在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中,人际关系往往像一个天平,充满压制、反抗、地位反转。权力初始状态到某个关键点开始失衡,两方进行对弈,之后权力到了一个新状态,再次此消彼长。直到一方的权力被完全剥夺,或者权力机制整体消解。

一、身体——放纵与束缚

在“罗曼·波兰斯基式”人际关系中,权力在形而下的层面上直接表现为身体上的控制。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往往安排“身体被控制”这一情节成为权力失衡的关键情节。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苦月亮》中,奥斯卡因为车祸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以此为节点,奥斯卡和咪咪的地位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去“行走的能力”不仅意味着身体受限,也意味着性能力的缺失。性吸引力是异性权力天平上重要的“筹码”。就像奥斯卡被禁锢在轮椅上一样,咪咪通过婚姻将奥斯卡禁锢在自己身边。在获得权力压制的公式中,控制身体和控制精神是同步的,两人处于权力上风时,不约而同将对方禁锢在自己身边,通过打压对方的自尊来换来另一方的顺从。

身体上的控制不只表现在两性关系之中,在同性的对峙当中也有所体现。波兰斯基的处女作《水中刀》里,年轻的男子身上也有这种性吸引力,即使丈夫在社会地位上、人生经验上,都企图赢过年轻男子,但是权力天平依旧向原始的身体力量倾斜。影片最后的悲剧便来源于那把“刀”,“刀”和《苦月亮》中的“枪”一样,是伤害身体的,也就是打破权力平衡的。在某些节点上,面对权力失衡的曾经掌权者手持“凶器”出现,打破整个权力机制,《水中刀》里被丢进水里的刀和《苦月亮》中那把枪,都有着这样的隐喻。

二、语言——诉说与倾听

在波兰斯基的很多电影中,情节随着对话推进。《穿裘皮的维纳斯》《不道德的审判》《杀戮》都是小场景、少人物的话剧式电影,突出权力博弈。在真实和谎言、委婉和直接、诉说与倾听的世界里,权力机制产生了。

在《穿裘皮的维纳斯》中,托马斯想要从旺达身上得知的一切都得不到回答。旺达总是通过开启一个新话题来回避托马斯的疑问。旺达一次次避开托马斯关于自己身份的疑问,主导话题走向。旺达像一个指路人,通过话题的导向对托马斯进行洗脑。随着“失语”,充满骄傲的托马斯渐渐被夺走了权力。

在《不道德的审判中》,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审判,柏丽娜试图在可能的嫌疑人身上,夺回自己曾经被夺走的权力,“女人只有拿着枪的时候才和男人是平等的”。在被施暴以后,一直缺失的權力使柏丽娜对于权力的需求日益膨胀,妄图通过各种方式补偿自己的权力缺失,其中就包括步步紧逼的语言攻势。

《杀戮》的故事十分简单,围绕着两个小孩打架的事件,两对父母聚在一起讨论此事。两方在第一回合中保持着表面上的尊重,尽力掩盖轻蔑。因为他们确认对方不敢对自己轻视。在初始模型当中,两方权力都维持在基准水平之上,充满把握住局势的安全感,也没有强烈侵占对方的意愿,因此在语言的表现上,两方都摆出很好的合作态度。

直到第一个节点,南希吐到了潘妮喜欢的杂志上面,权力便开始失衡。潘妮被激怒了,她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毁坏了自己珍贵的物件,更代表资本对于所谓情调的轻蔑。当潘妮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可能陷入下风之后,隐藏在她心中的自卑心理促使她在语言上越来越激烈,企图通过语言上的攻击夺回自己的骄傲,给对方屈辱感。潘妮所真正需要的一切可以从语言中表现,她满口“文明”“柯克西卡”,希望通过所谓的“文明”占到权力的上风,抢占道德制高点。

而此时老好人麦克认为这并不存在威胁。两人的分歧使以家庭为单位的权力共同体开始崩坏。在之后的权力机制中,四个人的阵营开始随话题发生变化。

随着权力撕扯越来越厉害,每个人都想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占据权力的上风。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各自宣扬自认的“高雅”。感受到自己的权力份额正在被他人抢夺,这种急迫感让他们都撕掉自己伪善的面具,直言自己的想法。

在这场权力的杀戮中,互相抢夺对方的权力是无法得到善果的,一方高涨,另一方必然消减。“杀戮”的最后,四人喝醉,语言成了无的放矢。酒精给四人创造了一个“真空”条件。权力机制退居幕后,于是整个事件绕了一大圈回到了原点,只留下一室狼藉,像极了我们看过的每一场“杀戮”。

罗曼·波兰斯基对人际关系显然是悲观的,“罗曼·波兰斯基式人物关系”充满着权力博弈和爱恨纠缠,这使波兰斯基的电影充满了阴郁色彩。《唐人街》中相爱之人互相隐瞒,互相不信任;《影子写手》中的政客博弈;《钢琴家》里文明和残忍的征服战……即使没有大量篇幅来渲染其中的权力博弈,而是集中于外部情节的悬疑性,但是依然有着权力机制贯穿始终。

在这样的征服与被征服中,将人类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曼·波兰斯基式人物关系”已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恩东.电影的叙事艺术探究(上)[J].艺术评鉴,2019(06):147-149.

[2]《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出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46.

猜你喜欢
罗曼叙事学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
新叙事学,复数的叙事学,还是复数的后经典叙事学?——也从《新叙事学》的译名说起